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澜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认,谢衍就是胜了。
哪怕谢衍修为散过一次,已经不复巅峰,但他却依旧赢的干脆利落,无可指摘。
可他隐忍多年,难得快意一次,竟是还要被谢衍压制。
他怎能不恨,他为何不恨?
掠过云梦城的风,带来肃杀的气息。
“仙门内乱,罪不在儒。”
谢衍见百家几乎都上了船,心中才微微一定。他转过身,对着那些对他戒备万分,却因为他的镇场,不敢在撤离之时有半点小动作的道、佛大能,淡淡地道:“从今往后,儒道与道、佛二门断绝往来,不再是盟友。”
“宋东明,道统之争,既然由尔开始,便是没那么容易结束。”圣人挥袖,却是孤绝潇洒,仿佛临江之仙,“诸般后果,连同后世之评判,皆由你等承受,与我儒道无干!”
“但是,若是尔等贪心不足,妄图犯我中临洲——”
谢衍微微侧过头,漆黑眸中,流转着极为璀璨的明光。
“胆敢踏入中洲半步,就先问问我的剑!”
*
核舟日行万里,不过一日,便穿过东桓洲结界,回到了中临洲的地界。只要再行半日,他们便能抵达微茫山儒宗,在那里休息治疗,再商议儒道未来事务。
儒门三相与百家各宗主、长老,皆聚集于核舟甲板之上,他们看着圣人逆光的背影,垂衣拱手,静静而立。
圣人手中握着一枚淡金色的令牌,那是最高等级的“圣人令”。
谢衍沉思半晌,然后伸手圈点勾画,淡金色的一行字融入令牌之中,继而,他于这漫天云海之上,将令牌掷入云端。
无数金光从令牌中散开,向着四面八方散去,遍布整个中洲,仿佛一场金色的雨。
谢衍写的是,“三日后,儒道全体集结,于微茫山朝圣。”
能动用圣人令的,唯有圣人本尊。
当这道令牌被他祭出,意味着圣人归来。
中临洲震动。
百家诸子正垂衣而立,不多时,他们便见到圣人手中再度握住那枚圣人令,而他的背后,有无数金色的漩涡正在逐一亮起。
先是数十个,然后是数百个,到数不清的璀璨金光。那是响应圣人令的大能数量。
如今的儒道全线响应,正如他当初在红尘卷里,看似轻狂的高歌。
“我归来时,众道朝圣,天命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