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敏轻轻地撩了一下自己额前的秀发,说道:“我一直是在帮助和配合你的,刘裕,现在我在大晋,需要你的庇护,也希望能为你做事,以回报你,还有慕容兰对我的救命之恩,至于你是想当皇帝,还是想实现你的这个人人平等的理想,我都不在意,能助你成事,帮慕容兰完成她的心愿,就是我现在的想法。就算我再不看好你的这些政策,也不会去反对,或者是不执行,这点,你可以放心。如果你不允许我的情报组织在行动中伤人,那我就让他们只监视,不出手便是,就算遇到有人在私下搞阴谋想要谋反,也让他们忍着不动。”
刘裕笑了起来:“不用跟我这样消极闹情绪啊,贺兰夫人,我当然允许你按国家的律令法规来行动,来办案。但行动的过程中,不能随便滥杀无辜,这总不是难以做到的事吧。还有就是事后你的这些行动报告,要经得起检验,如果事情闹大了,我这里不能单独地作出决定,而是要由廷尉来判断。这点,也请你能理解。”
贺兰敏冷笑道:“我无法理解,因为你给我的任务,是监控国内外的敌人的动向,如果天师道这回完蛋了,那以后国内的敌人,就是天道盟,还有那些不听你号令,以后会跟你作对的世家贵族,还有你的那些军中将帅们,他们有自己的情报组织,有自己的眼线来确保自己行动的隐秘性,如果对这些人监视,那必然会有跟他们手下的这些谍报组织的交手,让我的人不能放开一搏,那跟捆起手脚任人宰割没有区别,搞情报的,一旦被同行所杀,那可真的是死无全尸呢,连是谁下的手都不知道。”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们情报组织,确实是有这些特殊性,不过,我说过,你的行动只要不闹大,不弄得乱杀无辜,引得当地官府介入,事情公开,那在我这里,只要知道行动的细节,是不会为难你的。”
贺兰敏沉声道:“刘裕,你以为的情报组织行动,是月黑风高之时,一队我方的黑衣杀手,跟着同样一队夜行的敌方谍者,进入某个深山古刹之中,废弃山洞内部,然后查获大量的违制之物,或者是听到某些大人物在秘密开会,图谋叛逆这种吗?”
刘裕笑了起来:“我们当年也没少搞这些事,从刺杀刁逵到京口建义,不都是这样集合了自己的…………”
说到这里,刘裕的话嘎然而止,他喃喃道:“好像也不是你说的这样啊,我们当时也是在祖公庙,婚宴上这些公开的地点,借助时机而议事呢,并没有藏头露尾,在些地下场所会面呢。”
贺兰敏叹了口气:“这就是了,真正的情报工作,两边谍者往往都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普通人,那些地下军团的成员,可能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商铺伙计,米行掌柜之类的,又或者,就是那些卖肉的屠夫,在街上穿街走巷的货郎,甚至会是那些看起来老得走不动路的老妪,管家之类的。他们的情报传递,也许就是在一个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买菜沽酒的过程中就完成了。你想象的那些夜里黑衣人之间的厮杀,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有的,跟踪,击杀这些密探,拿到他们身上的情报,可能有时候就是这种在街巷之中,闹市之内的刺杀,绑架。”
“可以说,我们绝大部分的行动,我这里说的是行动,而不是刺探,监视这些,这些行动,,都是违反国法的,我的手下要冒着性命的危险,去和别的情报组织的谍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就象你打仗一样,攻城之时,你会因为要顾及到城中的平民百姓,就不用投石,强弩,火箭这些不长眼睛的大规模杀伤性兵器了吗?会因为误伤到平民,就不攻城,不打仗了吗?”
