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4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46节(1 / 2)

黑袍勾了勾嘴角,说道:“可是慧远和尚他不是鸠摩罗什,他就是个纯粹的僧人,想着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呢,我现在发现,人如果是有私心和自己的打算,不再纯粹,那在大义辩论上,是辩不过刘裕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尽办法,让慧远现在恨上刘裕这个战争制造者的原因,因为这会让慧远从心底里相信,刘裕这个挑起战争的人,才是制造这个世上这么多战乱和悲剧的根源,才是这个世上真正的魔王,他身为佛祖在人间的弟子,就是得与之对抗才行。”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所以,你宁可牺牲卢循,让他无法象原计划那样攻下广州城,也要保慧远的神迹,让他成为活佛,成为守下广州城的英雄,这样才有足够的名望,去挑战刘裕?”

黑袍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因为卢循就算夺回广州城,人心已经丧尽,除了最后在城中抢劫一把,再带走一些自己库房之中的藏宝与军粮外,没有什么作用,除非发生奇迹,徐道覆可以守住始兴城甚至是通过击杀刘裕的方式来阻止以后的晋军攻击,不然天师道败局已定,岭南是守不住的,尤其是这回广州城的陷落,说明晋军甚至有从海路进行攻击的能力,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所想的,守住始兴,控制住五岭山道就能自保的了。”

“卢循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抢船下海,象上次那样靠了水军的优势,让刘裕暂时无法追求,然后在海外打下一块基地,静观中土世界的变化,以后有机会再打回来,所以,既然打不打下广州城,对卢循,对我的计划来说没有什么作用,那我为何不借着卢循的逃离,竖立一下慧能和尚的威望呢?”

“从慕容垂到天师道,反复证明的一件事就是,想在军事上直接打败刘裕,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刘裕建义以来,掌权这么多年,甚至现在开始走向帝王之路,这也说明此人的权谋和政治能力,也超过了我们原来的预期,当然,这和刘穆之,王妙音这些世家精英全力支持他有关系,但为什么不是刘穆之坐这个位置呢?这就说明刘裕自身的政治能力,甚至可能在刘穆之之上,毕竟,象蓝翔吏校,拆分军团,义务教育这些操作,绝不可能是刘穆之教他的。”

斗蓬的眉头一皱:“是啊,这些操作,匪夷所思,前代也未必出现过,我们以前最大的失误就是低估了刘裕,以为他的这套人人平等,不过是陈胜喊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罢了,以为刘裕要的不过是自己夺权,可现在我们才知道,,他是真的想这么干,真的要推翻人间千万年来的等级制度。”

“刘裕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想要自立为帝,也不是要象前代帝王那样开国建朝,传子传孙,而是为了实现他的这个理想罢了。这就注定了他是我们的死敌,必须要消灭。”

“所以,我同意黑袍尊者的做法,如果在军事上,政治上我们无法暂时打败刘裕,那就要在舆论上,名声上抹黑他,揭穿他这个忠臣加大英雄的画皮,这种事,恐怕连陶公现在也做不到了,得慧远和尚这样的活佛来做,才有可能成功。”

黑袍微微一笑,说道:“多谢斗蓬尊者的理解,反正现在我的认识就是,刘裕方强,势大,不可正面和他对抗,要挑动这些能利用到的势力,与刘裕为敌,老祖说的刘裕的至亲至爱之人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运用这些名声好,声望高,受人尊重的有德之人,来以天下苍生之类的大义名份,阻止刘裕对外的战争和对内的改革,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我自己的身份是士族,再怎么好的名声,也会给人认为是代表了自己的同类在说话,显得有点私心,但慧远和尚一个出家人,为了守护全城百姓而积德救人,上了城头不是作战而是救人,居然可以在箭矢刀剑之中毫发无伤,那就是神佛对他慈悲之心的庇护,起码现在广州城中的军民都相信这点,如此一来,慧远就有话语权了,如果他这时候说要罢兵休战,慈悲为怀,甚至是放生天师道的余党,那必然会和刘裕除恶务尽的思路起冲突,嘿嘿,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老祖点了点头,看着得意洋洋,满面春风的黑袍,说道:“你的这个设想很好,但是黑袍尊者,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刘裕若是答应了慧远和尚,而不是按你的设想这样,两者必然起了冲突,那会是什么结果?”

