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想了,能拿到一斗,半斗都是好的。”他们纷纷交流。“昨天领粮时,已经闹过一次了,“昨日里闹的那几个兄弟,到最后半点米也没拿到,还被抓走了……”
玄衣的俊俏少年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听着沸腾的民怨。他身量纤细挺拔,粗布短衣也盖不住他天生的秀丽。
“说到底,还是一重天太远,我们在皇城根下,陛下是处理大事的人,看不见我们的。”
“就算看见了,陛下会管吗?”
“陛下日理万机,哪里会管我们这些人拿到的是三斗米还是一斗米?就算今日我们都没拿到,恐怕也传不到陛下耳中吧。”
“北渊这几年免了三轮赋税,魔宫恐怕也压根没什么粮,不然能管不住这轮物价?”
“所以现在那些奸商才这么哄抬价格,就算把我们全家都卖了,也买不起!”
这是有些眼界的书生,似乎也放弃了要考入魔门的念头,加入到了劳役中,叹气道:“要不是连年大旱,会有这么多人抛荒了土地,聚集到帝京来,还不是找口饭吃,哪怕是苦/役,也比饿死在绝收的土地上好。”
“老人家,站稳了。”玄衣少年微微垂下眼,轻轻扶了一把在他前面弓着脊背的老人,神色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闹腾成这样,也没人敢抗议,似乎是做好了短斤缺两的准备。在他们看来,魔宫还能开仓兑现粮食已经很好了。
哪怕延迟了一个月,哪怕少给他们一些,虽然有抱怨,他们却还是要认命的。
很快,粮食就分到了少年前面的老人那里。
仓管不过小吏,中年模样,却因为管着肥缺,吃的腰身比旁人要圆上一圈。他挺直了脊背,挑着眉梢,不屑地看了一眼弓着背的老人,阴阳怪气道:“背都直不起来,能干什么活?”
说罢,少年看着他从米袋中舀起一勺米,劣质的米中间混杂着黑色的砂土,倾入了老汉的米袋中。
“三斗。”小吏眼皮都不抬,看向那称量的青铜游标,懒洋洋道,“下一个下一个。”
少年抬起锐利的眼,看见那游标连“二”都没有到。若是再算上这掺入的泥沙,老汉真正拿到的米,恐怕不足一斗。
老汉也看见了,但他不敢闹,只得颤巍巍地系住扁扁的米袋,又有些留恋地看向那魔兵们看守着的米粮,但他知道,这个世道艰难,有就不错了,不可妄想。很快,他眼底的光芒慢慢熄灭了。
“不足三斗,给老人家重新称。”忽然,一个清朗的少年音响起,竟是排在他背后的玄衣少年。
“哦?不足?”小吏恼了,斜睨一眼老汉,道。
“足了、足了。”老汉脚步顿了一下,见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连忙道。说罢,他又使了个眼色给少年,压低声音道,“孩子,不要说了,会影响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