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渊咬了咬牙,打算等回村在找李富贵好好交谈一番。
没多久,于清就迈着欢快小碎步,一脸满足笑意,走到贺渊身边:“阿渊,给你买的鸡腿趁热吃,哟,桌上这么多花生哪来的啊?”
贺渊伸出手接过鸡腿,回道:“李富贵,他为人大方,抓了这么多花生,清哥,你尝尝。”
于清抓起一把花生,一边剥壳一边说:“赶紧把鸡腿吃了,吃完咱去买几本书,还有笔墨都得备好。”
贺渊则不慌不忙地撕下一块鸡肉递到于清嘴边:“你买到喜欢的没,别省钱,我打算日后抄书赚钱,还能给你多买点好东西。”
于清目光明亮看贺渊,微微一笑:“嘴甜,就会哄我开心,买了点肉,回去做坛子肉,嗯,还买了,买了点花种子春日种在咱家院前。”
“咋没买布花?”
于清带着鼻音重重“嗯”一声:“我不要~假花哪有真花香,放心,我不会亏待自己。”
第56章
两人在书铺挑挑拣拣, 买了读书人必备的一刀宣纸、两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块墨锭,挑的都是便宜货,却也花去了六百文钱。
而这还不算大头, 科举所用的书本才是最贵的。仅买了两本手抄书《孟子》与《论语》, 就需要一两二百文钱, 着实让抠门的贺渊心中如刀割般难受, 三番五次拉过于清付钱的手。
还引来掌柜一记白眼, 摸着胡须说道:“我说小伙子, 日后也是读书人, 怎如此小家子气,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也知道贫寒人家读书不易。”
“但你要是想考中秀才,心胸还得放宽些,小子啊,该花的钱总归一文都少不了, 要是太看重银钱, 你半夜岂不得呕出几盆血来。”
贺渊则一脸严肃,正色回应:“莫说我现在心疼这钱,若是日后有幸高中,一回花出将近二两银钱,我一样会心痛。”
“二两银子能换两头大肥猪,能买1000个大肉包,能打一年叶子牌,哦, 不对, 不对。”
“若换成粮食,一家人能吃四月有余, 我家夫郎赚钱实在不易,父母平日更是节省,一家人买东西从未超过500文钱。”
“这大把银钱花在我身上,着实让我难免愧对家人,虽知有舍有得,但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贺渊表面说得有模有样,其实心里就是抠门舍不得罢了,要是给他二两银子去玩乐,都不敢想自己能有多幸。
可于清算是把贺渊脾性摸透了,目光犀利,冷冷说道:“把你的手爪爪给我拿开,再抓上来,回去就给你剁了。”
于清将二两钱放在柜台,接过掌柜找回的零散铜板揣进钱袋里,头也不回地离去。贺渊只好一股脑把笔墨纸砚一并抱入怀里,跟在身后边走边喊:“清哥哥,等等我。”
其实走在前方的于清并未生气,而且深知相公那番话颇有道理,要是把二两银子花在他身上,他才真会呕出血来。
但不干脆点,只怕贺渊还能跟那掌柜好好争论一番,做些无用功。
于清背着背篓转过身回道:“阿渊,快把东西放到背篓里,我知你心疼银钱,但你也想开点,若我能念书科举,你给我花二两银子,我半夜都得起来放鞭炮哩。”
贺渊把怀中的书本纸张仔细地放进背篓内,伸手取下于清肩上背篓,顺势背到自己身上。
他从衣物口袋中掏出一把花生,分了一半给于清,可怜兮兮地说:“你有给我买定胜糕吗?”
于清瞪大双眼,气急反笑:“今日都花了二两银子,糕点多贵啊,你还吃啥,日后戒了,跟个小娃娃似的,小娃都没你这般贪吃。”
话虽这么说,但他还是拐了个弯,带着人去了糕点铺。贺渊也很懂事,只买了两块定胜糕和两块青梅糕,打算日后每次捏一小半解解馋。
今日虽花了大钱,但一家人却也喜气洋洋的,回到家后,饭桌上贺父与贺母还小酌了两杯才罢休。
第二日。
农活也已忙完,于清本以为这大懒虫定会吵着闹着,或者偷偷溜出门与人打牌或是下河摸鱼。
未曾想相公连床都未下,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翻看手中书本,在床上坐着看、趴着看、躺着看,未提过一句要出门的话。
于清自然是希望他多多用功,连午饭都给人端至床前:“阿渊,先别看了,赶紧吃饭,咱家母鸡下了不少蛋哩,蒸了肉沫蛋羹快尝尝味道。”
贺渊闻言坐起身双臂张开伸了个懒腰,嗓音低沉回道:“多谢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