刘裕叹了口气:“你说得有道理,慈不将兵,你们情报组织,就是地下的战斗,就跟我攻城掠地一样,我现在面对着始兴城,也不可能为了照顾城中的百姓而下令停止攻城。不过,你也要注意到,这毕竟是我们国内的暗中争斗,如果你现在就把这些国内的世家贵族的情报人员当成了敌人,那法令上,是通不过的。”
贺兰敏沉声道:“你不是上次和我说过,要搞一个叫什么政事堂的组织吧,要让世家高门的人员,和那些军中的将校们一起,成为一个权力非常大的机构,监控整个国家,你还跟我说,我们凤鸣会也会成为政事堂的一部分,说不定也可以让我成为其中一员,对吧。”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既然是要监控全国的文臣武将,那情报就是第一位的,所以,不止是你,我也希望穆之,妙音他们的情报组织,也都归于政事堂下属,而且,我希望以后世家高门,不再能有自己私人的情报组织。”
贺兰敏哈哈一笑:“你这是让他们自己解除武装呢,这难度比你剥夺将帅的兵权都要大,真要是连眼线和情报组织也没了,那世家高门就成了任由皇帝宰割的羔羊。”
刘裕正色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甚至穆之和妙音他们都会强烈抵制的,在我有生之年,也未必能看到这点,不过,就算再有困难,也要推进下去,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三代,私人家族有情报组织,有私兵,就是乱国之本,靠着这些足以和国家对抗的力量,就永远可以实现大家族高高在上,奴役万民的情况,以后这种情报组织和军队,只听命于个人,不听命于国家,不听命于天下万民的情况,我不允许再存在。”
贺兰敏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真要实现你说的那种连皇帝都是禅让的制度,那确实得如此,私人,家族拥有了这些情报组织和军队,就可以取得大权,再代代子孙相传,只不过,情报不可能让天下人人都知道,最后还不是要交给大权在手的人管理吗,你如何处理?”
第5426章 高丽亦曾忠于燕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我认为,事关情报,尤其是事关国家兴亡,谋逆大案的情报,是要有个专门的组织和部门来管理的,就象打仗作战是要有军队,而平时的缉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则是交给衙门里的捕快,衙役,乡村之间的游徼,丘魁,里正等等。看似都是在打仗作战,但职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贺兰敏轻轻地“哦”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这些涉及国家安全的大案要案,也不是由主管捕盗,司寇之类的部门来管理,而是有一个专门的,只听命于国家的情报组织来管理?”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认为,政事堂之内,最好是要有这门一个部门,叫情报总部也好,叫玄镜司也行,总之,就是为了国家,秘密查探方方面面情报的组织,而且可以进一步地把这对内和对外的职能分离,比如说,刺探敌国番邦的军情商情,可能由你这支以胡人为主组成的情报组织来负责,而查探国内汉人居住区的事,可能会交给穆之,妙音他们这些出身于世家高门的情报组织,可以有比普通衙门官府更高的权限,紧急之时,可以调用驻军。”
贺兰敏笑了起来:“听起来是个权力很大,责任也很大的部门组织啊,你一下子让我当这么大的官,难道别人会同意?”
刘裕平静地说道:“多年以来,对外的情报搜集,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都是各大世家自己的情报组织去办理,我初入北府军时,还和妙音一起去北方跟慕容兰接过头,而且这些情报是只向谢家这样的家族上报负责,并不知会官府,这就造成了各大家族可以基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去跟外国有所勾结。当年我地位低下,只是一个小兵,还不完全明白这些事,但细细回想起来,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世家高门,很有可能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而背叛国家利益。”
“后来我和慕容兰到了草原之后,与你相识之时,这种事情更多了,黑手乾坤的青龙郗超和朱雀王凝之,先后到草原上来追杀我,他们或与桓玄和拓跋硅勾结,或是直接和慕容垂联手,在达成这些主要目标之外,还会有各种军事上的和商业上的合作,大晋的丝绸,铁器,米粮源源不断地销售向北方,而军马,牛羊这些物资,则进了世家大族的私仓之中,这也是世家高门,有实力去架空朝廷,操纵国家的力量所在。”
贺兰敏点了点头:“你说的跨越家国之间的情报组织的合作和暗斗,一直存在,老实说,我在北魏当贵妃的时候,也没少跟南燕,后秦这些国家有交易,甚至在兖州这边,也秘密和你们东晋的人,有过一些来往,为的就是给我打造一支秘密的私兵武装,东晋的丝绸,漆器,在北魏境内,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种情况,以后我不想再继续了,对外国的贸易就是正常的贸易,也应该由国家来主导,至于跟相对友好的外国,可以有一些涉及军事物资的贸易,毕竟,我们也需要战马,强弓之类的武器,不是不可以用一些甲胄,弩箭去换。当然,对于敌国,比如现在的后秦,是要卡断跟他们的所有贸易,不能让他们从中得利。”
贺兰敏笑了起来:“那个高句丽的公主高云烟,其实也是一个谍者首领,在南燕的时候,她其实就来过南燕几次,我和慕容兰也跟她有过秘密的会面,高句丽很希望南燕能出动数万铁骑,助他们灭掉百济,这个条件,其实和后来跟你提的差不多,慕容垂之所以要让慕容超抢劫你的几千淮北百姓去当乐工,其实也是为了在盟约缔结之后,可以以一个正式的皇家乐队,来唬住没啥见识的高句丽使者,让他们以为,南燕才是正溯。”
刘裕笑了起来:“南燕区区青州一州之地,虽然兵力不弱,但毕竟是给人打得只剩下这点地盘了,高句丽也不是傻子,应该知道中原有多大,怎么可能真把南燕当成正溯了?”
