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他有伤在身,说话间几度昏厥,都是由御医救醒,醒来之后继续否认。
就算刑部将人证带了上来,锦硕王也是厉声反问人证,受到何人指使,为何要构陷于他。
宣和帝本来心情就不好,刚才被气晕了之后,再醒来,就好像已没那么气了。
可听到大皇子节节拔高的声音,宣和帝心中的烦躁再次涌了上来。
大皇子是越争辩越大声,就像是谁大声谁有理一样。不管刑部提供什么证据,他都抵死不认。
宣和帝看着大皇子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就那个架势根本禁不住推敲,辩不过,只一味地拔高嗓门,试图将其他的声音压下去……
这根大皇子以往的形象,大相径庭,甚至给人以一种做贼心虚感觉。
宣和帝只觉得大皇子的声音吵得自己心烦意乱,简直想让人将他的嘴封上。
一开始,因为大皇子身上有伤,宣和帝特意命人赐了座。
整个大殿之上,除了宣和帝与柱下御史,便只有大皇子一人坐着。
现在,宣和帝见他声如洪钟,一点都瞧不出身上有伤,便也不想再听他争辩,只摆摆手,对着身旁的内监道:“叫宗正寺看着办吧。”
“皇上传旨,命宗正寺卿查办。”内监的声音十分尖锐,与大皇子的声音截然不同。一经开口,令殿中的人都静了下来。
直到宗正寺卿站出来说了句“臣领旨”,大皇子这才仿佛猛地回过神来,面容悲怆道:“父皇明察,儿臣是冤枉的啊!”
宣和帝一听就烦,哪里还欲再听,直摆手让人把大皇子带下去,交由宗正寺查办。
鉴于大皇子身上有伤,倒也没人敢真的把大皇子如何。
大皇子喊冤的声音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消失在宣和帝的耳边。
其实,搞个苦肉计什么的,本也算不得什么事。
宣和帝主要是气在,大皇子“精于算计”,这点上。
在宣和帝印象里,大皇子一直是一个十分恭敬孝顺的儿子。在他的几个弟弟面前也颇有大哥的风范,谦和,懂礼,知进退……
宣和帝对这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
一直以来,宣和帝都认为大皇子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看到大皇子如此优秀,宣和帝心里有骄傲也有自豪。
早前,朝臣们逼着宣和帝立储的时候,宣和帝虽然心里不乐意,但听到了朝臣们夸奖大皇子如何如何,宣和帝心里还是受用的。
然而现在,他原本的那个谦和的儿子,忽然被撕开了假面,骨子里竟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
看到眼前这样一个强词夺理的大皇子,宣和帝突然意识到,自己很累了。
大皇子被带下去之后,便轮到了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