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4章 留学东洋革命党
想到这里,刘裕抑制不住他内心的忿怒,双拳紧握,恨得咬牙切齿道:“他们是根本不在乎外敌入侵的后果的,只要自己家的地契可以千秋万代,可以一直控制一村一乡的百姓为之耕作,他们就满意了。西洋列强和东洋日本的强大,无不是经历了类似商鞅变法的彻底革命,打破了原来的土地所有制度,让全民都名义上有其田,这才能集中全国上下的资源和人力来办大事。”
老祖冷笑道:“又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那套,让底层农民起来造反罢了。刘裕,你继续说,后来清朝是怎么亡的,又是怎么建立起新的朝代的?”
刘裕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缓了缓,沉声道:“好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慈禧太后在死之前,把光绪皇帝也暴毙身亡了,而清朝的皇位,留给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这种大权旁落,必然会引发各方势力的争夺。”
“于是那些李鸿章为首的以前的团练首领们,想要把东南和南方之地的省份,变成他们洋务派的地盘,依托西洋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实现割据自立,而在北方,京师,那些满族的宗室亲王则是想要趁机摄政,自己变成新的慈禧太后,原来掌握北方军权,编练新军的另一个汉族大军阀,名叫袁世凯的,这时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风云人物。”
老祖笑了起来:“这清朝不是一向只信任满族八旗的吗,怎么会让一个汉族大军阀来掌了北方的禁军呢?”
刘裕摇了摇头,说道:“因为从英国入侵,打开国门开始,一甲子多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当年骑射无敌,纵横天下的满族八旗,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西洋科技的对手了,本身八旗子弟在入关建国二百多年后,也是腐朽不堪,吃着固定的俸禄,收着铁杆庄稼,哪还会有什么上进心,看看现在的世家子弟,就知道这些八旗子弟必然是腐朽堕落,而清朝在后期也失去了淘汰不堪重用的满族八旗,吸纳新的汉族精英与勇士加入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八旗已经不堪用了。”
“在南方,多是那些团练首领,如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督抚来治理各省,而在北方,想要压制这些拥兵控地的南方督抚,靠原来的八旗兵,绿营兵,是根本不行的,于是在那变法维新之前,其实清朝就开始编练新式陆军,而这个袁世凯,就是在这个新军编练过程中,脱颖而出的一个。”
“这袁世凯是个通过科举而上位的读书人,并非行伍出身,但他弃文从戎,走上了武道,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学武反而比习文更有前途,毕竟是乱世,之前清朝强盛时期,满汉大将大帅中,也多是那种象谢玄,诸葛亮这样的儒帅,所以袁世凯用其学文的那种管理之才,用于治军,用于跟洋人打交道,并结交满族权贵,很快就如鱼得水,一路升迁,清廷要用他这个出身北方的汉人,来制约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出身南方的汉人重臣,在变法维新的最后决胜之时,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中的不少亲朋好友甚至是老师同学,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得到了重用,以至于自己几乎独掌这禁军之权。”
“后来义和拳运动时,袁世凯又非常精明地称病回乡,既没有得罪义和拳一方和中下层的爱国志士,也没有得罪洋人与清朝上层,所以战后他复出之后,就成为了大权在手的北方大军阀,其门生旧部遍及整个北洋新军之中,而他的意志,也成了决定清朝生死的最大关键。”
“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南方的汉族士人们,或者说全国的士人们,几乎都对清朝失去了信心,而清朝想要学习西洋与东洋的先进科技与制度,在这个时期派了很多留学生出国留学,却恰恰给了这些人在国外集结一起,议论时政,最后发展到结党革命,准备推翻清朝的地步,因为去西洋的路途遥远,开销又大,相对较近的东洋日本,就成了留学生去得最多的地方,而日本的上层出于侵略中国的野心,给这些留学生大量的经费扶持,让他们得以秘密集会,以至于最后可以公开在校园内反表各种反清言论与集会,支持他们把清朝作为一个异族殖民的政权给推翻,打倒。”
老祖笑道:“这是任何外部势力想要推翻一个内部政权时都要做的事,就象汉朝强大之时,对于那些来长安留学的番邦贵族子弟们,也是极尽洗脑之能,要的就是他们回去后一来不与中原政权为敌,二来尽量与当地旧势力产生冲突,最好是引发内战,以使其不对中原政权构成威胁。”
“这日本算是也学到了中原老祖宗们昔日的制夷之术啊。只不过,按你这说法,袁世凯的子侄是在日本留学,也受到日本的影响,准备回来造反了?”
