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山嚼咽下肚后说:“再给我一块,味道跟小时候一样,好吃得很。”
贺渊又递一块,自己也吃一块,一咬,咔滋响,浓郁肉香瞬间嘴里散开。
贺山端放鱼的大碗进灶屋,出来问:“我去找找云哥儿,去不?”
贺渊把碗递给贺山:“就剩两块,吃了再去。”
贺山把两块肉一起塞嘴里,含含糊糊说:“走,去看看这小哥儿玩啥呢,饭都不想吃了。”
两人走在村庄的土坎上,太阳逐渐西沉,天空泛暖黄,映得上河村金黄一片。
两人走到村子中心,这里房屋多,没隔多远就是一户人家,一棵老树下有块平整的小坝子。
每回里正说事,村民就聚集在此处,村里人也常在老树下坐着唠家常,小孩则在小坝中踢毽子或追逐打闹。
此时,不少人端着饭碗,坐在老树下,边吃边聊。贺山一眼看见踢毽子的贺小云。
两人快步走过去,贺山一近,贺小云的后脑勺就挨一巴掌:“在这玩呢,没见别人都吃饭了,你还吃不吃哩。”
贺小云摸脑袋,不高兴嘟囔:“大哥,当着这多人打我头,多丢我面儿呀。”
“呵,你要面儿,你个小娃子要啥面儿,咋不看这都啥时候了,中午吃石头嘞?”
贺小云不服:“那你这么大人,不也要面儿吗?再说,你傻呀,石头能吃吗?”
贺山忍不住,卷起袖要教训娃子,贺渊赶紧拦:“诶诶诶,山哥,这么多人呢,打了一会儿不得把咱俩围起来啊。”
贺山被拦住,不甘心瞪贺小云一眼:“还愣着干啥,赶紧走。”
三人走在回家路上,贺山还在不停念叨:“这么大的小哥儿了,还踢毽子,再过几年都要寻婆家了,把这贪玩毛病改改。”
贺渊不知贺小云听进去没,只见他拿根长树枝一路这戳戳那打打。
贺小云一回到贺家就钻进灶屋找于清了。
贺渊没坐多久,饭菜陆续上桌,小酥肉、红烧鱼、辣椒炒肉、清炒菌子。
贺父热情招呼大家围着木桌坐下。桌上大鱼大肉,于清还蒸一锅红薯饭。
贺渊喜洋洋端起碗米饭,一碗接一碗吃。
于清皱眉:“阿渊,差不多得了,晚上吃多容易积食。”
贺渊还没答,贺母抢先:“这说啥话。这么多好菜,阿渊不多吃点,还劝少吃,你啥心思呀。”
贺父眼看争论又起,忙说:“大山呀,二伯跟你说个事,你也不小了,该成家了。”
瞬间,一屋人都不说话,听贺父的话。
贺父又说:“你二婶娘家有个姑娘,说长得不错,还勤快,就是,就是,贺父声音越来越小,眼睛看向贺母。”
贺母瞧贺父那没出息样,大声说:“大山啊,二婶不会害你,姑娘确实好,我堂哥的女儿,叫林小柔。就是名声不太好。”
“但这事怪不到姑娘身上,那些嘴碎的张嘴就乱说,我娘家村有个泼皮无赖,那是真不要脸,又懒又不赚钱,一把年纪没娶媳妇。”
“去年林姑娘在河边挖野菜,那无赖看河边没人,居然把人扑倒动手动脚。”
“正好让从镇上做工回来的汉子看到,那无赖反而说姑娘不检点,勾引他之类脏话。”
“这不一个传一个。那姑娘我见过好几次,哪像他们说的那样。这不,我堂哥来松安镇找活,我碰到就聊了几句。”
“大山,那姑娘好,要不看看去。”
贺父放下碗筷:“大山,看看也行,若是不愿,就算了。”
贺母狠狠拍几下木桌:“大山,别听你二伯瞎说,不小了,该找媳妇了。”
贺山扒两口饭,想会儿才说:“那二婶你传个话吧,到时候去看看。”
贺母听着一脸笑:“明日就找人给我堂哥传话,让他有时间把姑娘带到铺子里,到时候你俩看看。”
大餐过后,一家人吃得特满足,贺父见贺山带云哥儿回家,急忙说:“清哥儿,去灶屋拿个碗,桌上剩这么多菜,装一碗让大山带回去,明早热着吃。”
于清听话地拿碗和筷子,每道菜都不少装进碗里,装满一碗,才递给贺山。
等贺山走远,贺母不满道:“真当家里钱大风刮来的,让你拿碗,拿小碗不行吗,弄这么大碗,真是的。”
于清温顺收拾碗筷,没说话。
贺母见于清去灶屋,没再继续说,转而问:“阿渊,今儿在家干啥了?”
贺渊当然不会说背一下午羊粪,笑笑:“下午找方小子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