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奉皇遗事 > 第45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54章(2 / 2)

许仲纪愣愣坐着,许伯林叹口气,端了碗米汤喂给他。

许仲纪木然吞咽几口,问:“为什么拦着我?”

许伯林道:“这是清河郡夫人的意思。”

许仲纪嘴巴张合几下,又问:“……她怎么死的?”

许仲纪道:“支持甘州,抵御狄兵,为国捐躯。”

“她不是没有打过狄族。”

“这次……”许伯林只是说,“以少战多。”

许伯林看他的神情,轻声道:“崔将军以百骑支持,死守甘州半月有余。大义赴死,护得全城性命,有将如此,大梁之幸。”

许仲纪直着眼睛看他,追问:“那我呢,我呢?大梁之幸,是我之幸吗?”

“她瞑目了。”

许仲纪泣不成声。

他伏倒在床,许伯林垂泪抚摸他的脊背,在最后做出欺骗。一个死不瞑目的崔清对许仲纪而言是怎样的打击,他不敢冒这个险。

待许仲纪气息平复,许伯林轻声说:“去灵堂吧,杨夫人一个人在那里,她在那里等你。”

深夜,香烛摇曳,烟雾缭绕。许仲纪迈入灵堂,先和杨夫人目光相撞。

杨夫人放下擦拭灵位的衣袖,轻轻唤他:“来了,二郎。”

她佝身站起,将女儿灵位抱到一旁,从案上捧下一坛酒,还用蜜蜡封着口,看样刚掘出来不久。

杨夫人道:“我实在没有力气,二郎,你来开封吧。”

许仲纪没有多问,从她手里接过一支小锤,轻轻将蜜蜡敲碎,揭开红封,当即酒香充满堂间。

杨夫人倒一碗酒水,递给许仲纪。许仲纪正要推拒,杨夫人已柔声道:“吃吧,这酒本就是留给你吃的。”

许仲纪接过酒水,向她深深一拜,一饮而尽。

杨夫人挨着崔清牌位坐在地上,又给他倒一碗酒,道:“阿清从军数年,我一个人在京无依无靠,只有你二郎常来陪我。帮我瞧瞧花弄弄草,过年也问过节也来,我心里记得你的好。”

许仲纪捧着酒碗垂着头,有些语无伦次:“伯母言重了,我和崔将军……我和十一娘自幼的好友,我少小就没了娘,您又待我好……在我心里,您就像自家长辈一样。”

“你是好孩子。”杨夫人声音微颤,“你和阿清……你们都是好孩子。”

她静静瞧那碗酒水,泪水滑落时轻轻一笑,“许二郎君,我代小女与你两清了。你本就不欠她什么,我还要多谢你这些年的照料。但你还年轻,也不似我孑然一身了。”

那双捧酒的手剧烈颤抖起来。

杨夫人哑声说:“好孩子,别怨我,她下葬时我使人支开你,你要明白我这颗为娘的心。我只这么一个女儿,她父兄去后我和她命撑着命,我不能让她走得有半点闲言碎语。你万一在她灵前有什么不妥,她一个入土的人,没嘴说的清!这次酒吃完,你想瞧瞧她,就去瞧瞧她吧,和她说说话——可也就这一回了。”

她从怀里取出一封信,“这封信是百斗交给我的,说是从她甲胄里找到,她一直贴身带着。”

许仲纪双手接过,啪嗒一声,一物先从信封中掉到地上。

一枝干枯的红柳。

他抽出信笺,果然,上面是自己的笔迹。

当日他千里传书,只写了一句话。

——十一娘,我要出阳关啦。

许仲纪身子几乎躬到地上,信函从他指间掉落,他哇地一声嚎啕痛哭起来。

杨夫人一下一下抚摩他的脊柱,眼落在酒坛上。冥冥中,她像看见崔清出征前,将这坛酒抱在臂弯。

杨夫人当时还不知其意,只问:“怎么把女儿红搬出来了?”

这酒是崔清出生之日她父亲亲手所酿,埋在花树下,等她出嫁之日招待新婿。

崔清神色很坦然,说:“过几天许二郎也要走,跟他阿翁随军。磨了多少年老头终于给他松了口,头一回上战场,虽则还是个文职。”

杨夫人犹疑道:“你给他饯行?”

“馋他呗。阿爹酿酒手艺精绝,这等好酒,他要想吃上一口,就得留命回来。”崔清从她娘跟前坐下,叹道,“刀剑无眼哪。”

杨夫人一口茶吃了好久,半晌,才开口:“建朝以来,许家就立下祖训,为着当年血债,两姓后人不能有过密的交从,譬如师承,还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