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公本想问一句那俩读书人多大了,后来转念一想,他过年那会儿见过的,也就是十二十三岁的样子,尚不到成家立业的年纪,那确实是不太妥当。“不若就一同进京吧。”
“但他们院试未过。而且我大哥那边,也不知怎么想。”院试未过,就算进私学恐怕也分不到什么好的班了。再加上伦素程不是他的儿子,他无权决定伦素程得去留,还得先问过伦沄轲的意见。
这一来一回,又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
“这有什么,多得是人要送孩子进京,只是苦于没有途径罢了。你先去写信,让你夫郎过来,私学的事我托人给你问问。”越国公其实不太耐烦管这些家长里短的,以前都是赵泽林将后宅的事分析给他听。他虽不觉得后宅的事是小事,但却觉得琐碎得很。而且后宅那些弯弯绕绕并不比朝堂上的少,他觉得自己脑子不太够用,干脆就和赵泽林分工了。
“越国公。”伦沄岳赶忙开口,“他俩都是童生,若是要参加院试那还得回建州去,这一来一回路上耽误功夫。”
越国公“欸”了一声,这倒也是个问题。伦素华可以因为伦沄岳在京任职的关系申请在京里参加院试,但伦素程却不行,还是得回户籍地。“是个麻烦事。”
一时间谁都没有再说话,之后越国公便又说了句,“先不想那些,你大哥应当也是知道你的难处。你去个信报个喜,让你夫郎带上你家几个小的全都进京来。”
伦素程只是寄住在伦沄岳家里,现在伦沄岳进京了,也断然没有那种让夫郎和儿子留在建州自个儿呆在京城的道理。再者说了,如果伦沄岳不让唐欢遥进京,唐欢遥恐怕还会担心伦沄岳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万一伦沄岳在京里又纳了侍夫,唐欢遥又要怎么办?
这种奇担忧来自同时哥儿的伦沄岚。墨珣听见他跟青松雪松三个人在屋里嘀嘀咕咕地讨论这个事情。要让墨珣来说,伦沄岳若是在京里只呆几个月倒也罢了,可这一呆就三年,那唐欢遥不进京恐怕说不过去。就拿他自己来说,这进京都还带上伦沄岚呢。
伦沄岚他们从唐欢遥又说到了小素晗,说这小素晗一晃眼就长大了,小孩子记性好,但忘性也大,等到素程素华考完了这次院试,那就是一年半之后的事了。再进京,那又是两三个月,到时候小素晗还能不能认得伦沄岳这个父亲都是个未知数。
不过最后伦沄岳还是给唐欢遥和石里乡都去了信,信中的内容墨珣并不知道,但应当也就是让唐欢遥带着几个孩子进京之类的。等伦沄岳闲了些,他便开始跟墨珣讲一讲会试和殿试的注意事项,让墨珣做好手扎,以便日后翻看。
墨珣的认亲宴定好了日子之后,赵泽林便开始给各家下帖子。
林府的帖子是赵泽林让墨珣亲自拿去的,毕竟只有林府墨珣还算熟识,而其他各家要让墨珣去送恐怕还会遭遇冷眼。而墨珣只将帖子交给了林府的门房便离开了,毕竟他虽是进过林府,但送帖子也没有非要送到主人家手上的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