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6章 季历舍身诈商王
黑袍微微一笑,说道:“这周伯季历也太过狂妄了,自古诸侯入朝,都是非常凶险的事,避之惟恐不及,派个使者就行了,之前的历代周国诸侯族长也没有亲自过去的,就连武乙率军出兵关中的那次,周伯季历也只是作为前锋在前面打仗,还没来得及见武乙呢,这回倒好,在并州打仗,打赢了以后,还敢亲自带着俘虏和少量护卫就进朝歌,这不是朝贡,这是挑衅,是耀武扬威。”
老祖点了点头:“这个周伯季历,在位几十年,周国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都增加了数十倍,尤其是打败了并州诸戎之后,可以说威震天下,他也随之膨胀了,想借这次朝贡之会,面见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诸侯,他以为商王会会集天下诸侯,为他庆功,以提升自己的地位,毕竟,在上古三代,只有天下诸侯归心,才能谈改朝换代的事,周伯季历大概是以为自己长年处于西陲边疆,名声也只限于西方,如果有机会在商朝都城向着天下诸侯表明自己的能力与功绩,那才算得上是威震天下,而且,很可能商王文丁,也是在和邪天帝商量之后,故意地引这周伯季历前来朝贡,许诺为他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
斗蓬冷冷地说道:“其实,商王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毕竟如果是公开场合软禁或者是逮捕周伯季历,会落天下诸侯的口实,季历再狂妄,再有不臣之心,起码表面上是商朝的臣子,平定并州的功臣,就这样直接把他抓了,会失天下人心,在我看来,君王最重要的是一个信字,无信不立,更何况是天子呢?”
黑袍勾了勾嘴角,说道:“斗蓬尊者好像忘了一件事,这周伯季历可不是什么大英雄,他可是背着商王,偷偷地收编了召方之戎呢,而且我敢肯定,他没有向商朝汇报此事,这私收敌寇,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都是重罪,只此一条,就足以抹杀他所有的功劳,还能要了他的命。”
老祖微微一笑:“是的,周伯季历自以为可以天衣无缝,他也确实让秘密投降的召方族人,穿上了周军的盔甲,混在那些其他归顺周朝的奴隶与俘虏之中,直接回了关中,而那些拒不归顺投降,被武力消灭的并州戎狄,则有千余战俘和数千妇孺,被周伯季历带了去朝歌献俘,在他看来,各路蛮夷都差不多,只要数量足够,那商王是分不清这些蛮夷是哪个部落的,收编召方之戎的事,也可以就此蒙混过去。”
“可是邪天帝的法力,还有商王文丁安插在并州的眼线,都看破了此事,于是他们设下计谋,哄骗周伯季历,会召集天下诸侯,大会朝歌,为他举行庆功仪式,周伯季历信以为真,只带了数百兵马押送这些俘虏到了朝歌,但当他迈进朝歌大门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根本没有天下诸侯来庆功,有的,只有商王文丁派来捉拿他的臣子官员,而为首的,则恰恰是崇候。”
黑袍哈哈一笑:“这个崇国还真的是阴魂不散,抓住一切机会来打击周国,看来商王文丁也想好了,万一因为擒拿季历而逼反了周国,那就用崇国来取代周国在西方的地位,召集关西诸侯来讨伐周国,这甚至可以看成是一次忠诚度的测试,看看周国是不是真的象崇候所说的那样,早有反心。”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因为周伯季历肯亲自来朝歌,似乎也不象崇候说的那样,周国有反心,这明显是送羊入虎口之举,也许,季历也是知道了自己收编召方之戎的事情败露之后,不得已亲自来朝,向商王请罪,但不管怎么说,季历到了朝歌之后,就被囚禁了,而且几次受到了商王的讯问,当然,这些讯问是不公开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但是我拥有的法力和前世的知识显示了一切,季历被严刑拷打,但他只承认了收编召方之戎的事,而且一口咬定,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并州之戎叛服无常也是因为商朝的杀戮太凶,不给他们一条生路,所以他只能先代行招安,再向商王汇报此事,毕竟,他作为主将在前,事事请求汇报,是来不及的。”
“商王文丁一度信了他的话,但是邪天帝却在此时现身了,直面季历,在这个法力强大的邪神面前,季历的谎言被戳穿了,邪天帝说,如果是有心为了商朝而收编招安这召方之戎,为何不把投降之后的召方族人带来朝歌,让他们接受商王的赦免,而是要私自把他们带往关中周原一带,变成周国的族人呢?这种行为,已经是对商朝的背叛,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余地。”
“季历到了这个时候,百口莫辩,于是也只能说商朝的人祭人殉太过可怕,召方族人宁死也不愿来朝歌,如果强行要他们来,只会逼反召方族人,千错万罪,在他季历一人身上,他愿意以身代所有的召方族人,任凭邪天帝和商王处置,只求他们放过召方一族,周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背叛大商的。”
黑袍的眉头一皱:“这个周伯季历,倒也算是有种,这么说来,他是以自己取代了召方一族,甘愿成为人祭,以扛过此事了?”
