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短期,有多短?”
“离了信安,再往北去,就慢慢脱离了塘泊地带。接下去若往中都,须得顺易水下行,在直沽寨转入潞水,然后溯潞水上行,到武清、通州,最后入京师。这是漕运要道,朝中任一势力必定在此设有专门的眼线。也就是说,当我们到达直沽寨……”
杜时升掐指一算:“从今天往后,再过五天,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就该知道了。”
“所以,这五天时间里,在完颜纲的眼中,升王就是在前往中都的路上失踪了,或许死于蒙古军之手,或许死于乱兵、贼寇,但这和徒单右丞没有关系。”
“没错。”
“那么,随着升王的失踪,完颜纲失去了皇族中预定的合作者,本来箭在弦上的安排就只有停止。与此同时,在缙山方向的一系列军事失败,又会导致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这时候的他不仅不能与皇帝敌对,反而会竭力拉拢皇帝,依靠皇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家政治势力的稳定。”
杜时升本来就是非常谙熟朝局之人,此前几日因为全副精力都扑在联络那些地方大豪上,对中都城里的局面稍稍疏忽。这会儿郭宁一旦提起,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郎君说的是!”
他下意识地扯了扯缰绳,胯下战马猛地往前几步,然后又被他带回来:“也就是说,本来朝堂上的左右丞相,都对皇帝不满,同时也都和升王殿下有所沟通。在这上头,他们是有默契的,利益和步调也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完颜纲要激进的多,而徒单右丞更保守,更谨慎,更多地考虑全局。但因为升王失踪,完颜纲前期的谋划成空,他就只能依靠皇帝……”
说到这里,杜时升连连摇头。
“而五天之后,升王在我们手里的情报便传入中都。一旦中都诸多势力打起精神分析,就会发现,我们这支兵马竟是徒单右丞一手纵容出来的。于是……咳咳……徒单右丞便会成为皇帝和完颜左丞共同的敌人,成为朝堂上那个意图政变的恶人了……”
“是不是很荒唐?”
郭宁讥诮地笑了起来:“徒单镒是三朝老臣,是朝中儒臣的旗帜,一向爱惜羽毛。你猜,他老人家会不会喜欢看见这一盆脏水扑在脸上?你猜,如果被扑了这样的脏水,他老人家还能不能保持名声,继续以超然姿态指点朝局?”
“郭郎君,你可把徒单右丞顶在杠上了!他老人家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也绝不会允许自己被天下人视作弑君的赵盾!”杜时升长叹一声:“所以……他的时间就很紧张了,他得在这五天时间里,催发出一场政变来!”
“那么,你估计,徒单右丞能不能做到呢?”郭宁问道。
两人谈话的场合,忽然出现了第三个声音。那是移剌楚材在说话:“徒单右丞自然能做到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失(下)
郭宁等人率部退往安州新桥营以后,移剌楚材便带着精干人手奔赴中都,去程三百里,回程又是三百里。看来,移剌楚材在中都知道了什么重要的消息,所以快马加鞭赶回,这可真是辛苦,便是个铁人也吃不消!
郭宁急抬眼,见移剌楚材脸色苍白,双眼中血丝遍布,一向梳理整齐的胡须沾了泥污、血渍,乱得不像样子。
再看移剌楚材的袍服上,沾着几处血迹,坐在马上的姿态也稍显僵硬。郭宁心中一惊,不问中都情形,劈手先挽住移剌楚材的臂膀:“晋卿伤到了哪里?可要紧么?”
