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笑了起来:“你这个结论可真够吓人的,汉人军户居然是给胡虏取代了,可是我看晋朝时的天下兵马,还是以汉人为主啊,比如淮南三叛时出征的中原,关中,河北诸军,几乎都是这些地方的汉人军户呢。”
白虎平静地说道:“表面上看是如此,但这些部队里已经有了大量的蛮夷骑兵加入,他们随着各地的汉人军户兵马一起出发,却是在战争中起了突击的主力作用,晋军能打败吴国的十余万兵马来救,靠的就是这些凶悍的胡骑,甚至是在曹操时代,当阳长坂追杀刘备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胡骑了,只不过后世并不知道确切的情况,统称这些是虎豹骑呢。”
玄武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史书所载,曹操迁入并州的匈奴人不过十万落不到,而迁进关中的汉中氐人,羌人也只有数万户而已,就这些人,能成为后来魏军的主力,取代军户?”
白虎微微一笑:“匈奴虽然只有不到十万落,但当时曹魏的整个军户也不过二十多万户而已,考虑到匈奴的帐落几乎每帐都可以出丁作战,征发率很高。至于关中的羌人,氐人,从汉中迁来的移民只是一个开始,后来随着关中一带,诸葛亮带着的蜀军多次北伐,而关中陇右,甘凉一带的魏军也多次征发当地的羌氐部落到关中来救,打完之后,有些也就此在关中定居。加上之前东汉末年,关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汉人希少,后来迁入的羌氐部落,就不占绝对的人口劣势了,这是时代的特殊,也可以看成,自从秦国入关中,融合了各路犬戎,义渠部落之后,关中再一次进行的夷狄融合。”
青龙沉声道:“象是苻秦,姚羌部落这些,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关中的?”
白虎点了点头:“不错,这些羌氐部落,本是游牧为生,也会一点耕作,经常是在河湟一带的老家,春季游牧,撒下青稞种子,然后以牛羊马粪为肥料,完事后另寻他处牧场,秋天回来之时,则可以收获青稞,这些人到了关中之后,有了这些习惯,就可以学一些简单的农事耕作。这就是半耕半牧,所以羌氐人进入关中,并不象纯游牧的匈奴,鲜卑人那样难以适应。”
“不过,关中的羌氐人也好,并州的匈奴人也罢,他们仍然没有被魏晋,以编户齐民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些部落,还是以部落的方式散居,耕牧,只听命于自己的部落渠帅,酋长,而这些酋长们则听命于自己的大单于,刘渊就是这样的匈奴大单于,其下还有左贤王,右贤王之类的副手,刘渊本人给圈养在洛阳,不得轻易地接触他的部众,但八王之乱时,天下打得一锅粥,于是晋帝想着让刘渊回去征募匈奴族人助战,这就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大幕。”
玄武叹了口气:“这样说,是不是可以认为,自从曹操开始的汉人军户制度,到了八王之乱,以至于五胡乱华的时候,因为内战而大量的损失,当胡人各部的军队开始成为主力的时候,原来的军户也就没了吧。”
白虎淡然道:“可以这样理解的,八王之乱时,晋国看似兵力强大,但那承袭自曹操时代的军户制度,已经濒临崩溃了,西晋上下的士族掌握了政治权力,世家子弟都以靡靡之风,甚至是粉面小生为美,整个国家上下的审美观,价值观扭曲,世家公子们弱不禁风,不以为耻,反以为美,而对于质朴刚毅的军人,哪怕是以军功起家的司马氏皇帝,都会在背后耻笑其是兵家将种。”
“所以军户的地位,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极为低下,三国结束,四夷宾服,天下人皆以为从此可以安享太平,而那些军户以杀人练武为业,在这个时候都给看成下贱之人,因为近百年来,军户只有打仗的义务,却几乎没有上升的空间,朝堂大权,皆为士族所占有,即使是武将出身的人,也争相进入士族阶层,耻于为将门。就象今天的刘毅,诸葛长民等人,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士族,而非军人。可以说,这是把百年前西晋的风气,都给带过来了。”
玄武叹了口气:“而士族子弟们不思进取,安于享乐的风气,也和今天几乎一模一样,一个国家的腐朽和堕落,就是从上层的堕落开始的。照白虎大人这么说来,曹魏的军户制度,并没有给军户中的将士们上升的机会,而朝中大权慢慢地又由士族所掌握,到了曹丕篡汉的时候,那九品中正制,是不是进一步地重文抑武了?”