黑袍的脸色一变,讶道:“这,这不可能吧,刘裕难道能放着卢循,徐道覆,不去追杀了?难道后面不打仗,不北伐,不西征了?”

老祖平静地说道:“卢循可是抢了海船下了海,大海茫茫,谁知道他往哪里跑?你以为刘裕这回靠了海军水师,偷袭了广州,他就有能在海上和卢循船队对抗,或者说能追击卢循船队的能力了?这回他可是靠了高句丽的水师而已,现在高句丽的船队已经起程回国了,连广州城的保卫战都没参加,你指望他们会回头再来追击天师道?就算这时候回来,卢循早就跑远了,哪还追得到呢?”

“刘裕就算恨极卢循,但也知道茫茫大海,找不到卢循的船队,那除非是等卢循自己反攻广州或者是别的沿海州郡,不然主动去找卢循,只会是大海捞针,落得一场空。慧远和尚这时候要是说慈悲为怀,放人生路,那刘裕肯定会顺势同意的,不是因为他不想消灭卢循的残部,而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

说到这里,老祖勾了勾嘴角:“如果刘裕真的想消灭卢循,那更可能采取另外的办法,那就是平定岭南之后,借着水土不服之名,大规模地撤军,让广州城也变得空虚,诱卢循来攻,然后,才是他伏兵尽出,让卢循再也逃不了的时候!到那时候,就是佛祖也救不了卢循啦!”

第5511章 魔王活佛亦共存

黑袍默然无语,久久,才叹了口气:“还是老祖看得长远,这么一分析,刘裕还真的可能在力不能及时,做个顺水人情,不与慧远和尚直接翻脸呢。不过,就算刘裕可以放过卢循,但是慧远的那套罢兵休战,慈悲为怀的说法,刘裕是不可能答应的。这和他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不可调和的冲突。”

老祖微微一笑:“这也没什么冲突的啊,就象之前我们讨论过的那样,刘裕是会审时度势的人,不会勉强硬来,当年放走卢循徐道覆下海远走,不是因为他有多仁慈或者是相信天师道会改邪归正,而是因为他当时没有能力在海上追杀天师道,又没有把握在陆战中将天师道全灭,就算可以全灭天师道,那内患一除,桓玄就可能会对他下手,养寇自重这点,刘裕当年就学会了。”

斗蓬叹了口气,说道:“所以,今天的刘裕,同样会顺应时势,不会乱来,在兵马钱粮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冒然北伐,他会休养生息几年,罢兵变法,整顿好了内部之后,再图进取,所以,说不定他会趁机借着慧远和尚之口,宣布暂时要顺应天命,铸剑为犁,让大批将士解甲归田,甚至,甚至可以用慧远的话,作为强制裁撤,拆分军团的理由呢。”

黑袍的眼珠子都不转了,喃喃道:“难道,难道我这样做真的是反而助了刘裕,让他有理由可以全面裁军,可以去夺刘毅他们的兵权?”

老祖叹了口气,说道:“完全有可能,如果是刘裕下令要罢兵裁军,那刘毅,诸葛长民他们会以为这是刘裕想针对他们的,会抱团反抗,但要是这话是个活佛说出来的,而且是个跟刘裕公开叫板的活佛说出来的,那就肯定会代表天下苍生的心声了,又有上天的神佛旨意,他们若是不从,那就是与天上天下为敌,就算刘毅想强硬到底,可是他手下的将士们却未必愿意了。”

