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世卢玹能顺利掌控南阳王府,背后也有郑太后母子推波助澜。毕竟,一个赘婿名不正言不顺,威胁不大。
姜韶华也没怠慢赵公公,隔两日就设一回酒宴。又让陈卓私下去送礼。金银玉器太俗气,赵公公也是读过书的,陈卓便挑了两本古籍,装在匣子里送了去。
赵公公一翻古籍,便翻出了轻飘飘的银票。一张一千两,一共十张。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赵公公有美男相伴,又收了厚礼,再说话,口风就悄然变了。
“南阳郡是郡主封地,郡主不想进京也是人之常情。”
姜韶华轻叹一声:“赵公公这般体恤,我心中感激不尽。只是,太后娘娘想接我进宫,也是一番美意。我这般拒绝,只怕伤了太后娘娘的心。赵公公回宫复命的时候,还请为我美言几句。”
不等赵公公推辞,又微笑道:“听闻赵公公最喜古籍字画,陈长史收藏颇丰。待赵公公走的时候,我让陈长史再送一匣子古籍字画给公公。”
赵公公的心怦然一跳。
他是郑太后心腹,巴结请托送礼的人多的是。不过,姜韶华出手实在太大方了,一匣子古籍就是一万两啊!
这样的厚礼,他实在拒绝不了。
“郡主说这等话就外道了。”赵公公心一动,语气就更亲热了:“就是几句话的事,奴才厚着脸先应了。不过,奴才不敢担保一定有效。”
姜韶华微微一笑:“赵公公一句,抵得上别人千言万语。”
赵公公被拍得飘飘然,随口笑道:“奴才这算不得什么。在太后娘娘面前最有体面的,是郑小公爷。”
第33章 旧情
熟悉的名字入耳,姜韶华笑容微微一顿。
从闭眼至重生算起,加起来不过十日。前尘旧事,烙印在心底的人影,清晰得令人心颤。
赵公公最擅察言观色,就这么短短一刹,便察觉有异,笑着打量姜韶华一眼:“莫非郡主也听过小公爷的名讳?”
姜韶华迅疾恢复如常,不动声色地笑道:“以前听祖父说起过。”
赵公公了然一笑:“先帝在世的时候,王爷每个月写两封信送进宫。先帝也常打发人来南阳郡送信。王爷对宫中人事确实熟悉。”
南阳王是先帝一手养大的胞弟,感情深厚,书信来往频繁。有先帝宠爱撑腰,南阳王便是远在藩地,也没耽搁了和朝臣结交来往。
郑家本是荥阳大族,族人众多。郑太后这一支,从祖父辈起就迁到了京城。郑太后年少时才貌出众,被先太皇太后选中,做了太子妃,然后一步步至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