刘裕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袁世凯位高权重,和李鸿章这些重臣一样,他们的子侄还不至于留学日本,去日本的,那些往往是中下层官员的子弟,比如郡守,县令级别的,这些人的思想比较激进,对于满汉的民族之争,特别敏感,日本这时候又把昔日清军入关,建立朝代时的那些屠杀往事给翻了出来,搞得这些年轻人,都是二十上下血气方刚的读书人,气愤不已,有些人就建立了革命党,想要彻底推翻清朝,驱逐满族,重新建立汉人的朝代。”
老祖哈哈一笑:“推翻清朝没啥问题,确实该亡,但驱逐满族又是什么鬼?关东的辽东之地不要了吗?漠南代北的草原也不要了?那日本人可是要乐疯了,他们这是要一步步,一块块地肢解,吞并中国啊。”
第5755章 日俄相争大清亡
刘裕的眉头一皱,叹了口气:“是的,帝国主义的列强都没安好心,都是想蚕食和吞并中国的领土,夺取中国的金银财富。尤其是沙俄和日本,沙俄支持清朝边疆之地的其他少数民族闹事,独立,或者是打着帮清朝抵抗英国和法国军队,调停战争的名义,事后再从清朝割地,至于日本,是想吞并灭亡整个中国,他们有秘密的计划,叫做田中奏折,其中就明说了,欲先灭亡中国,必先吞并满蒙,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吞并中国,其狼子野心,不言自明。”
老祖冷冷地说道:“历代要想夺取中原天下,一般都是要取得草原上的骑兵优势,无论是从北方草原还是从关中陇右,然后借着高原地势,居高临下,席卷而来,先取河北关东,再平定江南荆楚,则大势定矣,日本也好,沙俄也罢,这套吞并中国的战略并没有问题,只不过,现在有了新式武器和技术的这两个列强帝国,人口上不象以往的那些游牧部落,远远少于中原,也就是说,他们夺取中原的能力更强了。而清朝是如何能抵抗这两大强敌呢?”
刘裕摇了摇头:“清朝无力对抗这两强中的任何一个,事实上,清朝这时候自顾不暇了,慈禧太后这时候快死了,而去了日本留学后的一些学生,搞起了革命党,回来在民间结社,然后武装起义,尤其是在岭南地区,越闹越大,更严重的是,在那些南方编练的新军之中,这种革命的思想,以及宣扬揭露清朝建立时,入关取天下过程中那些罪行的禁书,小册子,迅速地在军中蔓延了。”
老祖冷笑道:“当年干的坏事,种的恶因,这时候终于反噬了,清朝自毁长城,满族子弟堕落,不堪重用,不得不以汉人为军时,这些仇恨宣传,就足以毁掉整个国家。看来这时候的清朝,自保都不行了,更不用说去抵抗外敌入侵。你说的日俄两强,在东北地区的大战,就是这个时候的事吧。”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和俄国都在东北地区大肆地布势,安排那些带有间谍性质的企业和商人入驻,同时对这里大量移民,还借口要在这里建设,而修建铁路,哦,这个铁路就是类似秦朝驰道的东西,不过是在后世可以由机关列车通行,在这些轨道之上,车子可以跑得很快,一两天内,差不多就可以从渔阳开到洛阳或者是长安。”
老祖勾了勾嘴角:“那是一种后世的康庄大道了,既然连铁甲船都可以载着数百上千人在海上行驶,那这陆地之上有机关列车,沿着驰道行进,也不是什么惊人的事了,不过,建设这些驰道,按说应该是用中国的民夫,清朝的国家资产,怎么会变成这日本国,沙俄国的东西了?”
