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本来定的是十月回来,结果推迟了两三次,这都到年根上了。我担心这个消息也不准,所以就没给郡主去信。盼着,这回别再推了吧!”她把没给周家去信,解释了一下。
心思却在周九姑娘身上:虽然没周离好看,但小小年纪的,带着微笑安静的坐着,定力是有的。
应酬了好一会儿,又让人检查了一下给郡主的配备。
“郡主先安顿下来吧,还有什么需要的,直接让人去寻我!”随告辞出来。
回到长慧阁,脸撂了下来。
宋妈妈安排好了事,进来就问:“夫人,周家这是什么意思?”
冯侧妃淡淡一笑,“什么意思……还不够明显?敲响铜锣,好戏开场!”
“还真是?!她们可真不要脸!”宋妈妈愤愤的说。
这不正常么?但脑海里那道倩影,令冯侧妃心思乱了……
015服了她了
“爹!”外头一声大叫,咚咚的脚步声响,墨青来了。
姐妹三个中,她长得最差。按说才十二岁,还没长开,却显得很老气。
细眉细眼,小肿眼泡,跟去世的祖母一个模子。
而性子,却又像了外祖母。
爱絮叨又抓不住重点,表情多变,眼神儿和心眼儿都很活泛,还有些不明所以。
咣的撞到了门,“哎哟!”了一声。
进来一见父亲就两眼放光:“爹!女儿要的东西,您带回来了吗?”
没进门就大呼小叫,还撞门上了,连问安都没有就直接要东西,这得多不安稳?
但王氏却不说她。
对两个姑娘的态度相差这么多,更令墨如海不愉!
但刚进门,他也不想再闹。笑着点头:“带回来了!”
“真的?是女儿说的那种吗?在哪儿呢?”墨青一蹦老高。
王氏也问丈夫,“您都带什么回来了?”
“前头在卸车,一会儿就抬进来了。”墨如海刚说完,门口有人说:“二老爷,二太太,箱子要进屋了。”
王氏一抬下巴,秋香赶紧到门口打了帘子。
几个箱子抬进来,“老爷,给大老爷的东西已经送过去了。”
王氏一皱眉,“直接送过去了?”她问丈夫。
墨如海点头:“是。是大哥让带的东西。”
王氏心里不痛快,连让自己瞧一眼都不让?怎么着,还怕我扣下来啊?
“您把账交一下吧。”她一不高兴,就不管不顾的。
墨伊心就是一沉。有时,她也真是服了这个老娘了……很精明,也通人情世故。但就是:父亲讨厌什么,她就要来什么!
听说,当年说亲时,她也是父亲翩翩读书郞的风姿所迷惑,十分欢喜的嫁过来的。
可成了亲后,两个人却处处不合拍。
母亲喜欢热闹,喜欢穿戴。爱议论是非短长。而父亲喜看书,喜静,最烦议论别人;
母亲喜欢功名利碌,就盼着父亲能升官发财。而父亲守本分,性子敏感、天真,喜欢风花雪月;
母亲凡事都要追根究底,说个明白,吵得脸红脖子粗也不怕。而父亲却喜欢点到为止,各留情面;
种种不同让两个人矛盾不断。母亲心里起急,追着吵着压着想改变父亲,结果却令二人越来越远
。
她不知变通,反而变本加厉!
“你混好了吗就瞧不起我?!”这是母亲经常说的话。
其实,要说起来,母亲的憋屈也不是全无道理。
成亲这么多年,父亲给的母亲的,就这么个院子居住,不多的产业,以及基本的温饱。还有几个子女的教育氛围。
但是,男孩子要上好学府,交友,开眼界。
姑娘们要穿戴,要学才艺。
还有儿婚女嫁时的嫁妆、聘礼。
迎来送往,人情……
这些开销,很大部分,都得指望着母亲的嫁妆!
最关键的是:父亲多少年也没能混出头,好不容易遇到个机会,却又因受伤给误了。
所以,母亲对父亲的尊重和期望,早早的便没了影。
平日里把控极严,父亲穿得倒是干净,但兜里更干净!
每回跟着上峰出门时,给让他带上些银子,可回来就要交账。买的东西要核,余下来的银钱也必须立刻归还。
知道父亲会很尴尬,墨伊心疼的不敢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