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那个笑起来格外讨厌的少年,很快就要被朝廷封赏,成为大梁历史上最年轻的侯爵,有资格和姜韶华并肩而立……一股无以名状无法抑制的怒火在郑宸心头蔓延。
然而,此时此刻,他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
他只是一个中书舍人,上面有亲爹安国公,还有太皇太后压着。所谓的太皇太后一党,现在还轮不到他说了算。
太和帝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这件事暂且不论。你们两个远道而回,一定疲累得很。先回去歇息两日,再进宫来当差。”
郑宸回过神,和王瑾一同拱手领命。
两人离宫后,一个回丞相府,一个回国公府。各回各家,各见各爹。
先不说王瑾这边,且说郑宸,回国公府后,受到了郑家上下热烈的相迎。身为郑家嫡子,做了半年钦差回京,这也是应有的待遇。
郑宸心情不佳,和家人寒暄几句,便去了安国公的书房。
门一关,父子两个说话就直接多了。
“你为何去南阳郡?”安国公板起脸孔,一脸不赞成:“姜韶华再好,也做不了郑家儿媳。她是要留在南阳郡招赘进门的,你难道想抛下郑家和大好前程,去做她的赘婿不成!”
第409章 角力(二)
“这绝无可能!”郑宸目光微暗,语气坚定:“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居于女子之下。”
安国公轻哼一声:“你总算还没彻底昏头。瞧瞧你和王瑾,一先一后都去了南阳郡,这件事传到京城来,被多少人拿来说笑。”
“要不是有王丞相和我挡着,不知要传出多少流言闹出多少笑话来。”
“姜韶华不是等闲之辈,她有能耐,也有野心。这等女子,不会安于内宅。我们郑家,也不能有这样的主母。你趁早死了这份心。”
郑宸沉默片刻,才低声道:“父亲放心,这是我最后一次任性,以后不会了。”
安国公有些诧异,上下打量郑宸一眼,忽地问道:“莫非郡主直接了当地拒绝你了?”
郑宸:“……”
安国公不知该气还是该笑,半晌才叹了一声:“也罢!既然无缘,便干脆利落地斩断。京城里出众的闺秀多得是,你喜欢哪一个,我们郑家登门去求娶,没有不成的道理。以后,你就别惦记那位南阳郡主了。”
郑宸依旧不出声。
安国公话锋一转,提起了崔渡封赏一事闹起的风波:“南阳郡主写第一封奏折的时候,只列举出了崔渡立下的功劳,请朝廷封赏。”
“当时朝廷要是应了,封个子爵也就差不多了。偏生王丞相从中作梗,横生枝节,派公文去南阳郡索要军粮。”
“南阳郡主哪里是好捏的软柿子,一边应下,一边再上奏折,请朝廷为崔渡封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