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最后一场,谁都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墨珣这次来考这县试,当真是陪考的。就拿第二场考的《圣谕广训》来说,安秀才没教,他也没读过。只是考前他特意问了伦素程,才知道竟有考到这么一本书。之后墨珣便以安秀才之前教习的学习方法开始看书,看书时还自行划重点,做好归纳总结。而他每天睡前修炼,以确保翌日自己能耳聪目明,精神抖擞地专心备考。
二场与一场之间只间隔了四天,墨珣强行将《圣谕广训》背了下来,等到考试的时候担心会忘,便先看了考题,然后在稿纸上默写。
第三场被称为“再覆”,考试内容比一场、二场都多,也更难。第三场不考四书,
第一篇试题便考的五经中的《仪礼》觐礼第十。
墨珣一拿到考题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在安秀才面前装得只会四书,但在徽泽大陆的时候,他的五经也是读完了的。再加上,第三场临考前他还到伦素华的书房里头去把五经囫囵地翻了个遍。他也就是自己仗着筑了基,整个身体素质包括记性都好上不少。若是没能筑基,他这第三场是百分百要被刷掉的。
“再覆”加考了律赋一篇,是命题作赋,除了必须遵守俳赋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1。对于这种半自由发挥的题材,墨珣还比较得心应手。
试帖诗与第一场的五言六韵比,又多了两韵,比一场更为复杂。题目是王维的《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中的“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墨珣一贯是把试帖诗当填字游戏来做,再加上他本来也就当作自个儿是来陪考的,压力也不大。
而默写的内容则变成了《圣谕广训》
第一卷 ·敦孝弟以重人伦。
因为考题难度有所增加,墨珣又耗了些时间,不过总归是比第二场要做性理论来得容易些。等所有卷子都填满了,墨珣才将笔搁下,开始做最后的检查。
前两场考试,总是墨珣先交卷,而这次却有人在墨珣前头举了手。墨珣能感觉到周围的人动了,却没抬头,只专心检查自己的卷子。
不料,他没举手,可衙役反而来到了他跟前。好在墨珣将卷子全数检查完毕,便抬起头看他。
“大人喊你过去。”衙役冷着一张脸,沉声道。
第42章
墨珣稍稍打量了衙役的脸色, 似乎不太好看。像这样考试途中突然把人叫去的情况必定少之又少,哪怕是知县也得避嫌的。墨珣将自己的卷子一并拢了带到案前交给副考官。而衙役则是把墨珣的考篮提在手里, 一路呈给了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