刘裕叹了口气:“因为清朝之前战败,赔款,于是这日本和俄国就拿赔款的一部分来雇佣民夫,包括支付本国的工匠,技师的费用,这后世就是这样的规则,战胜者开疆扩地,还能得到战争赔款,战败者丧权辱国,最后赔款这些也会转嫁给百姓增加税赋,所以打输了的结果很严重,西洋列强自己打仗,输的话可能也会直接让统治者下台,以平民怨。”
老祖冷冷地说道:“这不希奇,中原自古也是这样,战国时代就是割城赔款,不过今天输的,明天也许能打回去,这就叫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清朝是逍遥了太久,文恬武嬉,失去了打仗的能力,落得这个结果,也不奇怪。不过,日本和俄国在东北这一战,谁打赢了?”
刘裕正色道:“这两国都出动了数十万大军进行大战,从陆地打到海上,沙俄甚至不远万里地派出了强大的舰队,在日本的外海进行了决战,最后日本在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情况下,打赢了战争,逼俄国的势力退出了东北地区,俄国在东北的所有权益,转归日本所有,这也是几百年来,那些被西洋列强所攻击和殖民的落后地区的国家与民族,第一次在正式的大战中,战胜以主力出击的列强。”
老祖叹了口气,说道:“想不到这小小的倭国,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不过短短数十年间,就能打败沙俄这样的头等列强国家,成为新的世界列强,这么说来,上次日本被迫吐出的辽地,变成他们的国土了吧?”
刘裕摇了摇头:“没有,日本吸取了教训,没有直接拿下东北地区,而是只拿了沙俄的那些经济权益,同时开始扶持东北地区的军阀和其他势力,想要成为自己的傀儡和代理人。没过两年,清朝亡了后,东北成为真空地区,那时候才是日本真正下手想要吞并的时候。”
老祖一听来了兴趣:“清朝怎么亡的?你可以说详细点。”
刘裕勾了勾嘴角,说道:“前面我说过,清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勾结洋人,奴役中国百姓,只为保自己一家一姓之天下的腐朽政权了,慈禧太后死后,那些满族的权贵宗室们,扶立了一个不到十岁的末代皇帝,然后国内上下的汉族重臣,包括袁世凯,都呼吁正好借此机会搞西洋式的君主立宪,选出议会或者是贵族议事模式,搞内阁,以有才之士来治理天下。”
老祖笑道:“然后这些满族重臣不同意是吧,虽然菜,但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既得利益,这是历代历朝末世时普遍的情况。”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于是革命党人们借机在南方开始大规模起义,新军之中的汉族将士们,纷纷响应,尤其是在今天江陵那一带的重镇,取得了起义的成功,后世把江陵称为武昌,于是这次起义,给称为武昌起义。”
老祖勾了勾嘴角:“袁世凯和他的北洋新军也反了吗?”
