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将军请说。”鸿薪王颔首,示意钟将军说话。
“元帅可以仔细查查他们三人是否与雅砻有过密的往来。”钟将军在把人揍了一顿之后,现在便冷静了下来,觉得事有蹊跷。“怂恿大周的将士出城迎战,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恐怕只对雅砻有好处吧?”
墨珣对玉门关那时候发生的事都是从姜伟平那儿听来的,每个人的描述都很容易带了自己的情绪,就像姜伟平,心中对那三个统领也是极其厌恶的,那么说起话来,就很容易偏激了。
不过这个钟将军的猜测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全盘否认。
鸿薪王显然跟墨珣想到一处去了,立刻点了头,“钟将军继续说。”
一旁几个偏激的将军听了钟将军的话,已经在心里将那三人认为是内奸,否则又怎么会做出这种有损大周的事?!
想到这里,他们简直恨不得时间能回到刚才那个时候,把那三个内奸打死算了。
“末将认为,那三人肯定是雅砻安插在大周的内奸,或者就像之前被处置的那个内奸一样,已经叛国了!”钟将军越说越觉得自己的话有道理,这从逻辑上都能说得通了!
肯定是这样!
然而,墨珣却对钟将军如此笃定的话不大赞同。“可否容下官插一句嘴?”
这几个将军对墨珣的感观不错,此时听到墨珣开口,态度自然也是和煦。
钟将军张口便是一个“墨大人请说”。
“下官以为,此时还需要查仔细才能下定论。”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1
但如果是“叛国”,那就不是一个“斩首”就可以了事的了。就像钟将军提到的那个内奸,那可是“凌迟处死”再加上“诛九族”的!
眼瞅着几个将军要开口反驳了,墨珣赶忙道:“几位将军也知道那个章都统曾诽谤于下官,但各位不妨仔细想想,眼下的情况,是不是大周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那是自然!”
只要一说到“获胜”,这些将军自然是相信大周能赢的。
“既然如此,难道那三个都统就不知道吗?”墨珣摇摇头,“如果真的是内奸,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应该蛰伏下来,静候良机,以待雅砻的反扑,而不是冒出头来,故意把下官推到这么个风尖浪口上。”
“下官曾前往雅砻策反过其他部落的监军,但实际上,不管对方会不会与我大周合作,大周最后都会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墨珣说得很肯定,那是因为他有这个信心。
墨珣的这个信心放在旁人眼中,丝毫不觉得他大言不惭,反而会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胆识、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