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公将此事说与墨珣听的时候,墨珣也是点了点头。
二皇子也因为畅贵君而吃了挂落儿,本来二皇子在血缘上就不如大皇子,现在亲爹又因为谋害皇嗣而被打入冷宫,饶是二皇子本人再出众,可在身份上却也低了一乘。
而宣和帝这么直接就将二皇子的父妃夺了头衔、打入冷宫,怎么想都觉得传位诏书上的名字并不是二皇子了。
吃了挂落之后,二皇子想要再在几个兄弟之中脱颖而出,让皇上另眼相看,恐怕就难了!
但是,路已经走到了这里,原先的二皇子党就算想要临阵倒戈,恐怕别的皇子那边也不敢接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吧。
因为揪出了畅贵君,刑部那边的压力倒也小了些,至少任务完成了一半了。
还有一个幕后主使,刑部一直没有线索,很难再继续往下查。畅贵君那边已经是查不出什么了,总不至于他一个人安排了两拨的死士,还分别给了不同的毒药吧?这事儿怎么都说不通的。
更何况,畅贵君本人也不认罪……
刑部和蔡炎恩都觉得就目前的这些证据,就定畅贵君的罪有些草率了,但他们没能拿出新的证据,而皇贵君与大皇子又一直在宣和帝面前哭求皇上为他们主持公道……
不是,也只能是了。
几位王爷早早就被宣和帝召回了京,但宣和帝却并没有再让他们接触之前的事务。
让王爷们去封地,不过是宣和帝的突发奇想,根本就没有仔细想过后续当如何。
现在,几个王爷是回了京,但大皇子身负重伤,不便上朝,而其他几个王爷身上有重大嫌疑,也不适合再担任要职。
为了避险,在事情被查个水落石出之前,宣和帝干脆不提让几个王爷复职的事了,倒让几个王爷全都赋闲在王府里。
现在的大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端得上是国步艰难。
皇室里头的事情还没有搞清楚,而京里又人心惶惶之,蓟州的灾民居无定所,外头还有雅砻在虎视眈眈……当真是内外交困。
朝臣们便向宣和帝提议,让几个王爷官复原职,
宣和帝不可能一直按着几个儿子,否则,只会让他们以为自己在怀疑他们。
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中,父子之前互相猜忌,也会使得家宅不宁,更别说这会儿他们身在皇家,要考虑的事就更多了。
再加上,宣和帝虽然发落了畅贵君,却没有罚二皇子什么,这一次的官复原职自然也少不了二皇子的份了。
很快,除了受了伤在宫中养伤的锦硕王之外,余下的所有王爷都重新开始上朝了。
这个消息是宣和帝亲口跟锦硕王说的,锦硕王知道了之后,只说是自己身体不好,没能为父皇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