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扼元 > 扼元 第4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扼元 第40节(1 / 2)

<h1>扼元 第40节</h1>

郭宁略放缓些脚步,便看到王昌捧着那叠字纸,如获至宝。郭宁的字迹实在是潦乱了些,天色又有些昏暗,王昌越是仔细地看,两眼贴得离字纸越近,眼看纸张把他整张面庞都遮住了。

郭宁心中暗笑,抬手扶了扶王昌的胳臂:“王先生,小心撞墙,这边来。”

“哦!是是!”王昌应了几声,又盯着那些字纸看个不休。

郭宁的字纸分为四部分,包括故事和战例、天下各地局势、数算在军中事务的运用,还有完全得自于梦中,却有些零散的杂学。

郭宁本以为,如王昌这样的儒生,就算能接受这些,注意力也集中在前两项,没想到他反而盯着数算和杂学看个不休,好像很感兴趣?

恐怕他也不是简单的老儒,徐瑨倒是送来了一个妙人。

“王先生,此前我答应了,要给大家仔细再讲讲气之妙用,另外,还准备说说后汉时班超平定西域三十六国的事迹。我没有正经读过书,恐怕言辞中的谬误不少,先生姑且一听,还望不要打断?”

“没有正经读过书?”王昌喟然长叹:“唉,郎君过谦了。我只恨不能如郎君这般,拜在大贤门下!”

“啊……是是,先师的学问,着实非同寻常。”

两人这般说着,吕函和倪一落后一些跟随,一同跨过了后院门。

少年们已将坠落的热气球抬了回来,这会儿将之拆成了七八个部分。有人正把涂抹生漆以后黑沉沉的绢布整个铺开,有人将软沓沓的一片掀起,藉着夕阳余光看这上头可有被火燎坏的地方。而阿多一边挥着笔往墙上涂抹,一边向另几人指手画脚,大概是在解释火苗腾起后遇风的夹角如何。

眼尖的人看到郭宁入来,纷纷欢笑问好。

这倒不是失礼,而是郭宁的要求。在军营内,他是主帅,傔从们是部属,主帅一声令下,部属们就算刀山火海也得趟过;而在军营以外,生活起居时,他更像兄长和族人。

这会儿少年们笑了没几声,又见王昌立在郭宁身旁。

众人猛地变得严肃,连忙把手头的绢布扔下,一个个躬身行礼,齐口同声:“拜见先生。”

王昌轻咳一声,一展袍袖:“诸位不必多礼,请起。”

众少年这才起身。

这样的整齐状态,郭宁只在以军法号令时见到过,却不曾想,这老书生明明手无缚鸡之力,也能把数十名个个勇武的少年管教得如此乖巧。

此前郭宁将传授文字之事托给王昌,为了避免少年们捣乱,特意将他们的课堂安置在自家办公的厅堂对面。但他自己事务繁忙,委实没有仔细关注课堂传授时的具体情况。

此时他才发现,恐怕自己还低估了身边的老书生。

第六十章 先生(下)

心里这般想着,正事不耽搁。

郭宁将少年们招集到一处,从大家亲眼见过的热气上升讲起,慢慢又提到大气循环,行云布雨。

这些言论,若在饱读诗书的儒生耳中,多半觉得乃是呓语,说不定当场就要有人驳斥,逼得郭宁拿铁骨朵出来说话。但这些少年们本来无甚见识,反而如白纸易于涂抹;他们又确确实实都尊崇郭宁的勇猛,发自内心地当他是榜样。这一来,郭宁说到哪里,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郭宁在绘声绘色地讲述时,抽空看看四周。

片刻前,有知趣的傔从点起松明火把照亮,不止哪里跑来的孩儿,攀在院落外的老树上,少年的傔从们眼神闪闪发光,就连老书生王昌,也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

这样的场景,最近两个月里,郭宁每个晚上都能看到。

有时候,他简直感觉荒唐。毕竟这场景与他旧日里习惯的纵马奔驰、挥刀溅血太不相同了。但他又清楚,这些知识虽然来自于大梦之中,却必将拉开崭新世界的大幕。刀枪和头脑,两者一样关系重大。

外人以为,郭宁在享受闲适,满足于和自家亲信傔从们的夸夸其谈,但郭宁自己从来没有停顿过。随时将要倾覆的局势就像鞭子,把他这个陀螺抽打得飞速旋转,一点都不能听。

郭宁站在人群中,大声的讲述。

然而正当他说得渐渐深入时,外头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院门处,随即“咚咚”的砸门大响传来。

郭宁眉头一皱。

别看他此时不着戎服、没有架子,但在军法上头从不懈怠,中军帐外的杆子上,不止一次挂过人头。此时不止院落中的少年们安静,外头巡逻值守的将士全都肃静,绝无那种乌合之众喧哗扰攘的恶习。

可这会儿,竟然有人如此大大咧咧地闯门?

负责维持秩序的是倪一,无须郭宁吩咐,他便快步推门出去,须臾之后,又神色怪异地折返回来。

他没有走近人丛中,而是站在门沿内侧向郭宁做了个手势。

郭宁知道必有要事。他挥手让少年们暂歇,自己来到门前。

“怎么了?”他问。

“慧锋大师在外头说,外头负责放哨的将士,抓住了几个探子。”倪一低声道。

郭宁崛起之后,安州左近零散的溃兵势力就此归为一路,但郭宁本人无意在安州久踞,所以对地方乡豪们蠢蠢欲动的表现完全无视。近两个月来,各路势力犬牙交错的局面愈演愈烈,而别有用心的探子也不罕见。

对此郭宁早就吩咐过了,抓住了就杀。那些探子都是城狐社鼠一流,不必多问,直接砍了脑袋扔塘泊里喂鱼,最是妥当。

他吩咐的轻描淡写,溃兵们执行起来利索。大家都是趟过血海的人,杀人如屠狗,简直不是事儿。

两个月来,还是头一趟有人为了探子的事儿专门来找郭宁。

来得还是骆和尚这位格外晓事之人?

郭宁大步迈出院门:“那探子有何蹊跷?”

骆和尚神色郑重,压低嗓音道:“一行四人,靠近馈军河东岸时,被我们的巡哨将士直接杀了两个。剩下两人里头,还伤了一个。那个完好的,自称是安州刺史徒单航的亲信家人崔贤奴。因为巡哨将士当日曾见过那崔贤奴,所以手下留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