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奉皇遗事 > 第45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56章(2 / 2)

贺蓬莱道:“天心岂能妄加揣测,陛下君道如何我们不清楚,但诘问君上,绝非为臣之道。”

李寒追问:“那以天使之见,什么才是应行的臣道?”

贺蓬莱道:“我一鄙陋人,哪里知道什么君道臣道。要论臣道,还要请教青公。”

青不悔和他对视片刻,还是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事君不贰,刚直不阿,应是臣道。”

李寒也看向他,“青公所言,是忠诚的臣子,正直的臣子。这样的臣子,不一定非要温柔敦厚,也可以极尽怨刺。”

青不悔目光没有离开他,说:“是。”

“但现在的朝廷听不得批评,不美饰是怀恨,不隐恶是犯上,直言进谏更是不忠不义,他们把臣子的陈述形式等同于臣子品质,把天子威严是否受到冒犯作为衡量臣子品格的标竿。这不是应有的臣道。”

贺蓬莱道:“书上都说:‘臣者,象屈服之形。’为臣者听命于君,难道不对?”

李寒说:“上古之臣是指奴仆,奴仆服侍主人,自然俯首帖耳。如此之臣,是当今之内臣,而非殿上之朝臣。天子若视天下百官如家中私奴,这是什么样的朝廷和法度?”

他继续看向青不悔,“从前追随青公,曾借古谈今发过胡言。今日,当是最后一次。天使与我讲象形,的确,‘臣’字字形像个竖立的眼睛,都说是侍奉主上,垂首以示尊重。但如今,某要论朝臣的‘臣’字,这个字形就不是低眉顺眼,而是向下看。”

青不悔缓声道:“向下看。”

“是,为臣者不仅是君王之臣,更是百姓之官。君王在上,有无忧之高枕;而百姓在下,才是臣该看的人。”

李寒静默片刻,再度开口:“大道至简,依某拙见,什么道都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世间所立,天子、官吏、百姓,何者居多?公与我皆知,天下亿万百姓、千百官吏、孤家寡人。而这三者之中,谁又最苦?一时之内,有冻毙馁死之百姓、酒足饭饱之官吏、高居宝座之天子。那道之所至,正当为这些最多却最苦的人。道是可被解释的,解释它其实也是一种权柄,那真正至高的权柄,应当握在最多、最苦的人之手。而如今,最多最苦者贱如草芥,至少至贵者大权独揽,我们中间这些不那么少又不那么苦的人,还要顺应贵者来踩踏贱者。这不是我的臣道,也不是我要侍奉的君道。”

屏风之后,发出茶盏磕碰的细微声响。

青不悔目中震动,半是欣慰,半是苦涩。贺蓬莱遽然变色,喝道:“放肆!”

李寒却全然不顾,“天地君亲师,其实是掌权者自己解释、自己创制的‘道’,我的无君无父,也是他们根据这个‘道’对我进行的批驳。但如果,这个被创制的‘道’本就不是绝对正确的呢?”

他轻声道:“敬天、拜地、奉君、事亲、尊师,固然是为人之义,但师道、君道、天道,统统抵不过一个公道。师者不师,师道淹灭;君者不君,君道不存;苍天无情,安论天道。而公道,自在人心。”

贺蓬莱问:“不知李郎这存于人心的公道,能留到几时?”

李寒说:“万古不移。”

屏风后,萧伯如坐起身,双眼隐在旒珠底,折射寸缕珠光。

她一扬手,缠臂金沙沙作响时,宫人已会意,端起早已备好的酒水。正要转身打开珠帘,却被吓了一跳。

珠帘后,孟蘅直直看向萧伯如,一张脸又沉又静。

萧伯如与她对视,面无表情。

对峙片刻,萧伯如淡声说:“你去。”

宫人喏喏应是。其身份不足以走正阶,便绕出侧门,再从殿外奉酒上来。

她退去的脚步声响起,孟蘅立刻收回目光。她没有拜见萧伯如,掉头就走。

第336章 一〇二 阳谋

自从萧恒入京起,长安城门便增设岗哨,更是从京卫中分拨大量军力驻守,只进不出。如此铜墙铁壁,显然准备生瓮中捉鼈。

范汝晖戍守宫中,其麾下便把守宫门。杜宇已做到金吾卫中郎将,率令三百军驻守春明门。

杜宇正登记造册,突然,听得街衢尽头遥遥传来马蹄震荡之声。

他一按手心,麾下士兵当即按刀负剑,进入战斗状态。

来人足有数百,个个身系素縧。为首者面庞消瘦,两眼乌青,一副憔悴模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