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们一来,这摊子前头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姜伟平身为武生,还是武举人,力气不小,带着冯维正一路挤。好不容易挤到了前头,看到了摊子旁的幡子旁写着的不大不小的谜面,然而已经有人将谜底说了出来。
姜伟平和冯维正两人能看到摊主将花灯从架子上取下来,但人群仍是不退,最后他们才听到人群中央传出了有人正在解释谜底的声音。
随后就是冯维正接着里头人的话,将剩余的两句说了出来。
墨珣咧嘴笑开了,“不过……”伸手扬了扬花灯,“今年的祥元花灯已经归我了。”
姜伟平并不奇怪,反正他知道自己猜不出来。至于冯维正,姜伟平看了他一眼。不知怎么,姜伟平总觉得如果墨珣迟来一些,这个花灯估计会让冯维正猜走?
想到这里,姜伟平忍不住摸了自己后颈一把。反正灯已经在墨珣手上了,他再想这些好像也没啥用。
冯维正也笑了起来,并未再针对花灯多说什么,只问起墨珣进京之后的事。
墨珣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既然冯维正这么问了,他也就挑挑拣拣说了一些。好在冯维正并不是真的想听,只是为了维持面上的客套而随意同墨珣攀谈罢了。
之后墨珣又问起了他们建州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边聊墨珣就边引着冯维正和姜伟平在怀阳城里几个比较出名的主干道走了走。并不每条道走到底,只是领着他们四处看看。
每条道上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谜也是琳琅满目。一眼望过去,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行至半途,还有些民间的艺人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舞龙舞狮的、踩高跷的、耍猴戏的。
路上随处可见有贩卖元宵的小摊子,或煮司或油炸,连带着初春的寒气都仿佛被这热闹的氛围驱散了一般。
等到宫中点燃了烟花,上元节的盛宴像是被拉开了序幕一般。有的街上满是小吃,一路走过了去,酸、甜、鲜、辣,蒸、煮、炸、煎,一应俱全。因为今日不关城门的缘故,好些城郊的百姓赶着趟儿进了城,却也不急着出去,只兴高采烈地欣赏着这一年一度的盛宴。
路上行人渐渐少了,越国公府的侍卫便小声提醒墨珣,是该到回府的时候了。
冯维正见状,便也开口道:“不如今日我们就此别过,待科举考试过后再聚?”
姜伟平听了,也觉得现在天色已晚。上元节过后便开始进行会试的报名了,他们若是要谈天也不急于这一时。
因为这次墨珣身边有越国公府的侍卫,姜伟平和冯维正两人便在此处与墨珣分道。
墨珣回到越国公府之后,家里人都还没睡,显然是不放心他了。赵泽林见墨珣确实提了个宫灯回来,便将墨珣招到跟前,取了宫灯来看。
越国公简单地问了问墨珣这祥元花灯的灯谜,而后便让墨珣早些回屋休息。
“这灯可要送给醉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