斗蓬点了点头:“是的,周人编写的史书里说,这季历是被软禁在朝歌一年之后,郁郁而终,病死的,但我相信历史的真相是商王把季历活祭给了邪天帝,这同时也是对周国是否忠诚的最好测试,如果因为季历之死,周国就反了,那正好借机出兵消灭周国,反之,则说明崇候的那些诋毁之言是有问题的,周国是忠诚的,以后也足够当西部的领袖。”
老祖正色道:“确实如此,季历不仅甘愿以身偿罪,也向商王与邪天帝承诺了周国以后会上交的人牲数量,这意味着周朝会在西方持续地,定期地与羌狄作战,把俘虏上交以示忠诚,这笔交易,让周国躲过了灭顶之灾,而商朝则错过了最好的消灭周国的机会,太可惜了。”
第5627章 商军东征为夺铜
斗蓬叹了口气,语气中透出了不甘与无奈:“一个王朝初立之时,需要开国的君臣作出牺牲小我,光大族群的行为,周伯季历就是做了这样的事,为了周国的生存空间,为了他们的发展壮大,是必须四处征战,扩张的,而这种扩张与发展,必然会惹来商王的重点关照与猜忌,也不可能靠几句话或者是献俘纳贡来打消商王的猜忌,只有自己主动献身求死,而同时让周国不造反,继续表现得恭顺,才可能瞒过商王的眼睛。”
“这才是真正的献祭,在商王和邪天帝看来,季历是把自己的魂魄献给了邪天帝,而对于周国来说,牺牲了自己的首领,却保全了国家,还得到了商朝暂时的信任,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再去征伐周围的蛮夷,只要献上足够的人牲,商朝就会满足,因为在商王和邪天帝看来,周国的这些战争,都不过是在讨伐他们的同族,打得越多,打得越狠,就会越和周围的羌人,狄人结仇,而商军却是落得了个清闲无事,也不用劳师千里地远征了。”
黑袍冷冷地说道:“商朝在这方面错得太利害了,周国的仁义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那其实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召方和其他的并州戎狄为例,主动归附的,那就要加以保护,哪怕拼上季历的性命,也绝不可以再次把他们交给商朝作为人祭,这点做法,让召方一族,还有关西的其他西羌族人,对周国从此感激涕零,死心踏地,而召方的族长更是后来认姬周首领为义父,自己为义子,召方一族从此成为了周国的核心部族之一,后世武王伐纣时,召公作为周文王的义子,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
斗蓬笑道:“所以后来周朝把这个召公分封到了幽州之地,成为燕国的起源,可见还是没把这个义兄弟当成真正的自己人,毕竟是血浓于水啊,这也是后话不说了,但在季历死后,周伯姬昌即位,这也是后世的周文王,而造成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也是在姬昌的手中实现的,不得不说,周国从周太王古公檀父时期开始,连续数代都是英主明君,碰到这样的周国,也算是大商的不幸。”
老祖沉声道:“这些也许就是冥冥中的天意了,邪天帝在季历献祭之后,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也就此放过了周国,大概他认为周国在连首领被献祭也能忍气吞声,说明是真的怕了商朝,一时间不足为虑,而西方关中之事,则交给周国去和犬戎,西羌部落去争斗,他认为只要周朝每年需要交大量的人牲,就不得不去跟犬戎,西羌部落血拼死战,输赢且不说,这血仇是世代结下,无法化解的,而如果仇杀不断的周国,是无法团结一统西部,对商朝形成威胁,所以,邪天帝和他所掌控的几任商王,重新把目标投向了淮夷方向。”
黑袍的眉头一皱:“之前不是几代商王讨伐淮夷的战事都不顺利吗,怎么现在开始又要打淮夷了?为何不在几次成功的军事打击之后的并州之地进行扩张,把城邑建到晋中,晋北之地呢?”
