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该如此考虑。”墨临点头,认同了这一说法,于是召出机甲人,让其背起昏迷的司空彻。
地牢里全扫了一圈,确认没有遗漏后,谢景行点了点救出的儒道弟子与散修的人数,发现竟然有四十余人。
谢景行微笑道:“都和我回见微私塾吧,很快,除了私塾,这座城中就不再有安全的地方了。”
白衣青年的背后凝着浩荡如山海的剑意,徐徐走来的模样,如破开黑暗的一道光,将他们从暗无天日的地牢中救出。
那是圣人弟子,谢景行。
“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
此时的所有人,心中都默念着那时隔五百年的名句。
是啊,这长夜,已经太久了。
第68章 通天妖塔
夏至已过, 又是一秋。
见微私塾之中,被救回的、自主寻来的儒道弟子越来越多。
还好红尘卷为主人复刻见微私塾时,早就有先见之明, 把占地面积扩大了三倍。否则,这些寻求庇护的学子一来, 别说安排住宿,就是凑合睡地上都悬。
谢景行见他们发愁,就取来笔墨与画轴, 当着他们的面挥毫泼墨,以工笔绘出房舍, 在空地上一抖, 新的屋舍就拔地而起。
他参照的,自然是他最熟悉的儒门学子监。
当年,谢衍建造儒门时,曾于灯下精细地一点一点绘出图纸, 为未来的学子考虑了很多东西。
与他彻夜讨论,并且逐步实现这些构想的, 无疑是当年的圣人弟子殷无极。
那时他们都很年轻,充满对复兴上古儒道的热情。
谢衍挥毫泼墨, 将屋舍、流觞曲水与梅花林绘在图纸上。殷无极燃起炉心火,亲手打制天工造物、阵法机械乃至主宗牌匾。
一切都是按照“家”的标准来的。
他喜欢, 殷别崖也喜欢。
殷无极说,他要在微茫山后山建洞府,那里有一处冰火洞, 最是适合修炼。只要出门,走上不久后,就是梅花林。
他们可以在梅花林里面建个亭子, 布下阵法,不让外人进。
闲暇时,他们就去抚琴舞剑,烹茶对弈,清谈论道,以此消磨永日。
后来,殷无极入了魔,离开了微茫山。
一去千年,再未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