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离昌州又近,不出一日便已有灾民涌进了昌州。
昌州总兵暂时没有收到宣和帝“禁止灾民进城”的圣旨,便也将灾民放进了城中。
然而灾民一多,秩序便乱了起来。
类似于小偷小摸、打家劫舍这样的犯罪事件频发,让官差们四处奔波,抓捕犯人。只短短几日时间,衙门里的牢房就已经不够用了。
最后,抓到了人也不过就是打一顿了事。
昌州总兵屡次就此事上奏朝廷,倒让宣和帝见到他的奏折就烦。
灾民既已到昌州,那不日便会抵达怀阳。
怀阳乃京师,是大周的国都。
宣和帝唯恐有心人趁乱作恶,便勒令怀阳府尹,禁止灾民进入怀阳城。
但灾民们的想法明显与宣和帝的不同,他们无法理解宣和帝的想法,反而觉得他这个做皇帝的不够称职,否则的话上天也不会连番预警,致使他们流离失所,这全都是宣和帝的错。
现在皇上稳坐宫中,竟然全然不顾百姓们的死活。
“不让灾民进城”这一举措,更是让已经抵达怀阳城门口的灾民们将苗头一致对准了宣和帝。
一时间在灾民之中开始有了呼声,直说是皇帝不仁,罔顾人命,不把灾民当人看,云云。
这样的话渐渐传进了怀阳城,就连怀阳城的百姓也都是人心惶惶。
城中谣言四起,只说定是皇上执政不当触怒了上苍,之前的月蚀、日蚀也都百姓们被看作是地震的前兆。
谣言一度兴起,只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已传得沸沸扬扬。
谣言不胫而走,最终还是传到了宣和帝的耳朵里。
宣和帝乍一下听得,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可随着谣言愈演愈烈,就连朝臣们都屡番上奏说明此事,希望宣和帝表个态。
宣和帝把那些谣言听了一耳朵,倒真是被气到了,嘴上嚷嚷着“刁民”,竟是被生生气晕了过去!
等到他醒过来,便立刻命人张贴皇榜,让百姓们不要轻信、轻传谣言,并将肆意散播谣言的人都抓起来。
只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谣言仍是屡禁不止。
第353章
宣和帝此举治标不治本, 才刚施行了没多久,朝廷也抓了不少的人,却引起了百姓之中更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