黑袍咬了咬牙,沉声道:“不过是一个和尚说的话,凭什么让北府军的虎狼们相信?就靠他在广州城头侥幸没死吗?刘毅手下,可都是些刀头舔血的亡命之徒,手上哪个没几条人命?还会信了这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鬼话?”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按黑袍尊者的这个说法,广州城中的守军,可是沈田子,孙处这些北府军宿将,从吴地不远万里,走了海路带来的老兵,劲卒,可就是这些人,在面对十倍于已的妖贼,又在自己染病无法战斗的时候,失去了对胜利的信心,几乎可以说是在城中束手待毙了。”

“可是慧远和尚却救了这些人,他不仅治好了这些人的疫病,还天天亲自上城头救死扶伤,那么多久经沙场,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晋军的战士都在城头死于流矢飞石了,可是慧远却活了下来,毫发无伤,你说,这难道不是佛祖显灵,神迹现世吗?”

黑袍长叹一声:“都怪我,都怪我,是我当时还特意安排了护卫在慧远身边加以保护,为他挡箭排石,而且带他上城时,是特意找那些天师道的弓箭与飞石攻击的死角,不然的话,还真当这个老和尚有啥佛祖护体,刀枪不入啊,奶奶的,护他的是我,不是他的那个佛祖!”

斗蓬哈哈一笑:“你这是为他人作嫁衣啊,整出了这么一个活佛来,不过,现在这个活佛有可能反过来要助刘裕成事了,黑袍尊者,这可如何是好啊?”

黑袍咬了咬牙,说道:“哼,我才不信慧远会真心想要助刘裕,他是个死脑筋的佛教徒,而且现在认定了刘裕就是这个世上的混世魔王,和当年的石虎,冉闵这些丧心病狂,只为了自己的霸业王朝,不惜让天下人都去死的军阀兽王一样,他是不可能助刘裕成事的,就算刘裕这回暂时答应他不打仗,他后面也会借口要庇护天下受苦受难,毁于战火的家庭,要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要建更多的佛寺,弘扬佛法,象后秦的姚兴那样,他要成大晋的鸠摩罗什大和尚。这是刘裕能受得了的吗?”

斗蓬平静地说道:“我也认同黑袍尊者的观点,刘裕现在做个顺水人情也许可以,口头表彰一下慧远和尚,然后休战息兵几年也做得到,但这些归根到底是为了刘裕自己,可不是为了慧远和尚,时间过去几年,当刘裕想要再次北伐的时候,那时候慧远和尚跟刘裕,还是会起冲突的,只不过是延缓几年爆发而已。”

说到这里,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因为慧远和尚追求的是普渡众生,他的普渡众生就是要建更多的佛寺,去容纳更多在乱世中受苦受难,不想种田当兵,去累死累活的百姓,这点上来说,他和刘裕是在争夺人力资源,也在争夺土地资源,本质上和世家是一样的,而佛教还不如世家呢,起码世家大族圈了地,占了人,还会给刘裕交税,还会为他打仗作贡献。可佛家寺庙呢?那是连税也不交的,比起世家高门,刘裕第一个要消灭的,恐怕就是这帮光头了。”

黑袍一下子也来了精神,拍手笑道:“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断定,刘裕跟佛教是不可能共存的,因为佛家讲的是放下屠刀,回头是岸,这点就是根本上针对刘裕这样想要有所作为的将帅的,一个要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要万物有灵戒杀生,这怎么可能搞到一起去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二位尊者,我想请问你们一件事,那就是在近百年之前,西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当时天下最强的霸主,也是杀人最多的魔王石虎,他的国师是佛教大师佛图澄,他们就形成了互相合作的关系,魔王和活佛,又是怎么共存在一起的呢?请二位尊者作一回答。”

第5512章 魔佛合作治人间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那是特殊情况,石赵起于乱世,以暴力夺权,而且不讲信义,石勒先叛盟友王弥,兼并其部众,再杀老战友刘曜,火并夺得汉赵江山,而石虎更是杀了石勒之子,强行夺位,这种不仁不义,以暴力诈术取天下的手段,激起公愤,不能长久。”

“所以坐天下的石虎,就得是用两手手段来统治,一方面以暴力虐杀,屠城,京观这些手段来威慑人心,镇压所有敢于反抗他的人,斩下的首级挂满城墙,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生反抗之心,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以怀柔,让人多少有点希望,不至于走投无路拼死反抗,这就是佛图澄存在的原因了。”