贺兰敏摇了摇头:“因为高句丽以前还出使过后燕呢,甚至在前燕时代,他们就被前燕打到服过,连太后都成了前燕的俘虏,当然,高句丽也曾经重创燕军,两边都有所忌惮对方的实力,所以后面达成了和解,后来前燕入主中原,一度雄霸关东,接手了大半个后赵的地盘,高句丽以为燕国成了中原的王朝,一直都把燕国当成了正溯呢。”
“后来苻坚的前秦灭了前燕,高句丽虽然知道燕国曾经灭亡,但很快,慕容垂又复国成功,在关东地区重建后燕,所以高句丽以为前后燕就象前后汉一样,苻坚的前秦不过是一个类似王莽之类的过渡角色,而且慕容垂曾经是亲自领兵挂帅大破过高句丽,其将帅之才,高句丽是服气的,他当皇帝,也让高句丽非常害怕,以为当年只有辽东之地的慕容部落就如此利害,现在有了整个中原的燕帝国,那肯定要报当年之仇,倾举国之兵来灭高句丽呢。”
“所以从慕容垂为燕帝以来,高句丽就极为恭顺,每年都来后燕朝贡,进贡了大量的铁甲和战马,以示臣服,就算北魏入侵之时,高句丽还曾经派使者,准备请求慕容宝下令,让高句丽出兵助战呢。”
刘裕笑道:“有意思,原来这个高句丽是如此地惧怕的臣服后燕,不过,高句丽虽然弓箭手很厉害,也有不错的战车部队,但论骑兵来说,比起塞外胡人,还是差了不少,真要是来中原作战,只怕也是有去无回啊。这些只是表个态度罢了,并不能当真。”
贺兰敏正色道:“不,刘裕,他们是认真的,因为他们是想要借着援助燕国的机会,趁火打劫,把边远的辽东之地给收入囊中,这个要求,他们应该没跟你提过吧。”
第5427章 正溯名份礼乐出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说道:“高云烟和我谈判的时候,说是要我们大晋出兵,登陆朝鲜半岛,与高句丽联兵消灭百济,她许诺事成之后,不仅臣服于大晋,还会每年提供上万匹战马,甚至可以让我们在百济之地设立州郡,直接进行治理。说实话,这个条件开得不错,我当时一度也有些动心。但考虑到刚灭南燕,苦战一年,国内的民生需要恢复,所以没有直接答应她这个条件,只说可以好好想想,先两边开启隔着大海的定期贸易即可。”
贺兰敏点了点头:“我以为,南北燕本是同源,你们灭了南燕后,高句丽会首先找你们灭了北燕呢,当然,百济挡在高句丽和青州之间的海路之上,大规模的水师舰队或者是商船队,都有可能遭遇截杀与突袭,万一征北燕的数万大军,直接损失在海上,那可就亏大了。所以,对高句丽来说,先灭百济,确保海路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后来高云烟又带水师来建康找过你,那次的条件是什么?”
