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的模样不像是在说假话,冯兰香猛地一拍大腿,乐不可支地说道:“凤梅你能想明白就好了,妈太高兴了。”
顿了顿,冯兰香压低声音,打趣问道:“凤梅你说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我和你爸马上就给你寻摸去。”
李凤梅脱口而出道:“我想嫁给许建国。”
冯兰香傻眼了,她咽了咽口水,不敢相信地问道:“许沛锡的大哥?”
李凤梅大声地说道:“对,妈就是他。我非他不嫁!”
冯兰香比她更大声,“不行!哪怕他是大学生许沛锡的大哥都不行!”
第46章 第46章汽车、火车、牛车、……
汽车、火车、牛车、小船、步行来回换着,许沛锡到达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中午的事情了。
“回来了。”许父蹲在堂屋门槛边上“哒哒”地抽着水烟,看到地上的影子,不由地抬头一看,见是小儿子到家了,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
许沛锡轻声了“嗯”了声,见许父仰头,举起玻璃瓶子,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工业酒精,他淡淡地撇开眼睛。
很快,穿着碎花短衫的黄娟子从屋子走出来,伸手就要接过许沛锡手里的行李,饶是两人母子感情单薄,大半年没见到许沛锡。
乍一看到高大俊俏的小儿子,她也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说道:“阿锡回来了,快点坐下,路上累了吧,妈给你端碗粥喝。”
许沛锡躲过去黄娟子伸过来的手,笑了笑,大步走近堂屋里,将行李放在条凳上,其实他也没带什么东西回来,包里面全是书,连换洗的衣服他都没有带回来。
黄娟子端来一碗温热浓稠适中的米粥,米粒晶莹剔透,一看就是新熬的。
她将快要溢出来的粥放在八仙桌,冲还站着的许沛锡招手说道:“快坐下喝吧。”
接着她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急切地说道:“你等着,妈给你放点白糖。”
眼看着黄娟子拿起放置在窗户边上的糖罐子,许沛锡淡淡地说道:“妈,白糖不用放。”
“我不爱吃甜的。”这一句话许沛锡没有说出来。
黄娟子顿时迟疑了起来,回头望着许沛锡,犹豫地问道:“真不用放糖?”
糖在乡下人家可是金贵东西,在这个什么都要票的年月,乡下人要买精细白糖,还得倒腾着跟有门路的人换糖票,又要到镇上的供销社买。这其中费的周折,买到手的糖要比城里人贵一倍。
也就是许沛锡离家大半年才有吃一回白糖的待遇。
许沛锡不接话,摸了摸额头上的汗,说道:“我先去洗个澡。”
受了五天五夜的颠簸,许沛锡除了脸色差了点,身上的衣服也没有半点皱巴巴的,看起来格外地不一样。
但他还是受不了身上的味道,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先洗澡。
等许沛锡洗完澡坐下喝粥,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的事情。
许父移开嘴里的烟筒,扭过头来,嘀咕说道:“你这澡洗得够久的,家里挑得水都要被你用光了。”
私人打一口井要好几百块钱,许家显然是没有那个财力的,每天的用水都是几个儿子早上去村口的水井里挑的。
许沛锡直接无视了他的话,端起碗喝了一口还有点热气的粥,这次连黄娟子都没搭理他。
许父脸色讪讪地转回头去。
黄娟子坐在许沛锡旁边,问他一些学校里的情况,许沛锡挑一些她能理解的事说了。
眼看着许沛锡就要将碗里的粥喝光了,黄娟子连忙伸出手,笑眯眯地说道:“妈再给你端一碗来。”
许沛锡将碗放下,摇头说道:“不用,我饱了。”
黄娟子不由地皱眉说道:“就喝这么点粥?”
门框上的许父立即说起了风凉话,“人家在首都吃香喝辣的大半年了,喝不惯家里的粗茶淡饭了。”
这大半年许父对许沛锡可是饱含着埋怨,本来许沛锡考上京大,他一下子就抬起头来了。他一出门,村子里都会含笑跟他打个招呼,接着就问起在上大学的许沛锡来。
你家小儿子有没有写信回来,有没有寄东西回来?听说上大学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发好多的粮票和钱呢。
许父心里也挺期待许沛锡从首都寄点东西回来,让他张张脸的。
可他等来等去,也没有等到。这学期许沛锡只给家里写了两封信。一封信是年初开学的时候,信上就一句话,他已经平安到达京大。最后一封就是黄娟子写信问他什么时候,他写了回信,信上也是一句话,他将于几月几号到家。
许沛锡再能耐,那也是他儿子,他也是许沛锡的老子,哪怕许沛锡比许父高,比他壮,读着京大的他到省里都能见一些不小的领导,许父对他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
甚至期待落空的许父生起来他的气来,所以一向隐形人的他,许沛锡刚回来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挑了好几回许沛锡的刺。
许沛锡连想都不想想许父是为何那般脑子又抽了,他拿起碗站起来,抬脚就要去洗碗。
黄娟子却跟了过去,许沛锡眼神疑惑地看着她。
黄娟子连忙将视线移开,好半天才重新转回来,讪讪地嗫嚅说道:“阿锡,我原本是想给你寄钱买回来的火车票的,可是你爸不让,说你手里有钱,至少有五十块。”
许沛锡手指翻动擦着碗,听了黄娟子的话,却没有任何的触动。
五十块钱,难为整天头晕脑胀的许父能想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出来。别说五十块钱了,光靠学校的补贴,许沛锡连五块钱都挤不出来。
书本在那个朝代都不便宜,学校给发的课本很简陋,有的课程甚至课本都没有,只有油墨印的几张讲义。
这就得考学生想办法了,京大的学生哪一个甘心落后于同学的,最大的开销都是花在买书上面,买一本眼馋许久的书都得攒一两个月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