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主这是要拿汪侍郎立威,整顿兵部风气。也有借着此事给郑尚书出气之意,郑太皇太后知道了必然高兴。可谓是一举三得!
杨侍郎心领神会,张口应下,顺便禀报:“还有一桩事,昨夜抬进刑部的八具尸首,脸上都有斑驳陈旧的刀痕,辨不清面容。”
这才是真正的死士。不管刺杀成功与否,他们只要现了身就要死。
姜韶华嗯了一声,不知有意无意,看了姜颐一眼:“刺客面容无法辨认,就从他们的衣着和兵器入手,仔细查验。”
姜颐抄录了小半日,手腕酸软,现在正揉着手腕休息。冷不丁就听姜韶华问他:“颐堂弟,以你看来,京城里能养这么多死士刺客,还能悄无声息地埋伏在工部衙门外,有这等能耐的人能有几个?”
姜颐一脸无辜:“这个可不好说。韶华堂姐就别为难我了。”
说多不多,说少也能列出那么几个。说出口,就是正经得罪人了。
姜韶华注视着姜颐:“王家和郑家不必说,都有这个能耐。武将府也能挑出几家。至于宗室,你比我熟悉得多。”
姜颐被挤到角落,不得不作答:“宗室里,有藩王之位的一共五个。东平王淮阳王,武安郡王,南阳王府,还有就是高凉王府了。”
姜韶华似笑非笑地哦了一声:“总不会是我自己刺杀自己,南阳王府可以排除。那么就剩四家。”
姜颐立刻道:“韶华堂姐说笑了。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自家人哪有冲自家人下黑手的道理。”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转头对杨侍郎道:“本郡主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杨侍郎正常查案,不必特意查宗人府和几位藩王。”
杨侍郎恭声应是。
姜颐:“……”
第505章 手段(二)
直至傍晚,姜韶华才离开兵部衙门。
陪了半日的丁侍郎,颇有些心力交瘁,令主簿们将兵册账册都搬回去。其中一个主簿是丁侍郎心腹,小心凑了过来,低声道:“丁侍郎,汪侍郎还在刑部,我们是不是该去打点一二。”
丁侍郎叹道:“先不急。之前杨侍郎亲自过来一趟,南阳郡主特意嘱咐,那些话就是说给我们听的。汪侍郎不会吃什么苦头。”
那主簿嘀咕道:“堂堂兵部侍郎,被押去刑部立案,丢人现眼的。汪侍郎最是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等窝囊气。”
丁侍郎无奈道:“受不了也得受着。他中了郡主的激将之计,说话口不择言。就凭他今日说过的那些话,被处置一顿也不算冤枉。”
大不敬之罪,可轻可重。太和帝可以抬抬手饶了他,也可以借机发作狠狠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