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启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小伙子,长得普普通通,人却很机灵。
闻言,他立刻应是,又转身对林老板见礼:“林老板,在下常小启,那我明日辰时三刻来这里如何?”
林老板笑着点了点头,客气道:“有劳常小哥了!”
众人分开,廖蓉蓉回去向郁宁回话。
“公主,广州商人林云从,已经住进城中了。”
廖蓉蓉同郁宁见过礼,两人坐下后,她才汇报道。
郁宁闻言,点了点头,确认道:“是那个经营酒楼和布庄的商人?”
廖蓉蓉点头:“是的。”
林云从是廖蓉蓉在内陆经商时认识的,清宁城中的布匹采购,也很多是同他做的交易。
对方早就对清宁城感兴趣,不过因为事务繁忙,总是没有抽开身,不能亲自前来。
这次他带着这么多东西,跑到滢炆岛上来,却是不得已来避难来了。
正如郁宁此前的猜测,岭南道与江南道的战火,已经愈演愈烈。
柳州、梧州和广州三地,全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岭南道一开始占据先发优势,一举夺回了柳州、梧州两地。
但是却在收回广州之时,遇上了障碍。
江南道闫家大公子,亲自带着大军,兵临广州城下,与广州城中的守军,里外夹击,打得岭南道谢氏落荒而逃。
其后,闫氏又发兵梧州,誓要收回丢失之地。
这一番冲突,岭南道没有占着便宜,但是江南道也被恶心的够呛。
不过,最惨的,还是三州之地的百姓和商人。
清宁城短短两个月,人口激增至十万,全拜这次战役所致。
而林老板这样的商人,在察觉战争威胁到自己的生意和生命时,也开始寻思起了退路。
滢炆岛清宁城,就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林老板这次来,不单是他自己,也是作为广州一代商人的代表,来观察滢炆岛,是否适合成为他们的退居之处。
郁宁对于这次商人来岛一事,非常重视,派了廖蓉蓉全权主持这次事件。
“你观看一下,若是他们愿意在清宁城中买铺经商,我们也可以给他们适当优惠,商铺的税赋,跟清宁城中其他商人一样,第一年可以减半。”
郁宁说完,又同廖蓉蓉仔细商量了一番细节。
接下来一段时间,清宁城中,越来越热闹。
岛外来的商人,诸如林云从等人,在考察过清宁城后,大多决定在清宁城中买铺子,建立分店。
沿海一带,清宁城在商人和百姓中的名声,更是越来越大。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郁宁亲自设宴,款待来城中经商的一众商人富豪。
酒菜上席之后,郁宁率先举起酒杯。
“逢此佳节之期,吾代表清宁城,欢迎诸位来此!”
说完,仰头喝下手中美酒。
众人见此,也纷纷跟着饮下杯中酒水。
这时,有人看着手中的酒杯,发出了赞叹声:“清宁城果然处处不同寻常,这酒杯居然如*此晶莹剔透,放在别处,恐怕都要当宝物供起来,这里却用来待客饮酒!”
众人原本心思在上座的郁宁身上,闻言,才纷纷看向了手中的杯子。
一看,果然也是大为赞叹。
众人看了一会儿后,又心生疑惑。
这杯子既不是陶瓷,但是也不同于普通的琉璃。
所用的材质,在场众人,竟然无一人见过。
最后终于有人忍不住,询问出来。
“公主,这杯子是用什么材质做成,难道也是清宁城自创的吗?”
说话之人,正是这群人中,最先来岛的林云从。
他本就做着酒楼的生意,对于这盛酒之器,自然多了几分关注。
众人都知道,清宁城这一年来,做出了许多新奇玩意。
例如花露水、糖霜、水泥等物,众人都已经见过,所以对清宁城的各种发明,已经见怪不怪了。
“哈哈,林老板慧眼,这酒杯,正是城中最新研制出的玻璃制品之一!”
郁宁哈哈笑着,拍了拍手。
一群穿着精致的侍从,立刻端着一件件玻璃制品,鱼贯而入。
等到这些东西,被放在众人中央的长桌上后,郁宁才站起身,朗声笑道:“这些都是清宁城中最新做的玻璃制品,众位可以上前仔细观赏!”
说完,见到众人在座位上议论纷纷,却无人敢上前观看,郁宁又叫了廖蓉蓉:“廖大人,你来为各位介绍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