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能随意丢到路上就是。
墨珣又观察了一下,这才将梅花全都簪了上去。
林醉看不到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光景,但他除了相信墨珣的审美之外,似乎也无从选择了。
林醉比起墨珣刚才还淡定一些,甚至都没开口问,墨珣觉得如何。
墨珣定是觉得好看,才会动手的,若是不好……
再不好也就这么一个晚上了,总不能扫了夫君的兴致。
单在这个点上,林醉还是看得很开的。
就算墨珣真的跟插旗似的把这三枝梅花随随便便插在他头上,那他要闹也得回家以后关起门来再跟墨珣闹了。
夫夫俩头戴簪花,又开始在御花园里赏灯了。
不过,这一次,他俩能用以赏灯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俩才从石墩处离开一会儿,宣和帝便发话,让大伙儿到漱芳斋听戏。
墨珣领着林醉,慢慢地朝着宣和帝的方向挪了过去。
就算他俩最后没有跟上宣和帝,那也可以等内监领路。
等墨珣看到了宣和帝,原本心里的不乐意,顷刻之间便烟消云散了。
因为墨珣发现,宣和帝的脑袋上戴了一朵比自己头上还要大的罗花!
墨珣远远地望了一眼,也是大红色的,看起来就跟自己脑袋上的那朵是一样的款式。
如此一来,墨珣也算是心理平衡了。
瞧宣和帝戴得这么心安理得,想来是觉得自己挺美的吧。
漱芳斋表演的戏与年宴时上演的不同,但演来演去也就是个大团圆结局。
太皇贵君不在,除了宣和帝便是由皇贵君点戏。
宣和帝点的大都是写打仗类的,而皇贵君则是兼顾了一下,既有打斗,又有情长。
墨珣活得久,看得也多,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绝对不假。
因为他听说的、亲眼见过的,绝不只是戏文里的唱念做打。
尽管是大团圆的结局,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让墨珣十分的不喜。
身边的林醉倒是跟墨珣不同,他听戏听得很是认真,颇有些目不转睛的样子。
等到一台戏毕,台下的众人这才开始小声地讨论起来。
林醉显然也有话说,他侧过头便道:“夫君觉得这出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