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熹握了一把瓜子在手心:
“竟是如此。”
“五大门谁不修点法术?再差的人也多少会个一两招,这么一来,更没人瞧得起神女,这什么神啊,真遇到点事儿,连才起步的末流小辈都比不上。大家伙儿也就表面上尊敬,实际上,没人鸟她的。”仙说,“再加上她那疯癫劲儿,你是不知道。”
明熹不吭声,心道:
……我可太知道了。
明熹问:“你们神女平常下界吗?”
仙:“不下。”
明熹:“……哦?”
仙:“我门门规,神女永生不下界,并且一生不可修习法术。”
明熹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临风在凡间到处乱跑,以及用法力怒轰不良男子等“光辉事迹”,不由得磕着瓜子,啧啧赞叹。
“有时候,也觉得她挺惨的。”仙越聊越起劲,朝明熹招手,示意脑袋凑近了说话,“我跟你讲,她不招人待见,还有别的原因。”
明熹:“哦?”
仙:“门主、二门主,都不太待见她!否则我们下面人哪儿敢,还不是上行下效。”
明熹:“这又是为何?”
“她的身世!”仙抬起一只手挡着嘴,“我悄悄同你说。”
明熹凑了过去。
仙:“传闻她母亲没有道侣就怀了身孕,至今都没几个人知道她爹是谁。而她母亲,就是当今二门主的同门师姐,传闻自入门起,两人就一向不和,相互嫉恨,后来又因爱上同一个男子而彻底决裂。之后两人争夺门主之位,最终二门主设计杀了临风她母亲,但自己也因为被临风母亲迫害,身上有暗伤,妨碍她用法力,所以被当今门主抢了先机,于是只好屈居门主之下,成了二门主。”
明熹:“……”
谣言的想象力——
或说世人的想象力,永远是那么匮乏。
一个女子的谣言一定是和道侣、身孕挂钩的;两个女子之间的关系一定是虚与委蛇、相互嫉妒的;为两个女子撕破脸编造的原因一定是为了抢男人的;两个女子若是有胜有败,那一定是掺杂了难以启齿的灰黑手段的。
明熹没对谣言做什么评价:
“所以说,二门主不喜临风?”
仙:“二门主是一惯对她黑脸,这个有眼睛的都看得到;至于门主,那男的一向是个笑面虎,对谁都假惺惺,凡事只顾他自己。”
“她母亲也没别的亲眷了吗?”明熹说,“那她岂非孤立无援?”
“可不是。”
仙附和道。
明熹若有所思地盯着临风的方向,突然有了一种错觉——
临风也往她这边看,而且好像已经发现了她。
这个念头刚闪过不久,明熹就见临风站了起来。
后者和侍卫说了两句话,就走下了高台。
“嗯?”明熹站起身,“她走了?这是要去哪儿?”
仙:“回寝殿吧,她住神女殿。”
“敢问,哪个方向?”明熹说,“没别的意思,就是我们巫土里土气,没见识惯了,我实在好奇你们神女长啥样,想近点看看。”
仙手上瓜子屑都没擦干净,抬手就在空中给她绘了个地图:
“小事,告诉你也无妨,反正她身边随时有侍卫守着呢。”
作者有话说:
“谣言”只是谣言o,可以猜猜真相是什么(抱头溜走)
第7章
明熹和临风一行保持了一点距离,始终缓缓在他们身后坠着。
眼看越走越偏僻,终于到了一处格外僻静之所。
一道白玉门横在路的尽头,上挂镶金的“神女殿”三字。
往后,则是一架水雾缭绕的阶梯,挡住了明熹望向真正的神女“殿”的视线。
她躲在掩体后面,看着临风和侍卫分别、独自上了阶梯。
而那两个侍卫就守在门前,并找来其他侍卫,指着神女殿周围,似乎在商量着分配守卫的任务。
明熹见状,迅速靠近——
要潜入就得趁着他们任务还没分好。
否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下一个机会还不知要等多久?
然而明熹很快意识到,神女殿四面环水,高立于水渠中央,仅以柱子支撑,三面基本悬空,几乎没有叫人爬上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