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的谢衍镇在仙门,天下大同,从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他去后五百年,世上依旧无人,翻越这座至高的巅峰!
“圣人——”忽然有人一声惊破,让众人皆失态。
法家、墨家的宗主纷纷站起,好似被回忆惊醒,紧紧地盯着那白衣如雪的青年。
这世上,从不缺模仿圣人谢衍的人。
他登临圣位,执掌仙门两千五百年,试图模仿他的修士如过江之卿,人人皆以此为荣。
就算圣人坠天,不再是五洲十三岛的风向标。暗地里敬仰他、铭记他的人,却从未少过半分。
“师尊……”沈游之紧紧捏着扇骨,喃喃道。
沈游之曾天下张榜,遍寻谢衍踪迹。他不知见过多少冒充师尊的修士,却从未有近乎魂魄战栗的感觉。
现在,他却在小师弟的身上见到了——
谢景行淡淡道:“圣人洞府传承中,有这样一式,我见之心喜,百般揣摩,试图学习模仿,却从未有机会演练过,不知得了几分神髓,如今,就展示给诸位——”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他在千万人中,斩向狂风。
浩荡如千军万马的剑意乍起,是吹过绝关的肆虐狂风,是边塞暴烈无匹的漫天飞沙。
一个早已远去的白衣身影,在谢景行剑意乍起时,好似于他身上蓦然回首。亦狂亦仙亦温文。
“我信了。”叶轻舟目光灼灼,激赏无比,“能够使出这样凝聚浩荡正气的剑,哪怕只有其形,我也相信你的品性!”
“先圣人的传承之中,竟然也有这一式吗?”宋澜的眸光凛冽,转过头来,第一次正视了这名圣人弟子。
儒门三相各自承继了谢衍的一项绝学,足以成为一代渡劫大能。
无论是风飘凌的九歌剑阵,还是白相卿的音律绝学,亦或是沈游之的笔墨文法,都不是谢衍真正的山海剑意。
“他的弟子中,你最像他。”宋澜居高临下,似在感叹,“若非五百年倏忽已过,谢衍神魂俱碎,我说不定还会怀疑……”
当年是道祖、佛宗亲眼见证的圣人殉道,神魂俱为齑粉,早已不存此世。时间如流水,证明了他们所说不假。
宋澜负手俯瞰,少有这样多话的时候:“不过,性格倒是不相似,这样狂风般的桀骜不驯,与先圣人冰冷高寒的风格,还是差距甚远……”
风飘凌和沈游之见识过他的音律造诣,早就心生赞叹。今日,又见到那承继自师尊,相似,又有不同的剑法,恍然失神。
众大能议论纷纷,神情激动。
其中,儒道修士最欣慰:“圣人身后,得了个好弟子。假以时日,他说不定能够继承圣人的山海剑,将他的师尊未曾完成的事情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