刘裕平静地说道:“她是为了完成之前约定的贸易额度才到青州的,送去了三千匹战马,一万副弓弩,但当时我们正在和妖贼作战,于是在青州的刘穆之,趁机和她进一步提了条件,约定以更高的报酬,让他为大晋平定天师道之乱助战,把在青州的数万北伐军,以她的船队运到了会稽吴地,然后在那里取了一半的当年府库收入,以为军费。”
贺兰敏笑了起来:“冲着这高句丽船队运回了数万兵马,还打败了拦截在大江入海口的妖贼水师这点,我觉得你们的这笔交易,还是赚到的。不过,高云烟现在只是想来做生意,就没再提借兵灭百济之事了?”
刘裕摇了摇头:“没有,因为她也看到了,我们这回差点就栽在天师道的手中,就算平定了妖贼,也是百废待兴的状态,无力帮他再打灭国之战,而且,现在百济的使者也来了,说是一直忠于大晋,朝贡不断,只是以前因为战乱而一度断了来往,现在大晋复国,又平定了南燕,百济也愿意重新与大晋恢复朝贡的关系,使团还在建康呢,正由穆之他们接待,具体如何定夺,还要等我回去。”
贺兰敏勾了勾嘴角:“看来百济也从某些渠道知道了高句丽想要从大晋借兵联手对付他们的事,所以过来主动示好,不过据我所知,这百济最早也是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的两个庶子,逃到了半岛南方,成为了当地人的首领后建立的国家,有点我们中华的秦国赵国同源而成死仇的意思,他们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数百年,是不死不休的,暂时的和平也不过是为了积蓄力量进行下次大战,目前来说是高句丽略占上风,但百济有倭国的支援,也能维持住战线,还有半岛上的另一个国家新罗,他们的态度也非常关键,大晋和他们毕竟隔得还很远,我认为不必插手他们的战争,让他们自己打下去好了,真要是统一,未必是好事。”
刘裕点了点头:“分而治之,坐山观虎斗,以仲裁者的身份调停他们的战争,保持力量的平衡,这肯定是对大晋最有利的方式,我和穆之,妙音也讨论过此事,但是高句丽可以提供我们急需的战马,他们的马匹,是从以前肃慎,勿吉之地的辽东地区获得的吗?”
贺兰敏点了点头:“是的,本来高句丽被前燕打败之后,势力不能出鸭绿水,尤其是前燕强大之时,他们更是不敢妄动,可是当前燕被前秦灭亡,辽地长期权力真空之时,高句丽也悄悄地开始向东,向北而进,他们不敢一下子拿下襄平这样的大城,而是绕过这些大州,沿着荒无人烟的沼泽黑土地带,向北而发展,毕竟高句丽起家是在玄菟郡,对当地的地形非常熟悉,也和很多部落一直保持着联系,几十年下来,让他们成功地打通了一条走廊,直通肃慎勿吉之地。”
刘裕正色道:“所以,他们可以得到北方的那些肃慎部落的战马?可是这些部落的战马也不多吧,能一年几万匹地供应高句丽?”
贺兰敏微微一笑:“高句丽跟北燕的关系也不错,名义上也是臣服于他们,所以北燕每年赏赐他们数千匹战马,毕竟北燕的辽西之地,是非常适合马匹的大草原,以牧马为生的部落也非常多,北燕拿出一部份的战马,赏赐给高句丽,也是为了高句丽能出兵助战,让他们与北魏正面硬拼,这些年北燕能在北魏的攻势下得以保全,高句丽的弓箭手,功不可没。”
“只是到了慕容熙时期,他好像是为了炫耀武力,与高句丽断绝了关系,准备出兵讨伐高句丽,结果沿途之上,天气恶劣,道路泥泞,还没出发到前线,就有上万将士与民夫冻饿而死,或者是被猛兽所食,就连慕容熙和他的两个妃子,也差点没命。于是半途折回。此事差点引起后燕与高句丽的全面战争,若不是慕容熙死于内部政变,后燕灭亡变成了冯氏兄弟的北燕,只怕这辽地和朝鲜半岛,也早已经陷入一片战火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