白虎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曹丕为了篡汉,以结士族之心,要天下的豪强士族都拥护他,所以出台了九品中正制,从此彻底抛弃了以军功得富贵的路,当官不再靠功绩,也不是靠策论面试之类,而是以品级来分人的档次,分为九品,按不同的品级直接给予官职,这个品级,由各州的中正来评定,其实就是地方的豪强,名士之类的,他们肯定是给自家子侄或者是交好姻亲之类的家族子侄评为高品,只有品级够高,才能出来做官,于是就是做官,得权看的不是才能,而是出身,这等于把曹操的惟才是举也给取消掉了,所以后世曹操的风评才会如此之差。”
青龙冷冷地说道:“不过是回到了以前的制度而已,后来到了晋朝,又进一步地用了察举制来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不过换汤不换药,仍然是那套世家高门的举荐或者是评品级,来决定了自己家的子侄出道即可为官,而下层的士人或者是底层的庶民,一辈子没这个机会了。照白虎大人这样的说法,士族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其实就是这个九品中正制出现后,才算彻底隔绝了吧。所谓高门士庶,判如云泥,士族劳心,庶民劳力,也正合此意!”
第5399章 以下犯上兵杀将
白虎点了点头:“是的,其实说到底,士族和庶民出身的百姓也好,军户也罢,这些担任军队主要来源的人,从先秦时代起,就是从奴隶到野人再到庶人的身份,天生是属于国家的底层人物,而士族则是从最早的征服者和贵族演化而来,虽然数量越来越占少数,但那种优越感却一直存在,他们自认高那些庶人一等,而且把打仗杀人看成如同屠鸡宰狗一样的恶事,不想脏了自己的手,所以越来越脱离军队,越来越清高。”
“虽然自古以来兵强马壮方为天子,但是士族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从事着管理者的角色,无他,因为他们掌握了文化,掌握了知识,要想治国管理,哪怕是要想在军中管好辎重,后勤,军令这些事,也离不了文人士族,我们天下人从骨子里是尊重文化,喜欢有知识,有本事的人,而不是成天打打杀杀,靠了一身蛮力而横行霸道的人,因为有力气的人往往靠了蛮力就欺负人,而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多少会讲点道理,有点原则,靠法律或者是大家都认同的道德来行事,只有让人心服,才能做好管理,这就是知识与文化的力量。”
说到这里,白虎看着玄武,正色道:“可是,士族靠了垄断知识与文化,就变得高高在上,在民间是脱离了从事生产耕作的农夫,在军中则是远离那些一身汗臭,满手血腥的将士,大多数的士族,就算是挂了个将军的头衔出去作战,也只是看看兵法书,然后作出一副儒帅的作派,却是百无一能,最后打输了就要靠手下拼命保他突围,打赢了则去抢夺部下的军功,这样的人,自然会给军士们所怨恨,一旦有机会,绝对比敌军更想要这些士族将校们的性命呢。”
青龙冷冷地说道:“以下犯上,不管有什么理由和原因,都是作乱,军士们的平时吃穿用度,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盔甲,都是我们世家大族生产和提供的,说我们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不为过,就算将帅有些傲慢,就算他们指挥无方,但那也是朝廷和廷尉事后论罪的事,还轮不到这些军士们趁乱报复。这种事情,在我看来相当于以奴杀主,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原谅。”
白虎的眉头一皱:“青龙大人,我没有想到,连你都会说出这样的话,在你的心中,真的是把将士们,看成了我们的家奴吗?”
青龙咬了咬牙:“没有的事,我看将士们,就如我们大晋的子民,但就算是子民,也要知道分寸,知道尊卑,再怎么说,指挥他们的世家子弟们,也是他们的将领,是他们的上司,不是他们可以趁乱击杀,以报私怨的对象,这是最起码的规矩,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如果没有规矩,靠着人多,靠着手里的刀枪就可以哗变,可以诛杀上官,主将,那这支军队就是叛军,军中的士兵就是逆贼,我们绝不可以助长这样的风气生长。”
白虎点了点头:“所以,这样上下离心,将士失和,慢慢地就变成了世家子弟根本就不想到军中了,哪怕是天生就能有个将军的名号,有着无数将士拼死拼活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甚至是想象的位置,他们到军中只是凭着这个将军的名号和朝廷的敕令,甚至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就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把一众身经百战的老将,宿将,名帅当成左右一样使唤,能力上无以服众,态度上又是傲慢之极,那碰到了强敌,怎么可能打得赢?一帮只能打败仗的世家子弟,就会更不被将士们放在眼里,以前可能心底里还有一点主将们有文化,懂兵法,看起来胸有成竹的敬畏,但输了几仗之后,就彻底明白对方的本事,再也不可能听他号令和指挥了,毕竟,在军中,这些听令一旦失误,那是要赔上自己性命的。”
朱雀勾了勾嘴角,说道:“那是以前,我承认,确实很多世家子弟出身的贵族,到军中后非常地傲慢,就象那个庾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更多的人,比庾悦还不如呢,连到军中都不愿意,如此一来,自然这些军队都得靠那些从底层小兵杀上来的将校指挥,所以军权,就落到了刘牢之,刘裕这些寒人,或者是下等士族的手中,对吧。”
白虎微微一笑,说道:“正是如此,现在大晋的各支军队,除了庾悦这一军以外,基本上是北府军出身或者是别的军队体系的将领所掌,我们士族出身的将校,非常少了。而且,和前代不同的是,就连朝中的官位,各地的刺史,也多是由各个军团的将军们兼任,最多是我们世家子弟管控扬州这种内地,而新征服,收复的地方,则是全面由北府军的将帅们军管,如此一来,只怕几年之内,大军退伍回乡的军士,配合着那些蓝翔吏校出来的下等士人,就可以在基层为吏,分掌文武之事,士人管政,丘八们掌治安,缉盗,征收之事,如此一来,这些地方就会真正地落到朝廷的掌握之中,不再为我们世家所有,而到了这一步,只靠扬州吴地,我们大晋的世家天下,也怕是要到了头啦。”
青龙没好气地说道:“白虎大人好像对这一天的到来,很是兴奋啊,能帮着刘裕完成亘古未有之大变局,通过全民教育,人人平等,来消灭掉世家,士族,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跟他一起青史留名了?”
