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书院门口,他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气,走进院门。
同窗们有的在埋头读书,有的在小声讨论课业。贺渊走到自己座位坐下,翻开书本,准备开始一日的学习。
不一会儿,杜夫子走进来开始授课。
课间休息时,贺渊拿着书本找到杜夫子,恭敬地问:“杜夫子,前日您讲的那篇文章,学生还有些疑惑。”
夫子放下手中茶杯,抬起头说:“若有疑问,尽管说。”
贺渊指着书中一处语句:“杜夫子,这里的字词,学生大致认识,可组合在一起就不懂其中深意了。”
杜夫子接过书本,看了一会儿,便开始详细讲解。
听完杜夫子的讲解,贺渊恍然大悟。
人一专注,时间就过得快。很快,上午的课程结束了,散学钟声响起。
贺渊立刻合上书本。现在是午休时间,晌午太阳正毒,热得人直冒汗,他回家的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
“这不是贺秀才嘛!刚从书院回来呀?要不要买串糖葫芦,带回去给你家小娃?”
贺渊摆了摆手,说道:“叔,不了。”
姜志从端着一碗饭走到廊下,笑着跟贺渊打招呼:“贺秀才,下学啦?”
“姜叔,是啊。”
姜志扒了一口饭,感慨道:“读书可真辛苦。脑子不灵光的,根本学不出啥名堂。”
贺渊心里很认同读书费脑子,啥都得记,啥都得背,要牢牢记住。怪不得上辈子的同事,年纪轻轻就秃了头。但他嘴上还是客气地说:“一点也不辛苦。”
姜志点点头说:“贺秀才脑子灵光,学啥都快。”
贺渊暗自得意,毕竟自己是开挂的,旁人可比不了。不过表面还是谦虚地说:“姜叔您过奖了,我就是比别人多下点功夫罢了。天太热,我就先回家了。”
寒暄几句后,贺渊快步往家赶。晌午的太阳太毒,晒得人难受。到家时,于清已经准备好了午饭。
“相公,快擦擦汗,吃饭了。”于清喊道。
许是今天贺小云在,饭菜不像往常那么素,有几碗放凉的南瓜稀饭、肉渣炒茄子、油煎豆腐,还有自家腌的咸菜。
贺渊坐下,拿起筷子说:“大热天的,辛苦清哥了。”
于清笑道:”不打紧”
大家开始吃饭,贺母先舀了一小勺南瓜稀饭,轻轻吹凉,喂到熙小宝嘴边:“小宝,来,张嘴,慢慢吃。”
于清则夹了一块油煎豆腐放到大儿子碗里:“大宝,你也多吃点。”
贺小云大口吃着饭,边吃边说:“清哥,我今天没事,下午帮你看甜水摊子。””成啊,正巧我下午还有别的事儿忙”
饭后,贺母带着两个孩子去午睡,于清领着贺小云去送饭,贺渊则收拾碗筷,把桌椅摆放整齐。
把家里收拾好后,贺渊才去了书院。
刚进书院,贺渊就听到角落里传来争吵声。他走过去一看,只见几个穿着长衫、满脸骄纵的少年,正围着一个身形瘦弱、大概十三岁的孩子,对他推推搡搡,还说着嘲笑的话。
“哟,瞧瞧你这穷酸样,还想考功名,做梦吧,回家种地去。”
“就是,他这笨脑袋,估计字都认不全。”
“你家穷得叮当响,还读什么书,浪费钱。”
“哎,你们知道吗?听说他爹还是个瘸子,走路都能摔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