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扼元 > 扼元 第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扼元 第49节(2 / 2)

他的声音浑厚深沉,张口赞叹的时候,能让人感受到他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真诚。

徒单镒指了指书生:“莫要如此阿谀!”

嘴上这么说着,可仓促间能因势利导至此,徒单镒其实确有些得意。

顿了顿,他忍不住道:“若那恶虎通过了考验,则我们手中,便多了能够与强臣对抗的有力之人。若恶虎通不过考验,则徒单金寿凭了此举,正好释去某些人的疑心,以后少不得他的用处。如此,可谓进退皆宜也。”

“那么,我先去彰义门,看一看恶虎。”

“去吧!”

与书生谈了几句后,徒单镒的心情不错。见这书生恭谨后退到书房门口,他又将之唤住:“其实,徒单金寿能够揪出这条恶虎,就足以向某些人证明自己了。你去彰义门,暗中替我传一句话,让他适可而止,不必大动干戈。”

书生颔首应是,转身出了书房。

他跟随徒单镒数年了,只听这一句,便明白了两件事:

一者,徒单右丞居然甚是赞赏那条恶虎,所以最终决定,要徒单金寿网开一面,将考验的难度放低些。

二者,书生与身居武卫军判官要职的徒单金寿素不相识,从无往来。但今日这句话传到,书生便就此踏入徒单镒这个政治势力的最核心层,将能接触到更多的机密。

想到这里,书生快步出外,催马向彰义门的方向疾驰。

然而当他快到彰义门,却见百姓仓惶乱走。毕竟过去两年里,中都城两次被蒙古人攻打,百姓们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忽见兵将大集,很多人立刻四面奔逃,喧嚷乱喊,整条街上人潮堆叠,一会儿分散,一会儿挤成黑压压一片。

书生急忙下马,仗着自己身高力大,推开几拨人。

一直到接近城门处,他再往门洞探看一眼,视线瞬间越过城门洞里数人,落到了城外的步骑。他失声惊呼:“如何动了这般阵仗?”

与此同时,郭宁眯起眼,也在看彰义门的门洞外,那些剑拔弩张的迫近之人。

这些士卒,和方才看守城门的那些大不一样,个个神容剽悍、军械精良。郭宁自己是沙场老手,一望便知,好些人身上还带着浓烈杀气,显然都是久经战事,亲手杀过人,滚过尸堆的!

这等样的好手,放在寻常大军之中,至少都是谋克、蒲里衍这级别的骨干军官,数百人便足以支撑起上万之众。

郭宁在馈军河营地的两千五百将士,乃是界壕内外数十万大军仅存的精华,也不敢说都能与之相提并论。

何况那些人足有数百,就在城门外结阵而待!

郭宁再怎么勇猛,也不可能真的以一当百,从这层叠军阵中强闯出去。何况一行人并没做厮杀准备,更不欲引人注目,身上都没穿甲胄!

郭宁心念电转。

彰义门的门楼上,应该有人居高临下监视着;而这数百人,则隐藏在城门外道路两侧的房舍里。高处监视之人看到己方一行进入门洞,立即发出信号,然后数百精锐一拥而出。

按照通过门洞的正常时间计算,郭宁等人踏出门洞的瞬间,应当恰好陷入数百人的围困。但郭宁在门洞中避让那辆装运木炭的大车,耽误了一会儿,于是步骑现身在外,却将郭宁等人堵在了门洞里头。

可这也没啥区别。

所不同的,前者是自陷罗网;后者也差不离,可谓瓮中捉鳖……啊呸,可谓请君入瓮。

如之奈何?

眼前这些军人早有准备,军阵后方甚至还响起了鼓声。鼓声隆隆,骇得城门左近的百姓仓惶四散,惊起城头憩鸟,振翅乱飞。鼓声在深长的门洞回荡,就连郭宁等人脚下的地面,似乎都有些颤抖。

杜时升怒道:“我们来得如此快捷,怎么可能……一定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迹!多半是重玄子的太极宫里有奸谍!郎君不必言语,我去对答!”

他是安排这次中都之行的人,瞬间想到的,是哪处安排出了疏漏;随即考虑的,是用什么话术才能脱身。

赵决沉声道:“对答个屁!我先冲杀出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六郎你稍慢一步再动,看看可有机会。”

他是敢死之士,所以想到的,是怎样在必死的局面下闯出可趁之机,用自家性命来为主将争取胜利。

而郭宁摇了摇头:“为什么要出去?”

他看看身边数人,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笑容:“前进不得,那就后退啊!我早说了,这中都城便是一座赌场。诸位,我们往回走,在城里耍一耍!”

第七十六章 大乱(上)

郭宁一声令下,数骑拨马就走,顺着门洞就反冲向城里。

形势不对,转身逃跑,在大金国的军队的风气如此,没什么可指摘的。

这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了。

早在海陵王攻宋时,朝廷正军动辄四五个月不支钱粮,纵遇支给,往往被本军官吏瞒昧,所以军队时有怨言,以至摇旗呐喊勇不可挡,临阵厮杀迁延不前。

后来世宗大定年间,朝廷为了驱使将士作战颁布赏格,结果就连南朝宋人的皇帝都说,赏格如此之重,必是将士不用命也。

这个时候,底层的军事制度虽已崩坏,上头到底还有名将坐镇,故而南击宋,西破夏人,向北威行蒙兀,国势不至动摇。

然而再过数十年,上头的重臣大将也都腐化,朝廷的内里,更是烂透了。

大安三年野狐岭败战,朝廷大军接战失利,退至宣平。这时候仍有地方乡县土兵首领意图为前锋死战,结果统帅大军的完颜承裕畏怯不敢用,只反复询问,怎么才能逃亡宣德,但谋走耳。

与此同时,朝廷为了鼓舞底层将士的士气,紧急向前线调拨的奖赏有有多少呢?

数十万大军,共分交钞八十四车。当时交钞的价值,大约每贯仅直一钱,也就是说,落到每人手上的交钞,约莫能买一个烤饼。

这样的主将,这样的朝廷,叫将士们怎么办?所谓“边将骄懦望风溃,燕南赵北飞兵埃”也就成了必然。

以郭宁为首的,群集在馈军河营地的这些将士们,其实个个都是逃跑的好手。能逃过几次包抄追击,才谈得上反击、断后之类,早前脚步稍微慢些的,已经被铺天盖地的蒙古铁骑踏作了肉泥!

但此时此刻,却真没人想到郭宁竟然拨马往回就走。

在彰义门外严阵以待的武卫军精锐心中无不大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