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7节(1 / 2)

第5287章 粗茶淡饭为求名

卢嘏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古语说得好,君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君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君以寇仇遇我,我以仇寇报之。我家南渡东晋,是想成为国士的,结果东晋朝廷和世家高门,出于怕我们夺权的担心和嫉妒,处处打压,最后把我们逼得加入宗教,又给赶到吴地乡下种地,哼,我堂堂范阳卢氏,哪曾受得了如此的奇耻大辱?”

慧远平静地说道:“令祖卢植卢公,忠正梗直,为国平叛,立下大功,后来受到小人的诬陷,不仅没有奖励功劳,还说他拥兵自重,致使黄巾坐大,把他下狱论罪,若不是当时天下士子们联名上书鸣冤,只怕植公早就性命不保了。但他出狱之后,仍然忠于朝廷,没有跟董卓这样的奸臣叛贼同流合污。跟你的行为相比,你不觉得羞愧吗?”

卢嘏哈哈一笑:“有何可羞愧的?在我看来,董卓进京,废立汉帝,这是畅快无比之事,只不过他因为无法平定天下,打不过关东诸侯,最后被部下所杀,结局不好,就成了千古恶贼,这是很不公平的。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不也是身为新莽之臣,最后趁乱起事夺取天下的吗?再往前的汉高祖刘邦,身为秦国亭长,沛县官吏,也是起兵反秦,最后尽诛秦国宗室,改朝换代,他又有何高尚的?宝玉字,这天命是可以转移的,更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有平定天下,改天换日之能,又何必要郁郁居于人下呢?”

慧远勾了勾嘴角:“所以你其实早就存了自立之心,哪怕在洛阳的时候,你也想着有朝一日,你们范阳卢氏也可以和同样曾是河北大族的司马氏一样,夺取天下,建立自己的朝代。当年你曾经偶尔流露过对司马氏的羡慕,想不到,你是早存了此心哪。这就是你热衷于权力,想要当官的原因吧。”

卢嘏冷笑道:“不错,我其实从来不想追求黄老之道,庄周梦蝶那种,因为那不过是个讲给普通人听的美好故事罢了,想要自由自在,就得有自由自在的本钱才行,就象你我可以洛阳求学,入国子监,那得是家族为名门望族,有大批可以驱使的仆役供应我们吃穿,才让我们有条件这样胡思乱想。可实际上,如果没有人给我们提供吃穿,梦里别说成蝶了,恐怕直接就会给饿醒,想着有碗粗米饭吃,都是梦里才有的好事。”

慧远叹了口气:“所以奴役和驱使别人,就成了我们这些士子以为理所当然的事,不仅理所当然,还要我们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地享受这种操纵和奴役别人所带来的富贵,这些不就是作孽造业吗?我自皈依我佛开始,每天都在反思和悔恨以前的这些事。可惜啊,阿嘏,你到现在还没觉悟这点呢。”

卢嘏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宝玉,你也不用跟我扯这些大道理,你当和尚这些年,尤其是当了东林寺方丈住持的这些年,难道你是跟个老农一样,亲自耕作,丰衣足食的?你不还是靠了驱使你的弟子们,或者是靠了那些信众的香火钱才活下来的?只不过你把自己打扮得跟个苦行僧一样,粗茶淡饭,清心寡欲罢了。那些进终南山的隐士们也是要这样沽名钓誉,等着皇帝和统治者们请他们出山当大官。一旦权力到手,就是锦衣玉食,美酒佳人。你比他们强的一点就在于过惯了这种粗茶淡饭的日子,有了名气后也不想着还俗了。但本质上,你仍然是要驱使别人劳作,来供你生活,只不过,你的需求没那么高而已。”

慧远摇了摇头:“阿嘏,你想多了,我自入佛门后,在当沙弥,弟子的时候,几十年一直是亲自劳作的,就如我们以前的儒家时,弟子是需要自己去干活,以事师礼,当我的师公和师父不在后,我成了住持,有了自己的弟子,有了自己的寺庙,那时候就轮到了弟子们耕作,这是对他们的锻炼和修行,而我作为主持,也绝非不劳而获,每天的诵经授业,就是我的任务,每天能渡化有缘之人,收取弟子,以侍奉我佛,这就是我在这个世间的修行。如果我带头享受,还想着那些人间的美味佳肴,金银美女,又怎么让弟子们相信,修行积德,消业积福的这套佛家理论呢?”