老祖微微一笑:“说得不错,继续讲下去。”

黑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中原的汉人,一向是信奉周礼,儒家之说,兼而信奉道家老庄之道,都是要讲秩序,等级,仁义这些,这是治世时的理论,要人安于现状,接受天命,但是这套在晋末乱世中不管用了,上层的司马氏诸王,还有各地的豪强贵族,短短十余年间就为了自己的野心和权欲,发动了无休止的,遍及天下的战争,祸乱天下,无数的百姓因此而死于非命,这些上层贵族,精英都不遵守儒家的价值观,嘴上一套要求别人,自己却是无所不为,那这套秩序的理论,就接近破产,乱世之中,以力称雄,称霸天下,这就是五胡乱华的结果。”

“可是天下大乱已久,几十年后,石虎终于可以一统北方,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那这时候,就得想办法让王朝稳定下来,让天下百姓不再人心思乱,你自己通过暴力夺权上位,那如何要求别人安份守已呢?过去儒家的那套天命五行,忠孝仁义的理论,已经变得一钱不值,信奉这套的百姓等来的是天下大乱,民众十不存一,那就得有套新的理论,来安抚民众。”

“于是这时候从异域而来的佛图澄,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儒家教人要安于现状,说皇帝是天子,受天神的庇护,不可以反对,但石虎他们造反成功了,得了自己的天下,那如何解释呢?儒家理论里是给了天命五行,气运转移的这套学说来补这个漏洞,可是你可以天命转移,别人也可以啊,今天你石家可以取代司马氏的天下,那明天别人也可以将你石家王朝推翻,要想长治久安,就得有另一套理论,让天下人来认可你石家的天命才行。”

“所以石虎找到了佛图澄,先是在一系列的战争中,让他当国师,预言家,让他能说出石虎必胜的这些结果,最后石虎也真的打赢了,当然,要是他打输了这个王朝就完蛋了,也不用谈以后,但是,就是因为石虎打赢了这些佛图澄预言胜利的战争,于是石虎成了皇帝,而佛图澄也被天下人视为有神力,有佛祖保佑的大师,大国师,与石赵休戚与共。”

“从这时候开始,作为国师的佛图澄,就经常表现出一些伟力神迹,除了预言战事的胜负外,还能表演一些坐地飞升,手掏心脏再放回体内的特异功能,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不过是一些障眼法和诈术罢了,借助一些视角的效果,以各种道具配合而成,若是放在太平时期,恐怕会给当成江湖骗子当场揭穿,但在那时候,却是人人信服,因为战乱让天下百姓过得太惨了,人们无比地希望有一个救世菩萨,来拯救人间,让他们能活下去。”

“石虎是作为修罗,战神,魔王一样的存在,对于反抗他的人,手段极为残酷血腥,天下人对石虎是畏惧,不敢反抗,而佛图澄则是作为一个有法力护体的高僧,可以安抚人心,劝谓世人不要作无谓的反抗,说这些经历的苦难,是他们的劫数,是在这个世上的修行,石虎会尽力一统天下,结束乱世,就需要他们多出力,多交税,多当兵,以修行消业,一旦天下太平,那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斗蓬冷笑道:“有点脑子的人是不会信这些屁话的,因为当时打仗,九死一生,去当兵当得战死了,去交税交得自己女儿都得去填人家后宫了,还说以后会有好日子?谁会信呢?”

黑袍微微一笑:“按我们中原汉人的正常想法,是不会信的,因为这么多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身边,可是佛图澄不一样,他是异邦和尚,他用佛家来解释这点,那就是这些是修行,是消业,是还上辈子作的孽,如果消了业,那来世转生就能过上好日子,早死早超生,而如果能活下来,那天下太平后也能时来运转。加上石虎的镇压手段得力,不想交税不想当兵,那就真的会直接死了,所以百姓基本上没的选择,但只能听了佛图澄的话,多少还会有些念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