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时也无人应答,越国公没有开口,毕竟“三公”之中尚无人应答,他自然不需要冒这个头。
“禀皇上,臣觉得这个林风琅利用皇商的头衔,借此对外贩售宫廷之物,理应严惩!”工部尚书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
这件事由工部来挑头再好不过。原先的工部掌制造各种官用器物,但随着王朝逐渐稳定,商业也慢慢兴起,宣和帝的祖父景和帝觉得宫中器具物件无需另立衙门制造,便将这块交给了王朝的几大商户负责采办,也算是鼓励商业的一种方式。林家原也算不得大头,但毕竟是在怀阳城发家,这天子脚下,离皇宫又近,颇有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味。
“嗯。”宣和帝略微颔首,“其他爱卿怎么看?”
“禀皇上,臣以为,若是这林风琅当真私下贩卖物品,何以会记入账册?”越国公听过了韩博毫的奏章,觉得墨珣说得对。
“嗯,师爱卿所言有理。”宣和帝颔首,对着其他的臣子说:“还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越国公将这一点说出来之后,殿内的大臣们便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禀皇上,臣以为师大人所言极是。”
韩博毫闻言,又站了出来,“禀皇上,据臣在鬼市之中查到的物件,与林家这实际库存缺失的物品吻合。”
“嗯。”宣和帝坐在上首,点了点头,“所以呢?不也只能证明林家东西被偷了吗?”
韩博毫一听,急了,“臣怀疑林家伪造账册!臣将林风琅逮捕归案之后,林家连夜赶制了新的账册,妄图混淆视听!”
宣和帝眉头微微收了收,“韩爱卿所言倒是不无可能。既然如此,林家的账册可有作为证据带入宫中?”
“有的。”韩博毫从怀里掏出账册,翻到自己奏章中所提及的与实物不符的账页,这就递给了内监。
宣和帝从内监手中接过韩博毫所递来的账册,“连夜赶制?”
“是!”韩博毫声音利落,丝毫听不出有问题。
越国公这时急了,他看不到账册,自然也没办法说出疑点。他总不能告诉宣和帝,他怀疑“韩博毫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铤而走进而险诬陷林家”吧?
“朕记得昨日你说是宫中司库上往御史台递奏折,而奏折由御史台转到了你手上?”宣和帝又随手翻了翻那本账册,这就随手塞给了齐公公让他拿着。
“是。”这是实情,韩博毫忙点头应声。
“传司库进殿吧。”
宣和帝这么说过之后,便有内监去传邬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