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皇太后忍不住轻哼一声:“哀家可没你这样会败家的孙女。”
在郑太皇太后看来,国库是大梁朝堂的,内务府的库房是皇室的,相当于她老人家半个私库。
臣子们哪个不往自己袋中划拉好处?国库连年空虚,难道真的是税赋不足?还不是各人贪得太狠了!
人人都贪,也就成了常态。郑太皇太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只怪姜韶华没有给皇室争来应有的好处。
“高凉王是宗室藩王,这些年一直住在京城。你先伯祖父在世的时候,最是疼惜高凉王,田庄商铺金银玉器样样都赏。”郑太皇太后回忆起这些,语气中仍然有抑制不住的恼怒:“归根到底,这都是我们姜家的财物。以哀家看来,现在抄家了,就都该归还内务府。分个两三成给国库,也就罢了。”
“你倒是阔绰大方,一伸手就都撒了出去。”
“这个哀家来不及管了,接下来还有东平王府淮阳王府武安郡王府的家资,这个得按着常例来,必须有一半充到内务府库房来。哀家绝不让步!”
郑太皇太后说到后来,已经疾声厉色,充分表明了要分润的坚定决心。
姜韶华却道:“天子一言九鼎。朕已经在朝会上承诺过,要将接下来抄没的所有财物资产都充入国库。不能出尔反尔。”
郑太皇太后一瞪眼,又要发作。
第673章 硕鼠(一)
“祖母先别发怒,听朕一言。”
姜韶华正色说道:“朕这么做,是要稳住大梁各地驻军,以免皇位更迭之际人心动荡不安。”
“京城接连变故,就如天崩地裂,影响深远。一旦人心不稳,或许会匪盗流民造反,或者远离京城的哪一支驻军就直接举棋造反。到那时,会死多少人先不说,便是要发兵去平乱,得花多少军费?一旦打仗,战死的士兵要抚恤银子,受伤的也要抚恤。被战乱波及的地方要重建,也得朝廷拨人拨银子,这其中又要多少花费?”
“所以,朕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人心。发足军费衣食,先稳住大梁四十支驻军。这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祖母算一算账,是不是这个道理。”
郑太皇太后不想算这笔账,蛮横又不讲理:“哀家不管这些。哀家只知道,藩王抄没的家资应该一分为二,一半充入国库,另一半就该充进内务府。这是朝廷历来惯例。哀家又没多要!”
姜韶华淡淡道:“朝廷的惯例,有些可以沿用,有些陈年陋习,到朕这儿,就得改一改了。”
郑太皇太后:“……”
郑太皇太后生生被噎了一下。想发怒吧,一来没立场,二来不知为何,对着姜韶华淡漠的模样就有些莫名的气虚。
姜韶华继续说了下去:“在朕眼里,国库和内务府没那么大的区别。国库里的银子都有用处,内务府的银子也得随时备用。南阳王府那边,冯长史也会每年送银子到京城来。朕除了必要的花销,其余都拿来做正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