卢嘏冷笑道:“你是求名而已,也许你当时初入佛门时是为了保命或者是为了走另一条求名之路,但几十年下来,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对你来说,无论谁是统治者,都没太大区别,你不威胁他们的统治,反而能用你这套佛理学说帮他稳定人心,消除民众的反抗之举,所以你们可以合作,这些皇帝和世家给你划块百里之地,允许你招数百弟子,足够供你生存,你就可以弘扬佛法,开山立宗,就象孔子一样,弟子三千,周游列国,创立学派,以后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代圣人呢。”

慧远平静地说道:“阿弥陀佛,阿嘏,你说的这些,我并未想过,我只是希望在这个乱世之中,能给民众一些希望,能让这世间少一点杀戮而已。至于这身前死后之名,又有何关系呢?如果能以我一条性命,来拯救成千上万的人,那我甘愿献出生命。”

卢嘏的嘴角抽了抽,沉声道:“我看你真的是给那些佛教学说洗了脑,昏了头了,性命是最宝贵的,只有一次,在这世间走一遭,就应该纵情享受才是,啊,对了,你是相信什么生前死后轮回,因果报应,还会有下辈子,不过,你下辈子真的会比你这辈子过得好吗?能再次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名僧大师吗?我看恐怕未必吧。恐怕,你真要转世,也不过成为一个普通的农夫,吃了上顿没下顿,每日为生存而辛苦劳作,如逢乱世,就得象牛羊一样地任人宰割,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第5288章 清谈论玄道不同

慧远微微一笑:“这就是你阿嘏对于我佛的不理解了,我们修行消业,不是为了求来世如何如何,那也太愚昧了,就象我收弟子,不是看谁香火钱交的多,而是要看他是否有慧根,是否悟了道,是否一心向善。佛渡有缘人,这个有缘,就是对于尘世已经没有了留恋,看破红尘,自己一心想要侍奉佛祖,造福苍生。所以,想当我的弟子,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和你父子为了能造反成功,成为天下之主,而是对弟子多多益善,完全不是一个想法。”

卢嘏冷笑道:“你爱信这套外来的宗教是你的事,但我只知道,道教,老庄这些是我们华夏自古以来的宗教门派,道法仙术,修仙长生这些是明摆着的事实,比你那套死后虚幻轮回,要有用得多。我们少年时求学的什么庄周梦蝶,其实就是我们想要羽化登仙,拥有着无尽的寿数,摆脱肉体凡胎的生老病死之苦。这不比你那套死后轮回,下一世失去了所有前世记忆,说不定还不能做人,而是要做个花鸟鱼虫,要好得多吗?”

慧远摇了摇头:“这就是我悟到的道,你所追求的那些修仙之道,要获取丹药,以人试药,不仅自己不事生产,驱使仆役,还要夺人性命,最后也极难登仙,就象道家说的这个真人,那个仙君,你有亲眼看到过吗?”

卢嘏咬着牙,冷笑道:“搞的你好像看过什么转世轮回,见过如来佛祖似的,大家都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套,是真是假自己相信就行了,还用得着向别人证明吗?”

慧远微微一笑:“但是起码我的内心是平静的,安宁的,我这一生,未杀一人,尽量都是做善事,入了佛门后,更是一心为他人谋福利,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快乐,每天都为能帮助别人而高兴,阿嘏,你扪心自问,你能做到吗?”

卢嘏哈哈大笑道:“我有什么做不到的,你不过是抛开了七情六欲,陷于自己的那个内心世界罢了,把杀人当成了罪恶,当成了要消的业,把助人当成了什么美德,也不看看你助的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是一种善行?!”

