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奉皇遗事 > 第46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63章(1 / 2)

萧恒道:“但皇帝不放心。”

李寒笑道:“正是,皇帝又怕许淩云耽于亲情,或早与许仲纪通气,留在京中就是为做将军里应。若真是如此情形,以他为主帅岂非以此资敌?所以她得找个旧怨旧恨,两厢箝制,双方制衡。”

萧恒道:“不得不为。”

“是,放眼朝中,皇帝没有更好的选择。”李寒合上茶盏,“但自古得胜,天时地利还是其次,首要一个人和。如今用狄皓关来搭许淩云……他们的将帅不和,就是将军的人和。”

梅道然打起几分精神,笑道:“军师,咱们兵不过三万,人家可是三倍之军。”

李寒老神在在道:“若叫我瞧着间隙,十倍之军也能挡得。”

梅道然笑道:“咱们军师不愧是搞阳谋的老手。”

“过奖。”李寒亦笑,“不过这次是阴谋。”

萧恒依旧眉头未展,“那就要立时备战了。”

李寒道:“是。”

萧恒道:“军师已有成算。”

李寒微笑道:“成算谈不上,英州一战的旧把式而已。”

萧恒有所领会,“先发制人。”

“是。这次我为将军选了个好地方。”李寒起身走向壁前,壁上大梁舆图悬挂。他拾笔圈了个关镇。

松山。

李寒将兔毫丢回笔架,“朝廷十万大军要到潮州英州怎么也要一个多月的脚程,趁这个空档,我们就不若迳取松山。”

梅道然听了一会,犹豫道:“可松山易守难攻,古有‘江南第一天堑’之称,是实打实的一块硬骨头。我怕咱们还没把松山抢下朝廷便到,来个内外夹击,那可完犊子了。”

李寒笑道:“蓝衣,我说的是‘取’,不是打。将军与朝廷相比,麾下兵、财二字都远不能及,有一二胜算的,就是民心。若要强攻,岂不是把这二两钱的压秤当空打散?倒不如他解甲来你归田,我么,找个战火不及的村子,做个教书先生,或者写春联的编话本的,留一条残命苟活余生。”

梅道然讲:“您老人家可别卖关子了,直说怎么办吧!”

李寒看向萧恒,“松山最近遭了涝,因此断粮。”

梅道然嘶声,“跟潮州前两年还挺像。”

李寒道:“比潮州要强不少。但如今是一阵急灾,周边州府又自顾不暇,唯独潮州已开粮道。将军若此时援手,松山会记将军这个恩情。”

梅道然问:“他要是不记呢?”

李寒摊手,“那因时而变,战场相见了。”

梅道然皱眉,“那岂不是赔了粮食又折兵?还不如不动。”

李寒道:“不动,就是坐等许淩云大军集成南下。我们到底偏安一隅,本营正是潮州。以攻为守,是无奈之处的上上之举。”

梅道然说:“我真不是不赞成,只是将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虽有粮道,可也得有粮食。咱手中就那一丁点存粮。”

李寒袖手道:“我只是建议,还要将军做此决断。”

他们的视线一齐投向萧恒。

片刻沉默。

灯花轻轻爆裂,萧恒也转向李寒,“有劳军师拟个章程,今日把大概敲下来。”

这是答应了。

“还有件事。”萧恒抬眼看他,“军资是个大问题。”

“要迎战这十万大军,潮州、英州、西塞三处须得拧成一股,辎重配备更不能出分毫差错。这一战快则一月,长则一年,所需军备怎么也有这个数。”李寒伸开手指比了比,问,“将军有思量吗?”

萧恒双手交握,沉默半天后,开口道:“不能再加赋税。”

李寒颔首,“百姓受不住了。”

梅道然问:“军师,你有没有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