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奉皇遗事 > 第24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4章(2 / 2)

永王看向皇帝,不可置信道:“爹爹。”

“你舅舅的寿辰快到了。”皇帝语气平淡,“你做外甥的,好好给他贺个寿。”

***

韩天理重奏并州案一事震动京城,不过晌午全长安已人尽皆知。皇帝回銮时,皇后已在甘露殿等候,脂粉已被泪水冲淡,勉强支撑仪态,对皇帝一福,“陛下。”

皇帝抬手要扶她,皇后再忍不住,拜倒在地,泣声道:“求陛下救救哥哥吧。”

娄春琴见状退出殿去,皇帝甩袖走了两步,低声问:“你要朕怎么救他?”

“韩天理今日当着百官皇亲的面告这个状,要的就是朕骑虎难下!右相是个最狷介刚正之人,朕敢把韩天理拖下去,他就敢碎首进谏你信不信?就算能封住百官的口,能封住这些文人士子的口吗?来斗乐的哪个不是自诩风雅之辈,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唾沫星子就能把他卞秀京淹死!更别说岑知简还在场,他后头站的是华州岑氏!青氏在朝岑氏在野,别说是你们,朕都要怵几分!”

皇后伏在地上,颤声问:“陛下,真的别无他法了吗?”

“瞧瞧韩天理知道多少吧。”皇帝平复着气息,“他若适可而止,朕便能如此了事,国舅也有转圜;他若咬死不放……”

殿中片刻寂静,回荡着巨大的钟漏声。

皇帝低声道:“这件事的主审不好做,朕得好好挑个人选。你哥哥的那些人断不能用,脑筋太轴的也不能用,得要个瞧着不偏不倚、又不会无君无父之人……”

皇帝沉吟许久,突然扬声道:“春琴,宣旨。”

娄春琴候在门外,闻言轻轻推开门,恭顺低头,“陛下。”

“拟诏,着吕择兰为主审,杜筠为陪审——三郎若想旁听也去,但别给朕闹出新的话柄来。有什么事,叫他回来当朕的面讲。”

永王是吕择兰的座主,吕择兰多少会替永王考虑一些。但他向来以中正和雅之名闻于朝野,选他做主审也没有偏颇。同时取青门杜筠做陪审,也有对青不悔代表的寒门势力求和之意。再者,皇帝的确对杜筠寄予厚望,想以此看看他能否顺应君心。

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

娄春琴领诏下去,皇后仍伏地不起,皇帝叹一口气,伸出双手搀她,柔声道:“淑娘,一切尚未定局。凤城为国尽忠多年,是朕最得力的臂助,更是朕的舅兄。不为旁的,就为你、为三郎、为当年卞氏举家襄助朕的情谊,朕也不会弃他于不顾。只是舆情如此,朕得先叫他回来,回来过个生日。”

他沉声道:“淑娘,你要体谅朕。”

皇后明白,皇帝耐心将尽,她只能顺皇帝搀扶起身,凄声说:“妾多谢陛下。”

皇帝又草草宽慰几句,皇后便告退离去。下丹陛时步履摇晃,大宫女月华忙扶住她,问道:“娘娘怎么不为国舅多说几句,一日夫妻百日恩,娘娘说话,陛下多少给些情面。”

“这件事是卞氏没办利索,叫旁人捏住话柄,陛下如今肯见我已是无限天恩。”皇后突然住了脚,站在上下茫茫的台阶中央,“还是叫那妮子看笑话了。”

“她有什么笑话可看。”月华道,“当年那位是被陛下休弃之人,后头又有那桩事在,陛下只怕一想起便心下膈应。陛下若记挂那位,自然该追封皇后,怎么连个谥号都不给?长乐公主不过仗着父女不见多年卖乖讨巧,如今她是庶女,中宫只有娘娘。”

皇后凄然一笑,“本宫与陛下夫妻多年,最知道他的性子。当年萧伯如拿这事摘指他,他便一时恨极,萧伯如不在跟前,他又生出无数想念来。如今女儿转了性子、讨他的欢心,他想起那位,便只有万般好处,自是悔恨交加、追思难忘。活人哪里争得过死人。”

“哥哥若倒了,只怕本宫最后尚且落不得她那个下场。”

“娘娘又说胡话。”月华忙道,“那位可是娘家倒了,全族子弟发配的发配、流放的流放。再论子女,哪怕如今长乐公主再得眼,也不过一个丫头,翻不起事,儿子虽追封了慧仁太子,死人名号罢了,又有什么用。娘娘子侄皆得力,更有永王爷在,怕什么?”

“是,本宫不是她。”皇后像在轻声呐喊,“本宫也绝不会变成她。”

***

这事闹腾得大,秦灼回府已至下午,便闻陈记铺子又送来酒酿。秦灼心知陈子元找他,从长乐跟前坐到黄昏便告辞出门。

陈子元估摸他要到了,一早打发了客人在铺子里等候。

秦灼闪身入门,问:“这么急,是什么事?”

陈子元将门栓好,快步走上来,说:“殿下,你记不记得死了的李四郎,他户籍籍贯写的是并州。”

秦灼目光一动,点了点头。

“我以为是随口诌上的经历,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和正康说了几句,也只道是碰巧。”陈子元道,“李四郎是在大梁安下的老人,文公北上之前、估摸是您姑姑出嫁的时候就在了。元和六年底文公薨了,而咱们的记录里,李四郎七年初就到了并州。文公薨后在长安的秦人纷纷撤离,我以为他也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