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墨珣与越国公两人一同坐在了饭厅里用早饭时,墨珣便将昨天林醉说的关于施粥遇上的事同越国公说了。他的本意是想让越国公稍稍知道,免得到时候万一真有事情发生,越国公反而一概不知,到时候也被动些。
越国公听完,面上倒是没有流露出什么不一样的表情,仿佛墨珣所说的这件事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蔡大人当时才会全力阻止灾民进入怀阳城。”
蔡炎恩虽然只是个府尹,但却拥有着在早朝时进入太和殿的权利。
当时御史台收到昌州总兵快马加鞭递来的奏折之后,京里就已经开始讨论预案了。
灾民进入昌州可以,但却不能放进怀阳城。
怀阳城怎么说都是天子所在,如果有人意图行刺或是谋反,那产生的后果将难以估量。
越国公虽然这么说着,却是没料到这件事会成真。
毕竟预案也只是防范于未然。
而很多人甚至觉得蔡大人是小题大做,如果将灾民全都挡在城门外,到时候传了出去,那宣和帝的名声就毁了。
墨珣点点头,“这件事想来林醉也不是很肯定,我让他见到爷爷的时候,跟爷爷提一下。”
“嗯,确实不能因为有所怀疑就贸然行事。”本来灾民被拦在城门外这件事说起来就挺不占理的了,再加上这么贸然去抓人,那可不就等同于“官逼民反”吗?!
墨珣的想法跟越国公一样,而且他与越国公两人都不负责灾民的事。
京城治安自有蔡大人负责。
“要跟蔡大人先提一下吗?”
“等今天他们回来再看吧。”没有证据怎么跟蔡大人提?只说是怀疑?那不是在逗着人玩儿吗?本来灾民全都堵在城外,蔡大人已经是杯弓蛇影了。
墨珣这就应下了。
他之所以会问越国公要不要同蔡炎恩说,主要也是因为越国公与蔡炎恩接触比较方便。墨珣跟蔡炎恩是八杆子打不着打,退了朝之后两人也不往一边走。再者,越国公毕竟在朝为官多年,自然是比墨珣更懂得这些事该如何处理。墨珣担心会耽误抓捕时机,而越国公更担心的则是引起灾民的逆反心理……
今日早朝,讨论的是四位王爷从地方上递上来的奏折。奏折应该是在仓促之间歇的,没有什么特别是执行的内容,也只说是原定好的各项计划已经在灾区开展——查账、对账的工作开始进行;办事不力的官员已经被缉拿归案,等等。
宣和帝收到这样的奏折自然十分欣慰,更是在早朝上连着说了三声“好”。
原先奏折都是要经由御史台,之后才转到宣和帝手中,现在因为情况有变,宣和帝便也要求将灾区递上来的奏折直接送到他面前,由他亲自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