老祖叹了口气:“因为晋中一带,当时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不象后世有晋阳这样的大城,地貌上来说也是草原居多,不是后世那样的万顷良田,商朝在这个时候,向晋中进行扩张,建城,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成果也是要在多年后才能慢慢地显现,而且,还要面临将当地游牧的戎狄,转化成农耕的农民,这非一日之功。”
“就算一切都顺利,晋中一带能给商朝带回的回报,最多也只是粮食的产出和人口,而此时的商朝,面临的头等大事,是军事技术和武器水平,已经无法完全压制四方诸侯了,之所以商军出动地越来越少,说直白点,也是因为羌人和狄人,在吸收了鬼方的军事技术之后,在骑兵,战车这些至关重要的军事技术上,已经不差商人多少了,甚至还略有超过,这在周国征伐并州之戎,包括之前的大破犬戎之战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可能商朝这时候除了鬼神之力,祖先法术之外,纯靠人类的军事,已经无法压制周国这样的大诸侯了。”
斗蓬的眉头一皱,说道:“草原游牧部落,战马和牛羊,还有大车是其生存必须的东西,这跟农耕民族不一样,上天公平,凡事有利有弊,草原部落有了马匹和牛羊的同时,也因为食物来源不稳定,居无定所,所以人口不可能太多,周国自己在游牧部落的时期也是非常弱小,给不停地打击,直到周原站稳脚跟后才算是大发展了,靠的也是稳定的食物,更多的人口,商朝要跟这些四方诸侯竞争,不能光靠军事技术,因为商朝毕竟居于中原之地,在这里不太好进行大规模的游牧,但商朝的人口,十倍于这些边境的游牧诸侯,完全可以靠数量上碾压他们,这个思路不能弄错的。”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商朝的思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失误,如斗蓬尊者所说,农耕王朝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人口,商朝也差不多是全民皆兵,士人国人都需要习战的这种模式,所以对于商军来说,不一定能做到人人有马骑或者说可以上战车作战,但还是可以做到人人披甲,手持的武器不是削尖的树枝,而是打造的青铜武器,至少戈,戟,矛的前端,得是青铜打造,这就需要商朝有大量的铜矿可用,可以冶炼出足够的武器,武装数以万计的商军。”
“在武丁朝之后,妇好死后,商朝与淮夷之间的联盟又重新给打破了,百余年来,淮夷一带的部落,方国,几乎都不来进贡,商朝赖以为继的铜矿石,也就此断绝供应,在打败了并州戎狄,西方又暂时有周国代为镇守,提供人牲与马匹,皮革这些贡品之后,商朝的目光就放在了东面,战争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铜矿石。”
第5628章 始乱终弃淮夷反
黑袍若有所思地说道:“铜这东西,在上古时代太过重要了,平时的生活中,青铜制品是贵族和中上层士族的日用工具,比起底层百姓们所用的陶制炊具来说,要精美,坚固,耐用得多,也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以至于周礼之中明确记录,天子,诸侯,士大夫随着地位的不同,可以用的青铜制的器物数量也有严格的区别呢。”
斗蓬跟着沉声道:“是啊,而且青铜器物可以做的不止是日用品的锅碗瓢盆之类的,或者是几个香炉,几套编钟这样的乐器,礼器,更多的,还是用于制作锋利而坚韧的兵器,在那个时代,冶铁的技术还不为世人所掌握,青铜武器就成了当时的主战兵器,除了铜刀铜剑这样利于刺杀的短兵之外,长柄兵器的木制柄杆之上,套上锋利的戈头,矛头,斧头,就可以用于阵战,而弓箭的箭头,更是要用青铜制成,这样可以破甲,可以杀人,那些以骨制的箭头,杀伤力远远不如这种五金所打造的,这个道理,在商朝和在当下,都是一样的。”
老祖满意地点了点头:“所以,商朝无论是维持贵族与士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要维持庞大军队的武器,都是需要大量的铜矿石,而在中土大地,铜矿石最多的地方,是在淮夷的淮南,江州一带,这其实也是商朝为何在灭夏之时,定都在毫地的原因,也是因为更方便地能获得铜矿石呢,反倒是在草原上,马匹应有尽有,却是缺乏铜,铁之类的矿石,这让他们的五金制品,尤其是军事上所需要的锋锐的武器,非常难得。”
黑袍冷笑道:“本身战马和战车在这世上就已经是所向无敌的战争工具了,再让这些夷狄有大量的五金武器,那中原华夏可就没的活了,这只能说,老天是公平的,我记得慕容氏的燕国,突然地崛起,也是因为在高句丽和辽东一带,出现了大量的铁矿,这让原本也缺乏五金制品的慕容部,能给战马都披上盔甲,更不用说人了,导致他们的战斗能力和水平,一下子就超过了中原汉人军队。”
斗蓬叹了口气:“这是中原华夏的不幸啊,蛮夷,尤其是北狄和西羌这些有大量马匹和战车的势力,一旦有了精良的五金武器,就是中原王朝难以抵挡的了,除非是靠了十倍,百倍的人口,商朝大概也是看到了这点,意识到几百年下来,得到了鬼方战争技术的西羌和北狄,已经赶上了商朝的战争技术,要压制他们,只有靠绝对的数量,这就需要更大规模的军队,也需要更多的青铜武器,而从淮夷那里抢夺足够的铜矿石,或者是逼淮夷再次臣服,主动交出铜矿石资源,同时加入商朝,象周国可以役使召方那样,为之效命,这大概才是邪天帝和商王们想要的结果。”
黑袍的眉头一皱:“可是商朝之前也曾经征服过淮夷啊,也曾经和他们联姻过,妇好时期,淮夷也曾经为商朝所用,还参与了不少战争,为何后来会复叛呢?为什么傅说制订的这种团结与包容夷狄,为商所用的正确政策,没有坚持下去呢?为什么商朝可以容得下周部落的崛起,却不能容这淮夷?”
