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扼元 > 扼元 第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扼元 第59节(2 / 2)

甚至苗道润、张柔等人也有嫌疑。毕竟那位成吉思汗着实胸怀似海,只要你尽量去习惯蒙古人的那套习俗,投靠蒙古人获得的,一定比大金国能给的多些。

汪世显忍不住重重叹气。

此时,他带着几名亲信部下,正站在营地外沿的高坡,在高坡下方,军人的呼喊声、号子声、马匹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嘈杂的声浪扑面而来。

甚至其中还有女子的尖叫哭骂之声,那倒不是被掳到营里的妇女,而是周边屯垦百姓的家中妻小。那些妇孺,很多都托庇于馈军河营地,在营里做些缝补活儿或者下厨。

毕竟馈军河营地的位置易守难攻,加上周边林地、高坡、湖泽错落,又有田亩分布左近,堪可自给自足。而郭宁为首的诸将又不盘剥,甚至对百姓们还挺宽和。

如今时局下,在附庸百姓们的眼里,此地已是做梦都难有的安乐窝。

现在,这个安乐窝忽然倾覆了。

汪世显本不希望蒙古人到来的消息太快传出去,但这是没办法的。过去数月,将士与本地百姓们处得不错,此时狼烟落到众人眼里,军情便没法隐瞒。

于是开始麻烦了起来。

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郭宁和亲近部属们制定过许多计划。可事前的计划再怎么完善,终究要落到实际。而实际上,许许多多的人,根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这个现状。

有些百姓开始地绝望地与士卒们争辩着,试图堵着仓库或营帐的入口,不让将士们出入。好像这样就能阻止将士们离开,能让他们的安乐窝继续维持下去。

也有些妇女哭着伸出手,死死抓住装载物资的大车,祈求将士们离开的时候,能带上她们,至少,带上她的孩子。

可这时候,明知蒙古军即将到来,将士们又怎可能耽搁?

越是经验丰富的将士,越知道蒙古人有多么可怕,这时候他们恨不得抛弃一切非必要的东西……偏偏大乱之下,人是最累赘的,而多了累赘,那真会要命!

眼看着营中百姓纷扰,有些性子急躁的士卒直接就拔出了刀,用刀身敲击盾牌大声吼着,想要吓吓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

唤作平时,百姓们早就退让了。可现在,蒙古军就要来了啊……

这几年来,百姓们或者亲身接触过,或者听到过太多太多蒙古军的凶残,他们本来就已经被鲜血和恐惧所压倒,又怎么会放弃眼前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

眼看着局势越来越乱,拔营的安排推进到一半,竟慢了下来。

这时候,真不能容妇人之仁!汪世显的脸上杀气一盛,看看左右的亲卫。

他待要下令,一名亲卫从坡地后头奔上来:“都将,吕家小娘子求见。”

第九十三章 拔营(下)

这时候,吕家小娘子来此做甚?不是已经安排了精干人手,掩护他们先行南撤?

这时候,耽搁片刻便有片刻的危险,这吕家小娘子也是见过兵荒马乱场景的,难道不晓得这个道理?

汪世显心里有些烦躁。

但他也知道,吕函姐弟两人都是郭宁的家人,万万慢待不得。而吕函日常甚至能协助郭宁批阅文书卷宗,俨然亲信幕僚,这时候来找,总有缘故。

当下他松开按着刀柄的手:“请。”

吕函来的时候,居然穿着一身轻便皮甲,戴着头盔。她身量不高,皮甲不太合身,乍看过去,便似一个仓促上阵的半桩孩子。

大金开国之初,不少贵胄的夫人家眷,都有性格刚毅的传闻,有些贵妇人直接插手政务、族务,影响力巨大。但这些年来,大金渐染儒风,虽然女子并不似南朝宋人那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如吕函这般打扮,实在也突兀了点。

汪世显一时竟没认出来,待到看清了面容,立即便猛瞪吕函身后的赵决。

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胡闹么?

正待喝问赵决两句,吕函反倒先问:“汪都将何以犹豫?”

“什么?”

吕函实在不习惯头盔,一边伸手解着下颌的丝绦,一边道:“这样纠缠下去,要纠缠到何时?怕要误事啦!”

汪世显重重叹气:“我这就遣人弹压,总不会误了行程!”

“却也不必。”吕函摇头:“蒙古人还没到呢,我们哪有自家刀兵相向的道理。”

“那却如何是好?”

汪世显本已焦头烂额,这会儿连着被指摘几句,心中不快。他沉下声道:“吕家小娘子若有主意,就说。若没有主意,还是赶紧往安州去,慧锋大师不在,我两头都要顾着,忙得很!”

“汪都将带着部下们,先去安州罢。我留在这里安抚百姓,随后跟上。”

“什……什么?”汪世显猛吃了一惊。

“安州那边妥当了,大家才有去处,否则……劳烦汪都将带着我家小弟,先去安州!这些百姓,我熟悉,交给我来应付!”

说着,吕函从身后拽出了满脸不乐意的吕枢,将他推到汪世显跟前。

汪世显正惊疑间,却见吕函把将头盔解了下来,抱在怀里,大步站到高坡顶上。

高坡下头,正有一队士卒被若干百姓拦着。一名瘸腿汉子约莫是为首的,胆子最大,拉扯着一名士卒,嘴里嘟嘟囔囔,嚷个不休。

吕函一指那汉子,大声喊道:“马老六,你在干什么?军前闹事,不怕死么?”

瘸腿汉子猛一抬头,见到吕函单手叉腰,指着自己,稍稍吃惊。

这马老六不过是个本乡的庄客,因为有一手赶车的本事,还很擅长侍弄大牲口,才得以住到营地里来,慢慢成了一批随军百姓的首领。

他和他的亲族、同伴们,平时都受过吕函的关照,知道这位性格温和的年轻女郎乃是郭宁的亲近人,地位很高。这会儿见到吕函恼怒喝斥,难免有些气沮。

郭宁的部下,没有谁直接负责民政的。刘成负责屯田,总是在外头奔忙,本来管理过一段时间百姓庶务的汪世显,这段阵子则常常驻在安州某地,有些神秘,回到馈军河营地的时间都很少。

所以近几个月,日常和这些百姓打交道比较多、时不时予以照应的,便成了吕函。吕函心细也耐心,百姓们有事找她,她都愿意笑眯眯地听;郭宁麾下诸将又无不卖她的面子,她有事出面安排,总能办得妥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