移剌楚材心里有些感动,躬身道:“蒙古军一部不断东进,已经拿下了涿州范阳,正与术虎高琪所部对峙。此时哨骑四出,已遮蔽中都以西的多条道路。我回程的时候正撞着一股,受了些小伤,不碍事……”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只可惜,傔从将士们战死了好几位。”
郭宁颔首:“此行干系重大,战死的将士们若有家眷,都会重重抚恤。”
他也知道,移剌楚材只是说的轻巧。这契丹人是个书生,又不是雄武大将,就算有傔从、良马,撞上蒙古人的哨骑,必定九死一生。
郭宁的出身始终太低,在军队以外并无声望可言,所以身边可用的幕僚很少。但有其它的可能,郭宁根本不会把移剌楚材遣去中都。
可是,该办的事总得办。
蒙古军此番入寇,声势震天动地,任谁都看得出,大金国摇摇欲坠。然而,大金毕竟立国百年,可调度的力量还很庞大,郭宁等人在纷芜多端之中持拿住了要害,这才能游走于混乱局面,一步步地攫取利益。
为此,与中都城内徒单镒的联络至关重要,非得由移剌楚材亲自去一次,才能明确中都的局势,才能明白徒单镒想做什么,而己方又该怎么应对。
杜时升在一旁急问:“晋卿没事就好,徒单右丞那边,怎么说?”
“徒单右丞道,败坏规矩的事情,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但请郭郎君放心,尽快拥升王入中都便是。”
顿了顿,移剌楚材又道:“涿州既然易手,中都城西、北两面的蒙古军步步迫近,潞水和卢沟水两条河道的交通,未必一直顺畅。真到了蒙古军兵临城下,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郎君,要快!”
“看来,徒单右丞确有把握。”杜时升喃喃地道:“只是,郭郎君既然不愿做这把千夫所指的刀……徒单右丞调度的,会是谁呢?”
“我估计,当是郭郎君的老熟人。”
移剌楚材苦笑道:“三天前,也就是八月十七日,徒单右丞向皇帝建议,召集重将群策群力,以应危局,此举立即遭到完颜左丞的激烈反对。而完颜左丞之所以反对,针对的倒不是徒单右丞……”
徒单镒在军队里头早就没有实力了。此前郭宁在中都宫城放火,为了压下这桩事,徒单镒又和完颜纲做了政治交易,将他在武卫军、威捷军乃至中都警巡院的若干力量全都收缩,转给了完颜纲。
所以,此时说到军务,说到朝中重将,完颜纲会提防的只有一个人。
“是胡沙虎,对么?”
郭宁揪了揪自己的胡髭,笑了起来:“胡沙虎本来是完颜纲赖以压制徒单右丞的有力工具,这会儿,却成了深遭忌惮的敌人。徒单右丞的奏章一上,完颜纲便立即便会全力打压胡沙虎以防不测,而以胡沙虎桀骜狂妄的性子,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完颜纲?完颜纲打压之日,便是胡沙虎勃然狂怒,将以报复之日……”
移剌楚材随即道:“胡沙虎是右副元帅,在中都掌控着相当的力量,他一旦行事,只怕朝中无人可制。所以,徒单丞相会更加需要郭郎君的帮助,事后也一定不会吝于酬报。”
“很好。”
郭宁微微颔首。他征战沙场十余载,杀人无算,自有剽悍的杀气随身。而这会儿,他虽然在愉快地笑,语气中又平添了几分狰狞的恶意。
移剌楚材心中一凛。
与郭宁越是熟悉,移剌楚材便越是深知他的才干,越是了解他的大胆。归根到底,此君也是恶虎啊,他难道就比胡沙虎无害一些?而徒单丞相真能控制住他?
一行人在道旁谈说,距离将士们的队列不过两三丈远。
有一名牌子头正沿路催促将士行军,走到郭宁等人旁边,稍稍喘息,喝了口水。林木掩映下,他没看清郭宁等人的严肃神色,只见郭宁和幕僚都在,当他们在闲谈。
牌子头兴冲冲地走近问道:“郎君,再过半个时辰,就到信安了。大伙儿赶了几天的路,却不知,要去哪里?”
许多士卒们都认识郭宁,郭宁对他们也熟悉。比如这个牌子头,郭宁记得他姓余,是野狐岭以北的柔远县人。他看上去满脸皱纹,大概四十岁上下,其实才二十出头,只不过风霜、劳苦和一次次的厮杀,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摧残。
正如此时军中大部分将士,这个姓余的牌子头,也有着令人心酸落泪的故事。
当日金军在野狐岭北口的防线崩溃,蒙古军以界壕沿线边堡的军民为前驱,围攻浍河堡。这个牌子头,就是浍河堡的守军之一,而他新婚的妻子,就是被驱使攻城的百姓之一,就死在了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