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宁无奈笑道:“此事他随便在宁国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我回不回答,又不能改变什么。”
说完,又安抚道:“如今我们同江南道交好,你们切不可以轻易同对方起冲突。”
众人点头。
郁宁等到众人散了之后,才叹了一声坐回位上。
其实她明白大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应。
实在是上次滋於大王子对她求亲这件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如今见到闫兆顺突然提到郁宁的婚事,又早就听说他的妻子去年难产而亡,不敢保证他不会对郁宁也动了这个心思。
郁宁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担心。
宁国虽然暂时同江南道为盟,但是这个盟约因为岭南道的战事结束,也基本宣告终止。
如今宁国紧邻江南道,要是闫氏有想法,宁国恐怕很难同对方抗衡。
江南道可不是岭南道,就从这次闫兆顺带的兵,就可以看出,江南道治兵甚严,加上江南富裕,闫氏底蕴深厚,确实是个很不好对付的对手。
在宁国还没有在大禹站稳脚跟的时候,郁宁还不想同这样的人为敌。
第二日,因为祁州靠东部,被划分给闫氏,郁宁带着人返回连州。
连带着被关押的谢氏族人,也都押送到了连州城中。
众人进城之后,当日下午连州如今的主事官喻石泉就找到了郁宁。
“殿下,岭南道谢氏的人,要怎么处理?”
屋中,正在同郁宁商量各城布防之事的张川、谢维和刑北等人,闻言,均停下动作,看向了郁宁。
郁宁看了一眼谢维,见他面色平静,才将目光移到喻石泉身上道:“你们如何看?”
喻石泉拱手道:“按照大禹律例,自然是诛灭九族!”
说着他也看了一眼谢维,先前的传说他自然也听说过,遂又补充道:“不过,如今宁国律法同大禹不同,臣认为应诛杀首恶,其余人等发配矿上。”
刑北也点头道:“喻大人说的有理,殿下,我们出兵岭南的名义就是为幼帝报仇,一定要对谢氏严惩,并且此事需得尽快办下去,诏告天下才好。”
其余人闻言,都表示赞同,谢维也没有发出异议。
郁宁见此,同意了喻石泉的提议,吩咐刑悠拟旨,下令明日午时将谢家主、谢栩等五名谢氏主要人物斩首示众,其余人等发配到滢炆岛的煤矿上,做工十年。
旨意写好,郁宁在众人退下之时,留下了谢维。
“这件事你回去同你母亲说一下,好好安慰一下她。”
谢维应是,后又认真回了一句。
“殿下放心,母亲早就对谢氏的下场有预料了,如今大多族人都能保全性命,她想来也会释怀了。”
郁宁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此事对谢维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谢芳芝却并不一定。
谢家主毕竟是谢芳芝的生身父亲,能不能释怀,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谢氏弑君,郁宁作为大禹皇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过谢家主,所以此事只能期望谢芳芝自己想明白了。
第二日,连州城中,郁宁亲自监斩谢栩等人。
连州城的百姓,听闻昔日连州城的主人如今要被斩头,全都跑来围观。
看着昔日威风凌凌的谢家人,被缚着手,押跪在刽子手的刀下,众人叫好的有,唏嘘的也有。
随着人头落下,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往后,岭南道换天了。
第128章 拖延
祯文二十九年的下半年,大禹短暂地进入和平时期。
各家势力都在收拾自家的烂摊子,郁宁也在岭南道一直呆到年底,才返回滢炆岛。
岭南道的战争对宁国的消耗不小,不过经过这半年时间的发展,宁国在岭南道占领的领地也开始恢复。
从滢炆岛引进过去的各种工坊和政策,使得这些地方快速发展,短短几个月,百姓都快要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了。
其中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宁国占领的领地,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隔壁被划分到江南道管辖区域的百姓十分羡慕,经常有偷偷跑到宁国这边来的。
一开始宁国和江南道的官府,对这个事情都并不重视,但是这件事很快就愈演愈烈。
最后,紧邻宁国领地的州府,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百姓,偷渡到了宁国生活。
江南道的官员甚至派来士兵,驻守在两地边界,都无法阻止这个现象,最后只得无奈的找到宁国的官员,希望他们能介入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