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渊立马夹了一筷子萝卜丝,喂到泽大宝嘴里。
熙小宝坐在铺在地上的布上,小手紧紧握住勺子,可勺子却不听使唤,晃来晃去。
他抬眼瞅瞅一旁的哥哥,只见哥哥稳稳地拿着勺子,一口接一口吃得正香。熙小宝的嘴角微微向下撇,眼眶里渐渐泛起了委屈的泪花。
以往在家里,都是奶奶给他喂饭的,他都很少自己动手。他身子小小的,力气也小,跟哥哥不一样,哥哥力气大,而且长得胖乎乎的。
“爹爹,我不想吃了。”熙小宝的声音带着哭腔。
贺渊赶忙哄道:“小宝乖,多吃点才能长大个儿。”
熙小宝摇摇头,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泽大宝腮帮子鼓鼓的,说道:“弟弟,窝给你喂饭饭。”
熙小宝重重地点点头:“嗯,哥哥最好了,窝喜欢哥哥。”
贺渊一下子就明白了,熙小宝是嫌拿勺子太费劲,所以打了退堂鼓。这也难怪,泽大宝天生就比同龄人长得壮实,手脚麻利,干啥都快人一步。
再看熙小宝,身体比同龄的孩子要弱些,在生活技能的掌握上,自然就难免会落后一些。
贺渊边吃饭边看着两个孩子,只见泽大宝自告奋勇地拿起勺子要给熙小宝喂饭。一开始,泽大宝还像模像样地一口一口喂着弟弟,可没喂多久,就不耐烦地把勺子扔到碗里,说道:“弟弟,你自己吃吧,窝……窝累了。”
熙小宝可怜巴巴地望着哥哥,小嘴一撇,眼看又要哭出来。贺渊连忙放下碗筷,把熙小宝抱到腿上,给小儿子喂饭。
小家伙抽抽搭搭的,眼睛还挂着泪花,可算是安稳下来,乖乖张嘴吃着饭。
就在这时,摊位那边的情况有了变化。原本围得水泄不通的小娃娃们,陆续买到了心仪的玩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于清瞅准这个空当,赶忙快步走了过来。他看着贺渊怀里的熙小宝,又看了看贺渊那碗都快凉透的饭,接过了熙小宝,说道:“相公,快吃饭吧,我来喂小宝。”
下午,两个娃娃乖乖坐在布上玩小玩具,于清一边看着娃,一边缝补着一只小狗玩偶,贺渊则照看着摊子,没生意的时候就低头温书。
约莫四点左右,于清就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把大骨放进锅里开始炖。炖好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于清舀了一小盆排骨和莲藕,用木盖子盖好,送去铺子里,让贺山端回去给嫂子补补身体。
日子就像山里的溪水,不紧不慢、悠悠地淌着。每日晚饭后,于清铁定要去给贺渊送饭,之后就留在摊子上陪着,一直到夜市散了才回。
闲下来的时候,于清就把娃娃丢给贺渊照看,自己跟着高含乐和夏草,带着土小黄一道上山。挖野菜、捡菌子、摘皂果,皂果这东西天天都要用,家里没了就得花钱买。就这么着,大半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于清往山上跑得勤,家里也攒了些山货。
这天,太阳暖烘烘的,微风轻轻柔柔。土小黄精神抖擞,撒开腿往山上跑,还时不时回头汪汪叫几声,像是在催后面的人。于清他们三个背着背篓,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悠悠往上走。路边的野花随风轻轻晃悠,散出淡淡的香味。
他们都是小哥儿,可不敢往深山里去,只在大山边上晃悠。夏草眼尖,指着前面一丛红彤彤的果子喊:“瞧,是野山楂呢!”
高含乐眼睛一下子亮了:“这野果子,看着比去年结得还多哩!清哥儿,摘回去给你家那位做山楂糕。”
“行啊,他不挑食,啥都爱吃,好养活。”
三人说着,步子都加快了,朝那丛野山楂走去。高含乐嘴馋,伸手就摘了一颗,在衣服上擦了擦,丢进嘴里,圆脸瞬间皱成了一团:“啊,酸死了,呸呸!”
于清笑着打趣:“叫你嘴馋,刚摘下来的能不酸嘛!”
夏草赶忙取下水壶,递到高含乐面前:“乐哥儿,快喝口水。”
高含乐猛灌了好几口水,才觉着嘴里的酸味儿淡了些:“今年看着红通通的,还以为能有点甜味儿,谁知道跟去年一样酸。”
夏草笑着说:“野山楂嘛,本就是酸的。等摘回去做成山楂糕,或者泡水喝,都很不错。”说着,他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去够高处的红山楂。
高含乐缓过劲儿来,瞧见一根树枝上挂满了山楂,伸手去拉树枝,结果用力太猛,树枝“嗖”地弹了回来,差点抽到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