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冻死的士兵足有上千人,哪怕是鸿薪王不断地给京中写奏折,要求增加军备,最终却仍是杯水车薪。
“如此这次把雅砻放跑了,那接下来,万一雅砻贼心不死,卷土重来,那大周岂不是疲于应付?”
“我们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要打到雅砻地界上吧?”
“就是!雅砻一旦撤军,入了草原,那就跟泥鳅钻进了泥巴地里似的,你上哪儿找?”
“难道我大周就要这么时时的防备着雅砻吗?!”
……
墨珣听着帐内因为是否要追击雅砻的事而吵得不可开交,心中自然是觉得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不打,实在太可惜;打,又不一定能保证速战速决。
而牵复帝当初让墨珣去策反那几个部落监军的时候,曾向那几个部落允诺过,会帮他们解决掉雅砻这个**烦。
不过……如果牵复帝真的不想打,那也没什么。
还不兴有人赖账是怎么的?
墨珣曾预估过雅砻现阶段的能力,如果是雅砻单枪匹马过来挑大周,那肯定是挑不过的。所以,其他部落的人撤了军,雅砻权衡利弊之后肯定也会跟着撤军。
只是,如果真的把雅砻放跑了,恐怕后患无穷。
牵复帝心中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本来是没指望这些部落会这么识时务,会集体哗变,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继续与雅砻战斗的准备。
不是说雅砻联军散了不好,恰恰正相反,正是因为太好了,好到足以打乱牵复帝原先的计划,这才让牵复帝烦了起来。
在场的人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确实让牵复帝很难抉择。
“元帅是怎么想的?”牵复帝想了想,干脆就问起了鸿薪王的意见。
自牵复帝御驾亲征以来,若是遇上了什么大事,基本上都会同鸿薪王商议。
“臣……”鸿薪王从刚才开始就没开腔,一直听着帐内其他人发表言论。现在被牵复帝点到了名,当然就不能继续沉默了。“臣觉得,应该乘胜追击。”
鸿薪王先是提到了牵复帝,写给几个部落将军的亲笔书函。
牵复帝自己承诺要为几个部落解决后顾之忧的,现在他们几个部落已经做出了抉择,这就该轮到大周投桃报李了。
如果大周也就此与雅砻休战,那大周的信誉岂不就荡然无存?
但是,其实信誉也算不得什么。
多的是前脚刚签订了停战协议,转头就把协议给撕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