老祖叹了口气,说道:“因为靠了联姻而结成的这种短暂联盟,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说直白点,淮夷无法象商朝这样,在战争中得到好处。他们部落的精锐战士,劳师千里远征,部落的女首领,嫁给商王为王后,后来也是英年早逝,这跟在战场上受的伤脱不了干系,可回报却是极为希少的,就象商朝与鬼方的战争,对商朝来说是解除了心腹大患,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可是对淮夷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鬼方就算灭了商朝,也不过是另一个北方的王朝罢了,坏不到哪里去,几百年来,商朝无数次地攻打淮夷,掳掠他们的族人作为人牲献祭,那比起鬼方来,可能商朝更可怕呢。”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武丁之子,哦,是武丁和妇好的儿子,此子被称为小太子,因为商王武丁是把妇好作为首任王后,立小王子为太子,也是和淮夷部落的联盟政策的重要一件事,可是在妇好死后,武丁另聚了其他部落的贵族女子为王后,小王子也被最后废黜,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随着他的死亡,商朝和淮夷最后的联系也没有了,淮夷诸部,在战争中损失了人丁,却没有取得多少回报,既占不了地盘,也得不到人口的回报,就连缴获鬼方的一些马匹和战车,也在南方之地水土不服,很快就无法使用,最后武丁废黜太子,让淮夷觉得这是对所有东夷部落的欺骗和侮辱,于是群起而反,不再向商朝交纳贡赋了。”
斗蓬喃喃道:“想不明白这些事啊,武丁也是一代英明之主,怎么会在此事上犯如此的失误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逼反淮夷,失信于天下吗?”
老祖摇了摇头,说道:“这恐怕还是邪天帝的影响,也有傅说的责任,一来邪天帝为了保护鬼方族人不给赶尽杀绝,向武丁建议不要追杀鬼方部落,任其向西退去,而那些曾经在战争中追随鬼方的北狄部落,就成了麻烦,他们畏惧商朝的报复,很多是远远地逃到草原之上,这样一来,也不可能向商朝朝贡了,商朝所需要的北方草原上出产的战马,战车,皮革,牛羊这些贡品,也受了影响。”
“打仗是为了取得利益,如果打赢了反而不如从前,那在战略上是失败的,傅说自己出身北狄部落,在战争中牺牲了自己的嫡长子,为斩杀鬼王的首功之臣,他也同样向武丁建议,为了安抚北狄部落,需要象当年迎娶妇好那样,娶一北狄部落的贵族女子为妃,同时赦免那些追随过鬼方部落的北狄部落,以安北境。”
第5629章 北守南攻商朝策
黑袍的眉头越发地皱紧了,说道:“老祖,我是觉得,不管傅说是不是出身北狄部落,都至少应该是保证这个妇好之子,小太子的继承权的,妇好死后,淮夷部落在战争中出了大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本就心存怨念,更是需要安抚的时候,这小太子是联系商朝与淮夷惟一的纽带了,怎么可以说废就废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这首先嘛,男人总是要有妻妾的,尤其是作为君王,妇好其实是个政治联姻的女子,平时都不住在商朝都城,而是在自己的部落里,这可能本身就让武丁有些不高兴,小太子生下之后,也是长期随母亲居住,并没有在商朝都城有太多的时间,这会导致有所隔阂,妇好活着的时候还好说,但死了以后,小太子回到商朝都城之后,却是身边没有母亲,父王又跟他有点生份,这关系就变得微妙了。”
“中间有一段时间,武丁让这小太子训练和指挥军队,在大学里学习六艺,甚至代他处理朝政,但小太子处理政务,用的有一些办法还是淮夷的旧俗,这让商朝的贵族和官员们有些不满,私底下说这小太子是淮夷,想过来取代篡夺商朝王位的,让他登基,以后商朝就变成淮夷的了,这些话不可能不对武丁造成影响,加上后来武丁还迎娶了北狄部落的一位公主作为继任王后,这引起了小太子和他身边的淮夷首领的激烈反对,双方的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