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22章(1 / 2)

最近天气凉了,孙武每天从镇上带着粉回来,然后再将粉吊到井里放着,留一夜也不会酸。

不过吃粉容易饿,更何况是许一这帮汉子,因此,柳大娘每天还会给他们做些包子之类的。

小秦家给工人的福利待遇好,许一等人虽是仆,与工人不同,但秦润在吃食上并不会吝啬,每天让大家伙吃好喝好,许一等人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对吃的没啥追求,平时也不过图个温饱不饿肚子就行,但能吃的更好,谁不喜欢?

许十六几个年纪还小的,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吃饭这一刻,大家伙围在一起吃的香喷喷,可能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大梨村不同于尔虞我诈的皇室,大家伙并没有太过警惕,但秦润一到院门外,许一众人还是发现了。

“小东家,有什么事吗?”身为众人的大哥,许一放下碗筷起身出去。

秦润从背篓里拿出契书,“这是契书,昨天夫君应该有跟你们提起过的。”

许一结过契书大概扫了几眼,不自觉的眉眼一挑,没想到他们少爷居然还有一手,看看这契书上的字,工工整整,一页下去,条条框框罗列的清清楚楚,还没一个错字,比之他们以前的主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的,昨儿少爷交代清楚了,待会我们便出发。”

……

大树村位于清河镇的北面,距离镇上步行有两个半时辰的距离,换算下来,也就是五个小时的路程,这般距离,村里人要上街赶集一次并不容易。

因为出行所需的时间太长,大树村自然算不上富裕,要说村里如今最有出息的人是谁,那无疑是在镇上万宝斋当小二,包吃包住,一个月月例还能领六百五十文的李金了。

为什么说是‘如今’呢,主要是,前几年,在村里人看来,最有出息的人不是李金,而是他们村唯一的学子周杨星。

周杨星这人可不得了,从小在其他孩子坐不住满地玩泥巴的年纪时,只有他干干净净的捧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一看就像是读书的料子。

身为村里唯一的学子,他不像李云飞那般因为学子的身份傲气而自诩不凡,周杨星这人真真是个性子好的,从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就觉得高人一等,或者家里人就该伺候他。

对村里人,周杨星例来和颜悦色,平时放田假,周杨星从不会偷懒,拿看书为借口不下地干活,他勤快,也聪明,这不,十四岁考上童生后又进了清风书院,这在村民看来,能进清风书院,那日后肯定能当官老爷了呀。

那段时间,村里人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周家人,觉得周家也是苦尽甘来了,可有人羡慕,自然有人嫉妒眼红。

周家十几口人,周杨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头四个兄长,唯独周老大周老二娶了媳妇,娶了媳妇自然就有了孩子。

周老大周老二一共有四个孩子,因为家中供一个读书人,还要养四个孩子,以至于根本凑不出彩礼钱,周三周老四两兄弟便被耽搁了下来。

几年前,大家伙还会想,周家老三老四没有彩礼钱讨不到媳妇,等周杨星考上秀才还用愁这些事吗?

没准到时候,因着周杨星,人家不要彩礼都得倒贴进周家的门哦,谁不想有个秀才当亲家?

可他们压根不知科举究竟有多难!

周杨星连续考了两次秀才,次次榜上无名,六年,他在清风书院耗了六年,哪怕他平时也会抄书换点银子,但读书终究太费银子了,因为村子里镇上太远,周杨星只得住宿,住宿费一年就得去几两银子。

平日里,周杨星再节俭,一天两个馒头配咸菜,一年少不得也得花上一笔钱。

周家为了他,那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活,一家十几口,几年不换一件新衣服,衣服例来是老大穿了老二穿,总归得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

他的四个侄儿也是瘦的面黄肌瘦,其他人家再穷,好歹隔三差五还能吃个自家母鸡生的鸡蛋补补身子,但周家几个孩子半个月都不见得能吃一个。

两个嫂子虽没说过一句怨言,但周杨星看到了不能当看不到。

自家母亲因为劳累,脸上长皱纹深如沟壑,不到五十的父亲更是驼了背,为了他的学费以及平时的开销愁的不敢休息,整日忙个不停。

几个兄长呢,大哥二哥为了他这个弟弟,连小家都顾不上,三哥四哥更是连媳妇都没讨到,他们四兄弟一得空了都不敢歇,挣得的银子,多数也是砸他身上了。

家里人的付出,周杨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也曾劝过自己,想咬牙再拼一次,可他无法承受来自良心上的谴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