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夺姝 > 第11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1章(1 / 2)

<h1>第111章</h1>

“我早就说,小婉有福气,你们看她才嫁过来多久,咱家就变成如今这样。”

刘敏娇可不赞同长公主所言,“就是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商户女,把银子看的比什么都重,果然女儿随父亲。”

人人都知道赵员外是个老抠。

刘敏娇变相指责赵韵婉和她爹一样抠。

长公主有些不悦地扫了她一眼。

秦夫人急忙示意侄女不要乱说。

随后向长公主把儿媳妇好好夸了一顿,长公主这才露出笑模样。

秦书御也把长公主恭维一顿,主题围绕长公主慧眼识人,给他说了这么一门好亲事。

长公主不是好眼色盯着他,当着秦夫人的面不好说什么,但她的意思很明显。

替身是长久不了的,到时候看他怎么办。

自从皇上召见完长公主,上门送拜帖的亲戚朋友忽然多了起来。

门子收到请帖,先送到赵韵婉这里,给她过完目,再由她送到长公主那里。

长公主把秦书御一起叫过去,给他们两个讲述这些亲戚朋友们的关系、背景以及亲疏。

长公主的父亲和先皇是亲兄弟,不过他父亲过世早,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她是长女,次女嫁的是前太傅的长子。

二十多年前,前太傅担心被顺义侯连累,早和秦家划清界限。

十几年未曾来往。

前几年长公主的妹妹过世,妹夫家里派人捎过信,那时还是县主的长公主只回了一封信,派秦管家过去吊唁。

之后再无往来。

……

长公主将所有拜帖分门别类放好。

一一讲述给孙子和孙媳。

恰好秦淑娥过来请安,少不得一起听听。

“这些都是我们李家的亲戚,这些是你外婆家的亲戚,这些是秦家的亲戚……”

当年顺义侯自杀,秦家又被皇上下旨三代不能入朝为官,顺义侯这一脉的亲戚已经没有人在朝中了。

最近的亲戚就是秦州城那些族人。

现在给长公主府递帖子的,大都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思,不一定得到长公主接见,万一呢。

秦夫人的娘家姓刘。

也是官宦人家。

刘老太爷最高做到四品吏部侍郎,为人忠厚、古板、教条,做官清廉、刚正,从不阿谀奉承,也不会结党营私。

因为屡次忤逆先皇,一直得不到重用。

顺义侯出事后,被刚刚登基的新帝贬谪,一直在六品官职上转悠。

现任京州通判,距离京城十几公里的地方上任。

他还有个儿子,在江南任知县。

给长公主府递帖子的并不是老太爷,而是刘家的一些本家亲戚。

不敢打扰长公主,想要见的只是老太爷的女儿刘夫人。

刘夫人(秦夫人)这些年和娘家来往不多。

对这些亲戚并没什么想见的心思。

只不过惦记老迈的父亲,打算找个时间和带上儿子、儿媳、女儿以及侄女一起回去看看。

长公主不想管儿媳的事,也看出了她的心思,“总归都是你们刘家人,想走动就走动,当成亲们闲聊玩牌就好了。”

刘夫人表示知道了。

至于李家的亲戚,长公主只挑了几个年纪和她相仿的老相识,让赵韵婉安排见面时间,派秦管家送上回帖。

其余人等,全部搁置一旁。

这些贴子里竟然还有一份是宁王妃的亲妹妹(田夫人)送来的。

田夫人的丈夫早已过世,家里儿女也不怎么争气,靠着宁王妃这棵大树,过得还算轻松。

长公主拿着这份帖子陷入沉思,“我和她没什么来往,她能送请帖,八成是王妃有什么不好开口的事情,要借她的口。”

赵韵婉明白长公主的意思,“我这就给她回帖,请她明天上门做客。”

长公主用一副充满赞许的眼神看着孙媳妇,“行,就按你说的办。”

……

这两天晚上,赵韵婉都没让秦书御碰她。

也就是说,两个人成亲之后,只有过两次房事。

不管怎么说,秦书御都算圆房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