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度韶华 > 第27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75章(1 / 2)

(' 乱军冲进县城后,烧杀抢虐一番,再次匆匆逃窜。

朝廷军队追击乱军,越追越愤怒。

人性中的恶,在极端的情形中被无限放大。被裹挟入乱军的百姓,拿起兵器杀了人见了血,身体里的兽性也被唤醒。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人。

被抢劫一空的县城,尸首遍地,血液将地面都浸透了。侥幸活下来的,也多受了严重的刺激,悲凉的哭嚎声绕梁不绝。

这伙乱军,逃窜了一个月后,终于被朝廷大军迎头追上。厮杀几日后溃败,被砍了足足两千颗头颅。

剩下的乱民,也不能再发还原籍,直接被押去了附近的矿山里。

这一场民乱,也成了大梁乱世的序幕。

第242章 序幕(二)

朔方郡民乱,足以被载入大梁历史。大梁日渐衰败的国运,就此如雪崩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太康七年夏,天气干旱无雨。受了旱灾的郡县,已多达二十多个郡县。如果在大梁地图上做标记,大半个北方都零星地有了红色。民乱一起接着一起,就如星火燎原,愈演愈烈。

朝廷也在积极应对,一边派兵平乱,一边积极拨粮赈灾。北方诸多州郡,便是受旱灾影响小一些的,也最多勉强自给自足,根本抽调不出多余的粮食,要从两湖两广调粮。

百姓们哄抢买粮,大户们也惴惴难安,各自买粮存粮。粮价很快疯涨到了原来的三倍。朝廷要征粮,也是困难重重,派出去征粮的官吏们,有的秉公办差,有的趁机贪墨,还有的和粮商沆瀣一气私下勾结,从中大捞银两。

得知征调来的粮食只有预计的三成远远不够赈济北方旱灾时,以温和好脾气著称的太康帝,怒不可遏,指着负责征粮的户部官员破口大骂。

户部钱侍郎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挨骂。

王丞相沉着脸上前,拱手道:“钱侍郎办差不利,请皇上另择能臣前去征粮。”

一旁的安国公脸色也十分难看。这个钱侍郎,是他亲自举荐的。也算是太后党里的中坚人物之一。去两湖征粮,办砸了差事,现在闹到要摘乌纱帽的地步,无疑是对太后党的一记重击。

太康帝铁青着脸:“王丞相打算举荐何人?”

王丞相不假思索地张口:“臣举荐户部潭郎中。潭郎中在户部当差已有十几年,沉稳持重,办差老道。”

“请皇上立刻下旨,让户部先送粮去北方受旱灾郡县,三成粮食也是救命粮,不可延耽搁。另外,再请皇上派潭郎中前去征粮。双管齐下,才能尽早平息北方混乱。”

安国公按捺不住,站出来为钱侍郎求情:“钱侍郎办砸了差事,确实该重重处置。不过,眼下北方二十多郡县大旱,需要大批官员前去赈灾。臣恳请皇上,让钱侍郎将功补过,先去赈灾。等旱灾平息北方安定了,再处置不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