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珣这下是完全懵了,他除了一脸的莫名其妙之外,眼睛也跟着瞪了起来。这样一来,反而引得李止衍怒气十足地瞪回了他。
“先生怕不是用错典故了?子曰‘吾与言终日,不违’,然‘回也闻一以知十’。”孔子说过,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既不提意见也不提疑问。可是颜回这个人很聪明啊,可以做到“闻一知十”。
“先生如此断章取义,实属不妙。颜回虽‘于吾言无所不说’,但前面一句却是‘回也非助我者也’。这并不是用来夸奖学生的话啊!”
因为两人的对话,周围原先的学生本想帮着李先生来说墨珣,让墨珣别耽误大家学习的时间,可现在让墨珣这么一说,倒也不无道理。
大家都把论语背得很是熟悉,可这一句怎么解读都不像是孔子对颜回言行的赞赏。颜回一直以来都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他也曾多有夸赞,但他面对孔子的言行无论对错都不指出,孔子觉得他这点做得不好,所以才会说出上一句的“回也非助我者也”。
确实不是用来夸奖学生的话。
在座的备考生有好些个已经转过弯来了,他们虽然每日沉迷读书不谙世事,可只要有人愿意点拨一下,立马就能通透。无论圣人还是凡人,皆为人,完全可以从人性的观点去揣测他们的想法。
李先生这就让墨珣又顶撞了一番,并且这次墨珣还说得有理有据。学堂里的学生们有些原本是要帮腔的,现在全都坐严实了,有些甚至还左右交头接耳在讨论着什么。李先生听不清,只觉得这墨珣嘴巴一张一合的,当真是恼人得很。便也不管不顾地甩袖,露出了手中戒尺,“你休要多言。”他拿着戒尺在墨珣眼前扬了扬,“现在,立刻,从我的学堂里出去!你这种学生我教不起!”
不能再让墨珣在学堂里继续呆下去,否则难保他又会说出什么话来。
墨珣双眼微敛,这人可笑得很,说得他好像是求着要来这里上课的。墨珣本就对李止衍的教学方法多有不满,现在他居然还摆出一副高姿态来……墨珣险些又要跟这李先生辩驳起来。只是这李先生与墨家那些人不一样,墨家人本来就名声不好,所以他才敢当众嘲讽;但这李先生,想来在梧村书院也是受人追捧,墨珣无论是占了多大的理都吃亏得很。
年纪小就是什么都做不了!辩赢了自会让这李先生套一句“目无尊长,毫无规矩”,辩输了那就是“胡搅蛮缠,强词夺理”。
想来遇着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错讨饶,恳请先生留下他们,可墨珣是那大多数吗?没拿着砚台往他脑门上磕就不错了。墨珣来的时候拎了个书袋,走的时候也顺手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