白虎笑着摆了摆手:“青龙大人,不要老说这种酸话,没有意思,我之前说过,刘裕的理想虽然美好,人格虽然高尚,高尚到我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助他一臂之力,但最终还是敌不过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人心本就不平,怎么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呢。就算我们一直讨论的军权,最后也必然会回到士族的手中。”
第5400章 重赏之下有勇夫
玄武的心中一动,沉声道:“这军权回到士族的手中,又作何解?现在可是北府军将校,京八党的天下,刘裕怎么可能允许我们以前的士族掌军的情况再次出现呢?”
白虎平静地说道:“因为现在刘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以前的这种准军户体系的枯竭,大晋南渡立国百年来,说白了,靠的就是淮北的山寨强人,京口的南下流民,还有荆州雍州的关中豪杰南下与荆州本地的兵马,这些是大晋真正能打的强兵,强蕃,民众也有习武之风,可以说,跟以前秦汉时期的关中老秦,六郡良家子,有异曲同功之效。”
青龙点了点头:“是的,你说的准军户,就是这个道理,能打的军队,往往是从这些地方招募,尤其是淮北山寨和京口老铁,他们是不用交赋税,也不用服役,只要在有战事时从征应招就行,只不过,他们打赢了是有赏赐的,还会有官职的晋升,这点比起军户时期的曹魏,要强了很多呢。”
白虎点了点头:“但这些的基础,在于有源源不断的南下流民,那些因为北方的战乱,或者是胡虏贵族,汉人豪强地主的压迫,无以为生的百姓,会集结成流民集团,分批南下,只要能躲过一路的追杀,成功地到达淮北,那本身就是有相当强战斗力和组织度的军事集团,从开国时的郗鉴,苏峻等流民帅,到后面的魏咏之,檀凭之,孟昶这些人,都是这种性质。跟曹操的军户制,有相似之处,因为青州黄巾,同样是在乱世中能存活下来的武装集团,本身就证明了战斗力。”
朱雀笑了起来:“所以,我们用这些能打能杀,有战斗经验的人,构成了大晋征兵的主体,国有事,淮北强人和京口老铁就征兵组军,在江北地区作战,不让胡骑能看到长江,百年来,一向如此,尤其是淝水之战,其实真正核心的作战力量,还是这一两万淮北和京口人,刘裕就是其中一员。”
白虎正色道:“是的,但是这种征发模式,现在已经有了变化,因为北方的战乱,渐渐地结束,从刘渊起兵作乱,或者说从八王之乱开始,北方中原打了几十年的仗,一度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各路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期处于分裂与战乱之中,也就是前秦时代短暂地平安了几年,但随着淝水之战,前秦崩溃,关中的后秦和关东的后燕,又是打了近二十年的仗,在这个时期,虽然北方民不聊生,但对我们大晋却是好事,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北方汉胡军民,被迫南下,可以说,他们才是淮北山寨,雍州豪强,京口老铁这些地方的真正兵源呢。”
“可是,自从北魏入关灭燕,后秦一统关陇,拿下中原之后,北方原来同时并存的多个势力,现在基本上只剩下了两家,而柴壁之战之后,后秦和北魏又握手言和,现在北方基本安定,没有大的战事,百姓也难得地休养生息,百年战乱后,北方的汉人豪强和普通百姓,也渐渐地接受了给胡人统治,自己保留一定自治权力的这种模式,反抗和起义比起几十年前,少了很多。尤其是我们灭了南燕,取得青州之后,想要过河南下投奔我们的河北流民,更是几乎没有了。虽然我们大晋的地盘大大增加,但一个不好的后果就是,淮北和京口的兵源,枯竭了,甚至离开这些地方的人,远远要比现在迁入这些地方的人要多呢。”
青龙的眉头一皱,说道:“所以,现在淮北和京口的后备兵源没了,因此必须要考虑重新的选兵模式了,你是这个意思吧?可是不是征服了青州,灭掉南燕后,有鲜卑族人吗,为何不能从他们中间建立新的军户,组建一个骑兵集团呢,我看这回建康之战中,那些虎班突骑的表现就很好,在后来追杀天师道部队的时候,也是前锋主力呢。”