“就象助你建立东林寺的桓伊,他是江州刺史,也是东晋的大将,你为你建了寺,你为他诵经祈福,祝他能旗开得胜,那桓伊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统领千军万马,斩杀数万敌军,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你告诉我,你为桓伊的祈福,却是让数万前秦将士送了命,那你这是助人还是在杀人呢?”

慧远的嘴角轻轻地抽了抽,显然,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无法回答。

卢嘏看到自己的辩论占了上风,更是得意,沉声道:“按你的说法,这个世上受苦受罪的,是前世作了孽,今生要还债消业的,那官居高位的皇帝和世家高门又在奴役和压迫百姓,让他们过得悲惨,是在作恶之举,我起兵反他们,把他们赶下统治之位,提前下地狱,然后我建立新朝,能让百姓们过得更好,那岂不是大大的功德呢?”

慧远咬了咬牙:“不,你在太平时期起兵,让天下陷于战火和动乱之中,这是大的罪恶,绝不是功德。”

卢嘏冷笑道:“难道给那些世家高门做牛做马,世代为奴就是应该的吗?天师道中,道友们起码是交了五斗米,入了教后就能互助,这些本应是官府和朝廷做的事,他们不去做,反而是我们这些宗教人士来做,这只是为了收买人心,为了造反?要知道在我之前,这天师道,就存在了数千年,可比你的这个什么佛教要长久得多。都是为了吃信众们的香火钱的,你就比我们高尚?”

慧远叹了口气:“起码我们佛教徒,不会利用宗教的传播能力,去发动战乱,去祸乱天下,我们只是修行消业而已,而道家,介入世间的纷争太多了,就象你父子,直接发动叛乱,弄得生灵涂炭,就算让你成功,你儿子坐上了教主兼皇帝的宝座,他就能清平天下,让百姓过上比司马氏治下的东晋更好的生活了?”

卢嘏哈哈一笑:“宝玉兄啊,你看看这广州,我儿治理不过数年之久,就比晋朝官员治下,要好了许多,连这刺史府,也能建得跟皇宫一样。”

慧远摇了摇头:“滥用民力,驱人建宫,你是过上更好的生活了,可是百姓们呢?我这一路行来,在这岭南境内,到处看到天师道的弟子们,用皮鞭驱使汉夷百姓们干活,这广州城外,数万骷髅堆成的京观,如同地狱里的惨相,这样以恐惧和暴力来奴役和驱使百姓,你确定比以前晋朝治下要更好吗?”

卢嘏厉声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给鞭子抽着干活的,是不主动归附神教的晋国军民,或者是躲进深山,妄想自立的山中蛮夷,我留他们一条命,让他们只是做点事,已经是开了恩了。那骷髅京观,是在广州城里拼死抵抗我们神教大军的晋国士卒,这座骷髅京观,就是要告诉岭南人,与我们为敌的下场,若无此震慑,我们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平定岭南呢?若是战事拖延不决,那死的人,恐怕会十倍于这个骷髅京观呢。他们反正已经战死,用他们的首级来让更多的人不用死,就算按你的佛教说法,这也是功德无量吧。”

慧远轻轻地叹了口气:“阿嘏,你我五十多年未见,也已经到了寿数将尽之时,理念不合,也不用强求一致,今天我离开了几十年没有出的东林寺,特地来看你一趟,与我佛门功业无关,只是想最后地跟老友相会一次,这一世,也不留什么遗憾了。”

卢嘏点了点头:“若非是少年时的故友,你今天跟我说的这些话,够你死十次了,我也不会这样跟你清谈至此,说吧,我的宝玉兄,你这次来广州,究竟所为何事?”

第5289章 扬帆出海求生存

慧远平静地说道:“好的,旧情已叙,现在我要开始说正事了,阿嘏,你可知你们天师道,现在大势已去,无回天之力了呢?”

