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0章(1 / 2)

于普通人的定义我方认为在这个语境下是都可能会遇到同样微型网络暴力的那一部分人。

反四:好的,我们双方在对于普通人的理解上达成了共识。但是我们双方对于避开和抗争的定义其实是存在了一定的分歧,但是都是承认平台机制是举报途径是一种结构化的产物对吧?

正四:平台机制是治理方式结构化的产物,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手段,而避开和抗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比如我选择投诉而达到删评避免直接对冲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是利用投诉手段达到了我方避开的目的。还有,我方并不同意我们双方对于普通人的理解达成了共识。您方在一辩稿里提到的公众人物机场穿着被质疑以及因地震导致残疾的女孩都不属于我方今天定义的普通人的范畴内,所以您方对于普通人的定义具有错误认知。

反四:您方认为对一个的穿着进行审判不能成为普通人会遇到的事情吗?今天你打开小红书的帖子一看,可能就是晒一张自拍,然后就会有人在下面无端地抨击你‘穿得丑’或是‘真难看’,这还不算是普通人会遇到的微型暴力吗?您方说投诉是一种手段,是,他的确是结构化下的一种手段,但是我想请问您方,如果今天您发了一条帖子,下面我评论了一句‘strong,这是nc吧?’好的,你选择了投诉,如果后台的管理员并不是5g冲浪在线,看到此条评论的时候第一感觉会觉得这是在骂人吗?驳回后这条评论依旧存在,您方还认为避开解决了问题吗?

正四:所以您方是承认了投诉是避开也能选择的方式吗?

反四:当然不是,只是在您方的定义下我方认为投诉并不是您方会选择的方式啊,因为投诉在您方的避开中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而我方选择投诉后,如果平台置之不理导致了更大的后果,那么我方就可以固定证据选择起诉这种更为直接的抗争方式。

正四:那您方的起诉会遭受到的更大的时间成本是否有预料呢?用您方所举的取快递女子被造谣一案,起诉判决的时间一年之久,而在这一年中当事人遭受到的心理健康以及时间成本又怎么磨平?

反四:那您方避开就没事了吗?这件事情的一开始就是因为不知情这种隐形的避开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网暴,所以才会采取起诉这种抗争的手段啊!

主席:感谢双方辩手,下面进行盘问环节。首先有请正方三辩进行盘问,对盘问方需指派除三辩以外任意一名辩手进行作答,中途不可更换。请问反方指派作答的辩手是反方几辩?

反二:反方二辩。

主席:下面有请正方三辩盘问反方二辩,盘问方可以打断被盘问方发言,被盘问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对盘问方计时1分30秒。

正三:我们不谈投诉机制,因为造成的争议是我们双方背书不同。那我们谈一谈普通人,您方认为发一条帖子被上千条评论攻击的贴主是不是普通人?

反二:要看他发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每个人都可以发的。

正三:好,假设我今天发了一张自拍,然后说‘求评论,不玻璃心’,然后下面一堆人评论说‘真丑’‘求打码’‘建议重新投胎’,按照您方的抗争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发言人都起诉一遍?

反二:起诉手段是我方抗争的最后一层,在此之前我方认为的抗争是针对这些人的评论进行回应。

正三:好的,对方也承认了对这些人起诉根本不现实,因为都不构成起诉的要件。再者,根据对方辩友前面的论述,他们选择的是澄清和回应式发言,可是我发的这个帖子里面说了‘求评论,不玻璃心’,这不是在我发帖时默认的吗?为什么要澄清呢?所以您方根本无法进行所谓的抗争,这是我方想说的第一点。然后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说抗争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真相,暴力行为会减少,但是根据我方四辩在某平台的背书,事实上你解释的东西对方根本不乐意听,对方反而会说你又激动了,是你活该,请问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