白虎摇了摇头:“最好别让鲜卑人保持单独的部落建制,听命于原来的酋长和渠帅们,这个原因大家都明白,五胡乱华的惨痛教训就是夷狄不是不可以收留,但一定要拆散,为了眼前的这点打仗时的兵源的好处,就让蛮子继续按原来的部落进行生活,那最后就是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酋长,渠帅,而不会服从朝廷官吏的管理,一旦天下有变,这些酋长们起了反心,那就会再来一次大乱,所以,我们宁可不要鲜卑人当兵,也要把他们编户齐民,融入我们大晋的汉人之中,至于那些个骑兵部队,我们以后统一在百姓之中征召骑士,进行训练便是,但不要特意地强调非鲜卑人不可以当骑兵,实际上,我们自己的骑兵也一点不差呢。”
玄武点了点头:“我赞成白虎大人的看法,胡人以后可以征召,安抚,但要把他们变成汉人百姓才行,包括是那些天师道的教众,投降之后,也要尽量打散,迁居安置,不能让他们之间再形成串连,不过白虎大人,你说以后要重新回到征兵制,就是从大晋各地的百姓之中,抽丁从军?这会不会让战斗力下降得太厉害啊,要知道大晋各地这百年来,都不会有京口,淮北这些地方的习武民风啊,大多数人是觉得交了税,服了徭役就可以了,并不愿意给征发打仗呢。”
白虎微微一笑:“玄武大人不用太过担心,想想淝水之战,想想京口建义,想想建康保卫战,只要开的条件足够优厚,既有重赏,又有高额的抚恤和战胜后的升迁,所以整个吴地的庄客佃户们,都起了心思,争着要从军呢,并不是他们觉悟有多高,也不是他们有多爱这个大晋国,只是因为他们盘算了一下,打了仗后的好处可比继续种地要多,加上老东家肯放人,肯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就算战死了也不会剥夺他们的妻儿送给别人,这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从军,后面的五六万北府军,就是这么来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是而已。”
第5401章 白虎立场在何方
玄武的眉头一皱,沉声道:“重赏?白虎大人的意思是要用募兵的方式来重新组军吗?就象淝水之战和这回的建康保卫战一样?”
白虎摇了摇头:“我没有这样说,我的意思,是恢复抽丁服役的制度,从中挑选身体强壮,服从命令,最好是有战斗经验的人,组成常备军。所谓的重赏,是相对于普通军士的那点军饷和免役的好处。象北府军初建时那样,给普通部队的三倍军饷,给与其分配战利品和优先以低价购得战俘作为自己的部曲家丁的好处,并可以按军功折算爵位,或者是分配寡妇之类的作为妻妾,多分田地,这些好处,难道我们给不起吗?”
玄武若有所思地说道:“听起来也不比刘裕和刘毅给的好处多啊,不过这样一来,别的还好说,就是这个折算爵位之事,有了爵就可以当吏,那最后不就轮到这些人来控制基层了吗,那我们世家子弟的利益何在?”
青龙冷笑道:“我看白虎大人倒是想在我们黑手乾坤内部,先把刘裕的那套给施行了吧,是不是你还想说,这些军士们以后我们把他们变成士族就行了,这样就成自己人了。可是你好像忘了一点,我们组织,是要保上层世家贵族的利益,那些下等的士族,从来也是我们要警惕和防范的对象,更不用说这些武夫丘八们变成的所谓士族了。”
白虎微微一笑,说道:“青龙大人,时代变了,当初我们黑手乾坤在大晋南渡后,能变成上层的贵族,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们生来高贵,事实上,王导,郗鉴诸公,在当时也只是中等士族罢了,跟顶级名门相比,没啥突出的。是因为他们当时靠了军队,建立了军功,建立了东晋,这才成为东晋的上层名门。按你这个说法,东晋在桓玄篡夺的那时候起,就已经亡了,现在重建的这个,是刘裕这些北府军的丘八们打跑了桓玄后建立的,他刘裕,刘毅这些人,才相当于当年的王导,郗鉴,祖逖这些人,那是不是应该由他们加入黑手乾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