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宸俊脸沉凝,一言不发,气氛颇有些尴尬。
王瑾不得不努力说话,试图让气氛轻松一些:“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和郡主相聚重逢。请郡主多多珍重。”
姜韶华微微一笑:“王舍人也多珍重。还有郑舍人,等你们成亲大喜之时,本郡主一定送上厚礼。”
王瑾也快笑不出来了。
自从见了姜韶华的那一日起,他的心里就再无旁人。日后便是听从父亲之命成亲,又何喜之有?
郡主明知他的心意,还说这些话,这和持刀扎心也没什么区别。
郑宸忽地张口道:“时候不早,该启程了。”
王瑾应一声,再次和郡主拱手作别,然后骑上骏马,在滚滚尘土中离开南阳郡。
来时有多憧憬希冀,走时就有多伤心失落。
王瑾忍不住回头看一眼。
高大坚固的城门越来越小,城门外的少女身影已不可见。
今日一别,或许再难重逢相见。一念及此,王瑾鼻间满是酸涩。他转头看向身侧,郑宸俊脸上没有半点表情,目光直视前方,一直不曾回头。
……
第405章 崔氏(一)
打发走碍眼的两位钦差,南阳王府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姜韶华亲笔写了奏折后,又写了几封信去京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和王丞相角力扳手腕,当然从来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急躁不得。
奏折公文一来一回,在路上就得大半个月,再算上朝臣们讨论商榷,太皇太后党和丞相党角力等等,耗费的时间就更久了。
且耐心等着便是。
宋渊也写了信,让人送去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的反应比朝廷快多了,小半个月后就有了回音。
“启禀郡主,博陵崔氏派人送了信来。”宋渊笑着禀报:“送信来的,是崔氏家主的长子,还有崔渡那一房的长辈。”
崔氏长子,也就是未来的崔家家主。崔渡“出身”旁支,这一房的长辈也来了。可见博陵崔氏对崔渡的重视——也由不得崔家不重视。
南阳郡新粮在北方迅速推广。博陵郡位于定州,是北方最有名望的世家之一,对玉米红薯这两种抗旱产量极高的新粮自然不陌生。事实上,博陵崔氏的家主颇有决断,是最早从汤氏粮铺买来新粮粮种的一批人。经过去年一年的耕种大丰收之后,对新粮推崇备至。
他们也曾私下打听过,这新粮到底是谁种出来的。可惜汤氏粮铺的人口风一个比一个紧,根本打探不出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