第5756章 沙俄亦步大清尘
刘裕摇了摇头:“一开始没有,这袁世凯命令手下,带着北洋新军去镇压这武昌起义,打败了起义军,重新夺回了武昌,但经此一战,袁世凯成了救世主,回来之后就向着清朝的皇族内阁,哦,这里忘了交待了,皇帝年幼,于是清朝开始了所谓君主立宪的尝试,学着西洋和日本,搞起了所谓的内阁,但这个内阁成员,几乎全是皇室宗亲,满族八旗权贵,连汉族重臣大帅都几乎给排除在外。”
“所以袁世凯在出兵平叛之后,回来就开始夺权,要解散皇族内阁,同时,革命党虽然军事上失败,但是也开始在针对满族的这些宗室,重臣们开始了暗杀行动,各地的督抚,牧守,到北京城里的高官大臣,有不少都死于这种暗杀,毕竟在这个时代,杀人已经不是只需要刀剑了,有各种可以让普通人在十步之外就能刺杀到高官的办法。”
老祖冷笑道:“要是有我给予的法术,那这种刺杀只会更容易,不说这个,你直接说,是不是这些满人宗室们,给这些暗杀吓倒了,加上袁世凯的逼宫夺权,于是就把大权转给袁世凯了呢?”
刘裕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最后这些满族皇族内阁,宣布清帝退位,由袁世凯监国摄政,名义上,大清算是亡了,而南方的革命党人,对此也表示满意,愿意承认袁世凯为新建立的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只是,这个袁世凯鬼迷心窍,当了大总统后还不知足,想要再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自己当皇帝。”
老祖哈哈一笑:“刘裕,我说过什么来着?人的贪心和欲望,是无法阻止的。无论是总统还是皇帝,都是一个权力的符号罢了,只不过你说的这个总统,应该是不能传位于子孙,甚至不是终身可以担任的,而皇帝,可以传子传孙,真正做到一家一姓之天下。只不过,袁世凯恐怕是高估了自己吧,哪怕是他的那些个手下,估计也不会愿意当这个从龙之臣了,因为在以前,皇帝王朝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经历了清帝退位,世界列强要么君主立宪,要么搞你说的议会制,这君权天授的把戏,玩不下去了,再想以天子身份世代相传,已经无人拥护了啊。”
刘裕正色道:“是的,就连袁世凯最忠诚,跟了他几十年的部下也不再拥护他了,可谓众叛亲离,袁世凯没做上几天皇帝,就气得吐血而亡,此后的中华民国,就陷入了分裂和内乱,当时清朝灭亡前后,各地的革命党人到处围攻那些原来八旗驻防的城市,这些城市中的内城为满城,专供八旗将士和家属居住,有些反抗激烈的地方是直接给屠城灭族了,经此之后,南方几乎没有多少满人的存在,多数满人也只能改成汉姓,与北方的汉族混居。”
“可是这样一来,南方各省各州也纷纷通电独立,进入了后清时代的军阀混战阶段,在东北有一个姓张的土匪头子,趁乱成为了一方军阀大帅,而日本则趁机扶持和拉拢这个老张大帅,想要通过他来成为傀儡,以待时机,吞并东北。”
老祖冷笑道:“这个算盘打得倒是满好的,不过,在我看来,如果是一个土匪出身,从底层打上来的群雄,那是不可能甘心受制于人的,一般彻底的傀儡,惟命是从的,得找那种出身富贵,性格软弱的士族子弟来担任才行,日本人算盘打得不错,但恐怕是找错了对象。”
刘裕的心中一动,暗忖这个老魔头还真的是洞悉人性,日后的发展果然跟他的预测一致,念及于此,刘裕沉声道:“是的,和你所料的差不多,这个张大帅从日本那里买了很多军火武器,也给了日本人在东北不少特权,但并未真正地割地丧国,或者是在军中让日本人控制中下层的官兵,他仍然是保持了相当大的独立性,也组建了数十万大军,甚至还入关参与了军阀混战,一度想要夺取天下。”
“但这时候的关内也是一片混战,西北,华北,江南,湖广,蜀中都有不同的军阀派系,各省各州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直到之前武昌起义的那位首领,在得到了沙俄灭亡后新建立的国家苏联的支持后,成立了自己的军校,这才建立起一直在当时先进,革命,有别于任何军阀的军队。”
老祖轻轻地“哦”了一声:“怎么,沙俄也亡了?就因为跟日本的战争打输了,这就改朝换代,和大清一样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