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侧妃笑笑,“谢嬷嬷肯定。妾身还有事,就先过去了。”
“好。你去忙吧。”墨伊点头。
“是。”冯侧妃转身,带着几个人走了。
赵嬷嬷带着墨伊,开始转悠了。
在大殿里转着,“咱们王爷这个府邸,有前身的,分给王爷时,只扩建、加建了一些。只是王爷常不在府里,他的心思多也不在这上面。
您要知道,要养军队,手里没银、没粮、没兵器马匹的储备,那是可不成的。这就要大把的银子啊!建府花的银子还真不多。大多数王府都有的戏楼,观景阁这些的,咱们府里都没有。所有材料,也都是偏实用的。”
“可在我看来,已经相当奢华了。”
“近几年,银子充裕了一些,才又重新收拾了几处。永安郡王府家的园子,才叫奢华。除了不违制,所有东西都是最新奇,最好的。”
大殿靠墙,有一溜长桌,上面放有茶炉,点心。有两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专门伺候茶水。
“现在天气还冷,没在外头设座。这儿简单备些茶点,咱们家的芝麻糖,核桃糖,还有栗子糕,做的都有些特色。喝茶的时候,可以来上一块。”
“嬷嬷,王爷喜食甜么?”
赵嬷嬷心中满意,她昨天就看出来了,王爷和王妃相处的很好,“王爷吃饭并不挑剔,他在外都是风餐露宿。行军打仗时,能有碗热乎的肉汤喝就不错了。”
墨伊随口说
:“我的肉馄饨,荠菜馄饨,都做得不错。回头给王爷做。”
“您屋里有小厨房,可以置办些东西,做些小点心。只别炸啊炒的就行,否则油烟进了屋,可受不了。”
“嗯。”
“这儿是供客人更衣用的。”
进了大门,是一个个的大隔间,衣架,坐椅,洗手盆,镜子。小门进去里屋……是用来方便的。
熏着香……
“这么多间?”
“客人来多了,这都不够用的。打扫的人不能停歇。恭桶要不停的换,盖上盖子,从这个小门出去,是个长廊通道能向后院,洗刷完再送回来……能避着客人。”
“要不是您说,我都想不到这一点……”
“这是跟餐饭同样重要的事情。”
“表嫂!”赵家姐妹到了。
“我们来陪表嫂,您有什么事儿就吩咐我们做!”赵云开笑道。
两位舅母跟在她们俩身后。
“舅母。”墨伊连忙跟她们见礼。
说了一会儿话,客人便陆续到了。
从二门进来,首先就要过冯侧妃那道关。
来的人,冯侧妃都认识。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也不端架子。不管来的是谁,都客气的寒暄。
年前有过年礼走动的,她心里都有数,更要多说几句。
见来的人,都与自己很亲热,心里才稍舒服一些。
但人们一看到墨伊,还是由赵嬷嬷介绍的……
赵嬷嬷是谁,大家更是心里有数。更别提赵家的夫人和姑娘们,都站在王妃周围,普更突出了王爷对这位王妃的认可。
所以,大家的更大热情,又都在墨伊身上了。
又笑又说,满嘴的恭维。
冯侧妃本就对这个敏感,现在,更是感觉自己在为他人做嫁衣……
心中的恶念,又抑制不住的往外冒。
……
张得宝一家人也来了,而且还分了两波。
因为张得宝一早就跑去墨家,跟墨帆一起来。而且他这会儿,在前书房跟李昌一起,满张罗。
李昌和李倞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可张得宝跟齐王殿下什么关系啊?
他跟这儿干嘛呢?
虽然大家不重视他,但都认识他。
不少人都暗自的好奇打量。
张夫人这才陪着老伴来了,看着自家老爹出现,张得宝还跟半个主人似的,“爹,儿子给您找了个好地方,来……这儿坐,暖和。
儿子都看了,今天王府准备的是乌龙,怕您喝着肠胃不行。然后……悄悄您说,王爷还让人煮了奶茶呢……但不多,看,儿子给您弄了一铜壶,放这炉子上了。这是杯子,您守着,热热乎乎的自斟自饮吧哈哈!”
张伯爷看着傻儿子,咧着嘴苦笑:你小子是谁啊?怎么敢在王府满张罗?
“张伯父!”墨帆也来了,端着一个小碟子,里面有点心有糖,“您就着茶吃。”
病娇张伯爷,从来都是他送礼巴结人的。这一下,倒成了众星捧月了。
“他,他什么时候得了王爷眼的?”有人在低声问。
“不知道啊!老张……少见哪,身子怎么样了?”有人直接过去跟他打招呼了。