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明显关系不错,闲聊两句后,萧珩似乎有点犹疑,问道:“陛下,现在什么情况?”
“……精神状态,有点不对劲。”将夜道。“上回仙门寄信过来,应当是询问魔宫内乱的消息,那家伙拿着信,在灯前坐了好久。听陆机说,因果已经重的要影响他心境了。”
萧珩垂下肩,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等到魔宫初步稳定了,咱们负担着点,放他出去……散散心吧。”
第373章 圣人东巡
微茫山钟鼓初鸣, 暮山烟紫。
圣人飞舟从云中纷纷而下,华盖若英;随行大小车辇紧随其后,如繁星伴月。
自微茫山登仙台, 至崖下东流水。
绯光氤氲凝于山间, 烟霞自天边四射而来,那开启一段巡游的圣人远行舟,正象征仙门最辉煌鼎盛的时光。
圣人谢衍,是朗朗天道乾坤,是日月煌煌而照。清光过处,邪祟一清,妖魔回避。
凡夫朝夕耕作,荷锄而归, 仰望天际时见到那一阵烟霞的余光, 如同拨月星移的轨迹,又似游龙摆动的长尾。
修仙者见之, 或是遥遥一拜, 以示对那位圣人发自内心的敬意;或是舒然一声长啸,和着远歌, 逐着日月, 追寻圣人行过的足迹。天地在此时骤然辽阔。
圣人东巡。
这是一场规模史无前例的、长达十几年, 甚至涉及全仙门的巡游。
儒释道各自掌控的三洲,数千年来各自为政, 只在大事上打配合, 十分松散。若是后世翻开史册这一页,会惊异地发现,仙门权力收归谢衍手中的第一步,就是圣人东巡。
圣人东巡所到之处, 是或是蜚声海外,或是籍籍无名的仙道宗门,亦或是危险至极的洞天、杳无人迹的灵山。
他的足迹踏过的每一处,都被记载入仙门志。
风土人情,朝代更迭,宗门道统,功法名录,甚至妖魅鬼怪,一切杂乱无章的记载都被从头到尾梳理过,归纳于仙门统治之下。
他这样一步步丈量过大地,切实走过每一处,而非在高阁调鼎,不闻窗外风声雨声。由此,谢衍才能发现并解决无数仙门陈年弊病,调整不合理的地方。
圣人谢衍的跟随者,几乎全是仙门年轻一代的天才,听他言,观他行,受他指教,因而悟道,突破修行瓶颈,也因这次实践之行终生受益。
而后,又有无数修真者闻讯而来,远远跟随在圣人东巡队伍之后,追随那道背影。这让圣人的影响力如同根须,深深扎根在东、西、中三洲的土壤中,千百年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