卢嘏的眼睛轻轻地眯了起来:“不过就是输了几仗罢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以前输得下海漂洋的经历也有过,不也挺过来了吗?而且这些前线的军情,你一个出家人能知道多少?”

慧远微微一笑:“你可别忘了,我这一路可是从庐山,从江州走到这里,沿途之上的战况,我可是亲眼所见呢,在我动身之时,你们在雷池一战已经失败,其实此战一败,岭北的大局已定,左里之战不过是侥幸想要维持住一个败局后撤罢了,在我今天见你之前,也收到了左里之战,天师道大军再次惨败,令公子和徐将军分率败军突围的消息。不管他们是不是能突围回到岭南,你们天师道这次出征的大军,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

卢嘏咬了咬牙:“只要我儿和道覆能顺利地逃过此劫,我岭南这里还有雄兵十万,始兴和这广州城也是难攻不落的坚城,你这一路过来,应该也见识到了。还有那瘴气毒疠,外人进来了水土不服,极易生病,你若不是在来之前派弟子与我联系,我特地派出了医官迎接,一路之上给你和随行弟子服用藿香正气汤,只怕宝玉你是见不得我一面的。但是那些晋军嘛,嘿嘿,他们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慧远平静地说道:“十万雄兵,不过是在令郎远征之后的留守部队万余人,靠着临时征召的汉人大族领地的百姓和蛮夷部落里来应征的夷丁罢了,加上前线撤回来的伤兵,老兵之类的,有个五六万就不错了,号称十万而已,其中真正可战之兵,恐怕不超过两万,阿嘏,在我面前,就不用这样诳语了吧。”

卢嘏冷冷地说道:“你一个出家人,对这些天下大势,兵力多少,要知道得这么清楚做什么,难道,你是为了刘裕来当说客,想要劝我投降的吗?”

慧远微微一笑:“若是我真的想劝降,也应该是找到令郎或者是徐将军才是,阿嘏,你就这么不相信我这位多年故友,觉得我是要来害你的吗?”

卢嘏摇了摇头:“你不是想要积德修福吗,要是跟当年为桓伊祈福一样,为刘裕当个说客,劝我放下兵器出降,这样免除了生灵涂炭,免除了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可能送命的事,岂不是功德无量?”

慧远摇了摇头:“阿嘏啊,我虽然不太问世事,但是也知道你们曾经向刘裕投降过,承诺过不再入中原之地,所以他才放你们下海离去,可是你们后来再次袭占了广州,当然,当时你们打的是讨伐桓氏篡逆政权的广州刺史吴隐之的旗号,而刘裕因为当时的种种原因,也再次放过了你们,让令郎当了广州刺史。然后就是令郎和徐将军趁着刘裕北伐南燕的这次起兵,任谁在刘裕那个位置,都不可能再跟你们和解,或者说再次放过你们了。这个道理,我是明白的。”

卢嘏咬了咬牙:“那你难道是来助我们守住岭南的?还是说你有办法去劝刘裕收手呢?”

慧远叹了口气:“从刘裕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再让你们的喘息之机了,五岭不会是他终战之地,一定会打进广州,彻底根除你们天师道的。我跟刘裕素无交情,他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僧人的话而放过你们。”

卢嘏哈哈一笑:“既然如此,两边就打个你死我活便是,你来这里,是想见我最后一面,满足自己五十多年前未与我道别的遗憾吗?现在你也见到我了,我们旧情也已经叙完了,你还是早早离去吧,不用为我祈福或者是做什么法事,万一我们战败,刘裕和那些晋国文武可能会因此事而降罪于你,说你慧远大师跟妖贼勾结,图谋不轨,到时候你的东林寺,也怕是保不住了呢。”

慧远平静地说道:“东林寺也好,庐山净土宗也罢,在我之前是没有的,如果因为我的一片悲天悯人之心,给统治者收回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我这回来广州,不惜背上与天师道同路的风险,就是为了想拯救苍生,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私心的话,也是希望阿嘏你在这把年纪了,能得以善终,不至于死于刀兵,首级也跟城外的骷髅京观一样,被人示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